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环境审计实证研究综述

2020-04-13 03:02范海琳
商情 2020年9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综述

【摘要】随着人们对环保的关注,环境审计作为检验环境管理实践的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收集到的国内外环境审计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简要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差异,并就提升我国环境审计实证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环境审计  实证研究  综述

一、引言

上世纪60年代,环境审计基于监督环保政策有效实施的需要而产生,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审计实证研究对审计实务进行解释和预测,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因此评析环境审计实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收集到的国内外环境审计实证文献进行梳理和简要分析,并就提升我国环境审计实证研究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有关研究和实践有所借鉴。

二、国外环境审计实证文献综述

(一)环境审计与宏观环境

Stafford(2006)以美国为样本研究发现,政治环境、州与联邦的联系是政府采纳环境审计立法和监管政策的关键影响因素,而美国环保局的反对意见对环境审计立法和政策实施具有显著的遏制作用。Earnhart & Leonard(2013)对1999—2001年间实施环境审计的美国化工制造工厂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联邦检查对工厂环境审计频率具有负面影响,而联邦制裁具有正面影响。

(二)环境审计与企业特征

Seol & Bae(2006)调查了192家S&P 500公司,结果表明进行环境审计的公司和没有进行环境审计的公司在行业属性上存在显著差异。Evans(2011)利用极大似然法对美国密歇根州的生产工厂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工厂规模和受监管程度与环境审计显著正相关。Mgbame & Ilaboya(2013)研究了160家尼日利亚公司,发现盈利能力与年度报告中环境信息的披露呈显著正相关,它决定了公司是否可能将环境信息纳入外部审计。Darnall et,al(2009)利用國际经济组织和国际调查的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审计的使用与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有关,并且不同类型的环境审计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率,从而提升经营业绩。

三、国内环境审计实证文献综述

(一)环境审计与宏观环境

在法律依据方面,毛洪涛,张正勇(2009)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问卷信息进行分析,证明环境审计准则和环境审计人员能力对实现环境审计目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林图(2009)实证分析了温州市环境审计状况,发现环境审计尚存在法律依据不明确、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培养专业人才等建议。

在评价标准方面,邓伟丽、宋佳(2012)和李盼雅(2014)分析了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审计的情况,并建议构建系统的评价体系。孙亚宁(2016)以大气环境审计为例,构建了基于PSR模型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指出该模型可用于环境审计整体框架的把握和审计标准体系的构建。

在经济发展方面,黄溶冰(2013)实证研究证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环保投资和信息化程度对其开展环境审计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现阶段实施环境审计的条件和时机已经基本成熟。

(二)环境审计与企业情况

朱月萍(2013)对100家广东省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有助于加快发展上市公司环境审计工作。宁媛媛,肖贤飞(2016)以山东省高耗能企业为例,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内部极度缺乏环境审计,其主要原因有未取得管理层的支持、审计内容过于单一等。袁春燕(2017)以晨鸣纸业为例分析企业环境审计风险,提出了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合理利用外部专家等应对方法。

四、国内外环境审计实证研究简要评述

(一)国内外实证研究比较

通过实证文献的整理,可以发现国内外环境审计实证研究存在较大差异。在研究内容上,国外研究的主题更广泛,视角较微观,注重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国内实证研究集中于政府环境审计,主要分析其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国外研究应用数理模型、案例分析等方法检验主题,并综合利用经济学、环境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而国内研究多数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某一地区或审计项目展开分析。

(二)原因分析

国内外环境审计实证研究存在上述差异,主要原因是国内外学者研究重点不同以及我国环境审计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不争事实。相对而言,我国环境审计起步较晚,虽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存在法律依据不完善等问题,尚未推广实施,因此相关实证研究在内容和视角等方面受到了较大限制。此外,国内学者偏重理论探讨,忽视实践运用也是实证研究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

五、对我国未来环境审计实证研究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环境审计问题研究

政府审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环境审计的主体,因此未来研究应当运用数理分析和案例调查等方法,对政府环境审计开展深层次的探讨。同时,未来可以从经济可持续性增长和领导干部离任调查等角度研究政府环境审计问题。

(二)加强企业环境审计问题的探究

环境审计的深入发展依赖于众多市场主体,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环境审计的探索。未来研究可以从组织性质、公司治理等角度考查企业环境审计的影响因素,解决企业实施环境审计的现实困难,从而提高企业自愿执行环境审计的积极性。

(三)加强多学科知识和实证方法的运用

仅运用审计学、统计学知识开展环境审计可能忽视整体情况。因此,未来环境审计研究应当结合生物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进行更准确、更全面分析,还需要注重综合利用数理模型、实地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推理和证明。

参考文献:

[1]Sarah L.Stafford.State Adoption of Environmental Audit Initiatives[J].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2006(1):172-187.

[2]D.Earnhart,J.Leonard. Determinants of Environmental Audit Frequency: The Role of Firm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3(20):497-513.

[3]I.Seol,S.Bae. An Exploratory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Environmental Audit Programs in S&P 500 Ccompanies[J]. Management Research News, 2006(29):573-579.

[4]M.F.Evans.Do environmental audits improve long-term compliance? Evidence from Manufacturing Facilities in Michigan[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2011,40(3):279-302.

[5]C.O.Mgbame,O.J.Ilaboya.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udit Decision and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2013,10(4):447-458.

[6]N.Darnall,I.Seol,J.Sarkis.Perceived Stakeholder Influences and Organizations Use of Environmental Audits[J]. Accounting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2009(2):170-187.

[7]毛洪涛,张正勇.环境审计目标实现影响因素研究[C].中国财务学会年会.2009.

[8]张正勇.我国环境审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基于实务界的问卷调查[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25:98.

[9]林图.政府环境审计研究——以温州市为例[D].复旦大学, 2009.

[10]邓伟丽,宋佳.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以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为例[J].商业会计,2012(22):58-60.

[11]李盼雅.我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12]孙亚宁.浅析PSR模型在环境审计中的应用[J].审计月刊,2016(5):8-11.

[13]黄溶冰.环境审计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 23(10):134-140.

[14]朱月萍.上市公司环境审计现状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财会通讯,2013,587(3):21-23.

[15]宁媛媛,肖贤飞.高耗能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现状[J].大众理财顾问,2016(4):217-218.

[16]袁春燕.造纸业环境审计风险识别与应对——以晨鸣纸业为例[J].财会通讯,2017(16):78-82.

作者简介:范海琳(1994-),女,漢族,福建宁德,在读硕士研究生,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政府审计、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中国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实证研究
简述翻译研究中实证研究法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