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与扶志”助推精准扶贫

2020-04-14 04:42赵茜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扶志扶智护工

赵茜

摘 要:通常人们都认为,造成贫困的深层次原因是思想贫困,单纯的扶贫模式已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需要做到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增强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会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以吕梁山护工为研究对象,提出问题,并通过聚焦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实施“扶志+扶智”扶贫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精准扶贫;扶智;扶志;护工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03-0014-02

“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扶贫是山西省委、省政府“三个一”扶贫行动计划之一,吕梁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完成6万名“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把吕梁建成全国特色劳务输出大市。贫困人群自愿走出山区进行免费培训就可以掌握一种挣钱手段。通过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争取吕梁地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脱贫致富。经过这几年的实施,“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扶贫计划与吕梁市的真实情况相符合,其取得的成就也受到了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拥护。

一、聚焦問题——思想贫困是造成贫困的深层次原因

近年来,部分地区的扶贫工作进展良好,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地区返贫。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贫困人口的精神比物质更贫困。传统的“输血式”扶贫模式只是解决的当下的贫困问题,二没有从内部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强调“扶贫发力要精准,教育必先行,要高度重视和认识教育在扶贫发中的先决性、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把教育纳进扶贫开发,统筹规划扶贫举措,实现扶贫标本兼治”。教育扶贫,即是“扶志+扶智”的其中一种方式。

吕梁山区是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扶贫开发迫在眉睫。该地区的生态脆弱和深度贫困相互交织、互为因果。在吕梁地区,其中,贫困县城镇人口占比 39%,乡村人口比例为60.9%,城镇化水平低,充分表明吕梁贫困地区发展缓慢。在贫困人口中,出门就业人员比率不超过一半,这种状态也严重阻碍了吕梁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贫困这一问题,“扶贫必先扶志(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做到长远的从贫困中走出来。

二、吕梁山“扶志”与“扶智”基本情况

与山西其他地区相比,吕梁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且贫困领域比较广,相应贫困人口居多。吕梁地区山区面积大,自然条件也比较恶劣,所以农作物的收成受到了自然条件的影响,进而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虽然吕梁地区煤矿资源比较充足,但是近年来环境的污染以及市场需求导致煤矿市场萎靡,严重限制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吕梁市经济发展工作任重而道远,所以想要解决吕梁地区的贫困问题,固有的做法是难以改变这一局面的。要从思想开始抓起,从根本源头开始改变,思路决定出路,要坚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精准脱贫。

1.做法与成效。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三个一”精准扶贫总体思路,吕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扎实开展“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各部门通力合作,各县市区积极行动、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培训就业模式,通过一年多的实践,逐步形成了“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宣传发动、技能培训、服务保障”五大工作体系。成立了吕梁市护工护理培训就业工作领导组,为“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构建宣传发动体系,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介,选典型、树形象、讲政策、破难题,形成强大的宣传力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就业本领,完善技能培训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签订就业合作意向,促进吕梁山护工就业。做到及时跟踪服务,主动排忧解难,维护保障护工权益。吕梁总工会、吕梁妇联也相继成立组织机构,对于外出就业的吕梁山护工进行跟踪服务。目前,已有3万多名吕梁山护工经正规培训获得结业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等级证书,持证上岗,分赴北京、天津、陕西、河北、青岛、呼和浩特、广州、太原、吕梁等地从事医疗陪护、养老陪护、月嫂育儿嫂、保洁等家政服务工作。通过“吕梁山护工”培训,扩大贫困群众创业就业,走出一条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这是吕梁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

2.存在的问题。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开展以来,得到了广大贫困人口的拥护,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过程中,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接受培训的人群,整体来说文化素质都是比较低,其择业观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保守,学习能力差,与外界的沟通不够好。而且在农村生活的时间过长也导致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弱,心理生理都处于一种懒惰的状态。他们融入城市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磨合时间,思想的差异也会对培训效率产生一些影响。多年来,对贫困人口的培训都不够积极,人们的定向思维都认为就业是一种个人行为,政府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够充分的,从而导致培训人员工作懒散。被培训者也没有从心里接受这一职业,他们认为这种职业就是以前人们所说的保姆。一是人们没有把扶贫工作当成一项事业去做,基层干部工作不够主动,对群众组织宣传发动不够深入,存在畏难、应付思想;二是扶贫干部没有看到家政服务行业的前景,他们没有从深层次去认识这一产业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对社会形成的积极影响,只是盲目地听从上级的指令去完成这项工作;三是扶贫工作只是一味地进行“输血”,而忽视了“造血”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通过救济物质来达到脱贫目标,只会造成贫困人群懒惰以及不求进取,只有提升潭门的职业技能才能突破贫困这一瓶颈。

