基于人性化和智能化理念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与设计

2020-04-13 02:25马拉莫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护栏城市道路路段

马拉莫,代 科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速度越来越快,与之而来的是城市道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但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仍存在诸多不足。交通安全设施不健全,监管体系有缺陷,对设施的研究跟不上公路的发展,对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障碍[1]。交通安全设施是城市道路的基本配套设施,包括标志标线、护栏、防眩光设施、视线诱导设施等。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种类众多,虽然他们的角色不同,但目的都是确保城市的交通畅通无阻。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合理性将通过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的严重程度来反反映。科学合理地进行交通安全设施规划与设计在提高道路服务水平、改善道路景观,以及为驾驶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1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的原则

为了道路安全通行水平的提高,有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一方面提高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为人们提供准确、及时的道路信息,做好对车辆的正确引导与车流量合理控制,做好道路分流。

1.1 适度防护

为了提高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和减少交通事故,在道路上设置了交通安全设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有更多交通设施的道路就更加安全[2]。例如,信息过多会对驾驶员造成干扰,若在路段设置的交通标志太多,则驾驶员可能无法及时接收到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可能会产生减速行为,导致尾随相撞事故的发生;再如,原本一些用作警告的隔离装置是为了避免车辆驶入危险路段,然而,设置太多可能增加车辆与设施本身之间摩擦的可能性,从而增加驾驶风险。

1.2 完善交通安全设施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的不完善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比如,部分居民居住区没有交通安全标志,如减速和警示安全标志;或者某些社区安装了监视器,但仅用于防止盗窃,而未起到提高交通安全的作用。因此,道路交通的安全不应局限于交通的表面,而应在每个方面加以注意。由于小区内房屋密集分布,容易出现盲点,而且居民自我保护的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忽视交通问题。

1.3 系统进行规划与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种类众多,虽然他们的角色不同,但目的都是确保城市的交通畅通无阻。因此,设计师应将其视为城市道路中的系统,应该考虑它是否与其他设施的形状和颜色一致,并且在功能上对应。比如,常见的交通锥、防撞桶和水马围挡在具体使用环境和功能方面有所不同。但就颜色而言,它们都使用安全色,并在表面上有反光条。这样可以通过系统设计中的相关元素识别不熟悉的交通设施,做出正确的驾驶判断。

2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意义

在目前的道路交通中,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在交通安全水平的提高以及为驾驶员提供可靠的服务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功能的不同,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划分如图1 所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主要通过指示和引导的方法,确保道路交通通行的有序,很大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城市道路安全和舒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防护设施主要有以下功能:减少车辆冲出道路或桥梁的可能性;防止行人、动物进入城市道路;减少驾驶时眩光的发生;引导车辆正常有序的驾驶,避免不必要的干扰;采用合理措施,减少或限制在重点路段的速度,以确保行人或周围设施的安全;发生交通事故时,尽可能减少事故对车辆和相关人员的损伤,且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保护沿线其他设施的安全。科学合理地进行交通安全设施规划与设计在提高道路服务水平,改善道路景观,以及为驾驶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图1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分类及组成

3 人性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与设计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交通设施不仅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的安全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率的增加,城市交通发展的安全性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城市道路的服务对象是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因此更加人性化的设施应该符合不同类型的人的需求[3]。在设计城市交通设施的过程中,要把以人为本、服务人民、贴近人民的设计理念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使基础交通设施满足人的需求,方便人们使用它的功能。

3.1 人性化的标志规划与设计

在交通标志设置时,首先应将准确、快速地向道路使用者提供信息这一观念放在首位,并应充分考虑道路的线形条件,交通条件和沿线设施,根据交通标志的具体类型进行设置;有效协调道路的线形条件和周围环境,使其更加美观;路段上标志的信息要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进行识读;同时应避免标志交通标志之间的相互遮挡。