3.形成的原因。首先,思想意识还没有根本转变。现如今,精准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地方政府为了完成任务,追求表面工作而忽视“扶志”与“扶智”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个标准是表面所不能看出来的,没有经济发展的这些数据来得实际。从群众角度来看,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其一,贫困人口所追求的是可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精神层面还达不到一种境界。而且其贫困的状态是具有持续性的,子孙后代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很难摈弃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其二,农村地区的群众主要通过在本地种地来维持经济收入,他们更多的是不愿意接受新事物,也对出门培训这一活动充满了不信任。其三,贫困人口对家政服务这一产业的认识是很浅的,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新兴产业,他们是不能自主掌控的。在贫困群众看来,他们更愿意进行传统的农业种植或外出打工,不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来提升生产力。其次,考评体制机制不健全。在进行家政人员的培训与选拔过程中缺乏专业的考核队伍以及专业的考核流程。忽视文化素质的考核与培养,导致受训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知识能力不足而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在考核的过程中,方式单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严重地缺乏过程管理与监督。而对于考评所产生的结果也只是简单的了解,而没有跟受训人进行交流与指导,导致考评只是走个过场而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最后,吕梁地区对于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不足。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缺乏专业的培训队伍和培训机制不健全。对于农村的教育没有渗透进去,导致农村的孩子没有学上,不能在规定的年龄阶段接受教育,最终又造成文化素质底下,以务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在护工培训过程中,缺少对受训人科技领域的指导,培训项目少之又少,只是简单的日常工作而没有从思想上改变。最终导致没有顺利就业的人员又返回农村,宁愿下地耕种,利用传统的手段来种植,也不想再次走出大山来接受新兴的事物。

三、“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扶志以自强,扶智以自立。“扶志+扶智”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市护工护理培训就业管理机构的工作任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实时考察与总结,与此同时逐步徐进行相关政策的调整。对用工单位的考核标准进行全面的了解。对已就业人员进行实时跟踪服务,筹建天津、青岛、呼和浩特等地“吕梁山护工”联络部,进一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健全“吕梁山护工”就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做好信息采集及科学利用。为了提升就业率,要在本地成立相应的家政企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和相关扶持政策,推动家政服务企业实行员工制。搞好宣传发动,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塑造“吕梁山护工”品牌。

2.县(市、区)的主要工作任务。各县(市、区)要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培训计划,结合群众的情况来对群众进行分类选送培训。要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三支力量”的作用,宣传与发动同行,鼓励群众走出大山。同时,对参加培训和实现就业的“吕梁山护工”,从心理和生理上进行实时访谈。各县(市、区)要积极开发本地就业岗位,吸纳贫困群众就业;讲好“吕梁山护工”故事,树典型、立标杆,引领更多的群众走出大山、走进城市;稳定脱贫,按照联络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为本县(市、区)外出就业“吕梁山护工”排忧解难,做好保障服務工作。

3.培训机构的主要工作任务。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培训计划及计划中要完成培训任务的人数,各培训机构要根据自身能力及特点,分摊任务中的指标人数。各培训机构需要在培训开始前做好培训的各项准备工作,培训学校要合理地安排培训项目,优化师资队伍,丰富培训设施,增加培训实训计划,从心理改善受训者的择业观和职业素养。与此同时,要提升合格率,争取每个被培训者可以顺利结业。学员的文化素质会影响培训效果,所以要根据学员的文化素质来进行分班,因地制宜,制订合理的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学员首次外出就业达到40%以上。

4.扶志”与“扶智”范围要从上到下。我们发现,在扶贫过程中,地方官员会根据上级领导的指令完成工作,机械地接受任务而不是从思想上接受这一工作。所以“扶志”与“扶智”不仅仅是针对贫困户,更要从政府部门开始转变观念。政府官员要明白“扶志”与“扶智”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物质的救济解决不了长远的贫困问题,只有提升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因此,要加大政府部门的“扶志”与“扶智”力度,从顶层设计层面改变大脑的“贫”。

5.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公共服务的硬件保障,为“扶志”与“扶智”的开展提供了扎实基础。农村地区可以建立一个生活广场,其中包括读书室、文化馆,使之成为贫困地区学文化、学科技、提高脱贫能力的“加油站”。在乡镇里面建立实训基地,以此来增强职业技能。只有耳濡目染,农村地区的人们才会有决心走出大山。只有接收到新兴的事物,贫困人口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从思想上认识到智慧与意志的重要性,贫困的现状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自己和学习职业技能才能改变。

四、结语

总之,“扶志”与“扶智”在吕梁地区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增强其内生动力与“造血”功能才会助推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巴曙松,白海峰.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和核心技术应用场景探索[J].清华金融评论,2016,(11):99-103.

[2]  韩涵.中国金融科技产业生态分析报告[J].信息安全与通讯保密,2018,(4):108-122.

[3]  严圣阳.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状况浅析[J].金融经济,2016,(22):156-158.

[4]  孙娜.新形势下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8,(4):72-79.

[5]  陆岷峰,徐阳洋.关于金融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4):32-41.

猜你喜欢
扶志扶智护工
四川地区护工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扶贫·扶志·扶智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
美丽中国:扶贫先扶“智”和“志”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