3.2 人性化的护栏规划与设计

护栏设施的存在是为了有效保护人员安全,降低发生交通事故产生的危害。在进行护栏的设计之前,确定驾驶员的视觉感知与护栏约束之间的平衡,例如,分析护栏和驾驶员外界刺激,找到驾驶员的记忆,对比和感知与护栏之间的作用点。实践证明,在开放的环境中,人们会出现心理变化,如脉搏速率加快、血压明显升高和情绪冲动。因此,在进行设计护栏时,应充分利用驾驶员视觉感知这一重要因素。

在交通拥挤的地方,人们的出行需求要多样化。人们自身的安全意识也不高,由于缺乏安全控制,人们的交通变得混乱,最终导致交通拥堵。考虑到交通护栏的位置,在交通量较低的地方,护栏的使用率将会降低,人员的意识将继续提高。规划设计人员还应该在护栏设计中考虑这个问题,减少交通量较低的地方的护栏的设置。

3.3 人性化的防眩设施规划与设计

防眩设施是一种安全保障设施,旨在避免夜间驾驶时对车辆灯光的眩光,从而导致操作错误。原则上,中央分隔带中的绿色植物不是防眩光设施,但除了美化道路的功能外,植被确实可以起到防眩光的作用。防眩光设施的设计应与特定的道路条件结合,通常防眩板设置在无法绿化路段的中央分隔带上。为了改善视觉体验并与周围环境协调,在颜色上更多地使用绿色。

4 智能化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与设计

智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实现不但可以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可能性[4]。

4.1 智能化的信号灯规划与设计

信号灯的智能化设计应加强对行人过路信息的采集,以适当调整过街行为。在视觉方面,可以增设绿灯时间显示功能。在听觉方面,安装行人过路处的语音提示。例如,在一些欧洲国家,人口超过100 万的大城市大都建立了有声交通信号灯,安装在盲人经常通行的道路上;信号灯可以通过发音器传出节奏渐变“嗒嗒”声,红绿灯通过不同频率的声音区分,使得提示声音随着绿灯的结束而加速。在一些拥挤的人流量大的车站前,当绿灯亮时,将播放一个欢快的音乐作品,以促使行人快速通过道路。此外,自助式人行横道红绿灯也是一种智能化的交通信号灯。行人只需按下按钮,绿灯几秒后就会亮起。这种信号灯适用于车流量相对较大,而过街人流相对较小的路段,也可以用于学校、医院门前等特殊路段上。

4.2 智能化的可变情报板规划与设计

为了解决城市主要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拥堵问题,减少事故,可科学合理地设置可变情报板。可变情报板的信息发布的准确及时与否不仅决定着整个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的可信度,还直接影响到相关道路上的驾驶安全性。例如,当发生事故时,应迅速发布提示信息,及时提醒后续车辆,进行车辆的疏散。驾驶员的心理状况因季节和时间而异。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季节和时间段的差异,建立不同城市特点的信息库,制定每个季节和时间段的信息发布计划。

4.3 优化交通信息平台系统设计

在建设交通安全设施时,可基于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应用需求的趋势,对综合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辅助决策能力进行提高。这需要智能管理系统的适应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系统功能的发展而升级,便于不同开发周期的功能扩展,并全面提高信息综合分析能力和实时、可视化信息共享能力。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率的增加,城市交通发展的安全性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交通安全设施合理与否决定着能否带来交通安全水平的提高以及能否为驾驶员提供可靠的服务。以人性化和智能化理念设计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同时有效地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猜你喜欢
护栏城市道路路段
城市道路拓宽改造设计探讨
冬奥车道都有哪些相关路段如何正确通行
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计常见问题探究
城市道路清扫之我见
高速公路护栏碰撞监控系统探讨
基于Arduino单片机的智能多功能护栏设计
基于XGBOOST算法的拥堵路段短时交通流量预测
高速公路重要路段事件检测技术探讨
水泥搅拌桩在城市道路软基处理应用中的思考
不要跨越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