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 例健康体检人群胃镜检查结果分析

2020-04-16 09:29赵子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浅表性食管炎胃镜

赵子硕

近年来,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化,人民群众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这使得健康体检逐渐成为疾病预防的主要措施[1]。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节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也导致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因此,对上消化道疾病进行检查成为健康体检的重要部分[2]。胃镜检查是上消化道疾病的常规检查手段,而随着静脉麻醉下内镜检查的项目开展,也逐渐被应用到健康体检中[3]。本研究分析健康体检人群临床资料,评价胃镜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检查效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10 月~2019 年10 月本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1000 例设为观察组,其中男695 例,女305 例;年龄18~72 岁,平均年龄(46.79±10.24)岁。抽选同期500 例消化内科门诊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341 例,女159 例;年龄17~70 岁,平均年龄(47.53±10.09)岁。两组人群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两组人群均行胃镜检查;②观察组人群均无明显临床症状;③对照组人群均因出现消化系统临床症状而就诊。

1.2.2 排除标准 ①无心、肝、肺、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②凝血功能障碍;③存在上消化道外科手术史;④基线资料残缺者。

1.3 方法 所有受检者于检查前2 d 减少进食、进水量,停止使用口服或灌胃药物,检查当日早晨禁止摄入食物、水分。受检者于检查前15 min 口服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以消除胃内黏液和泡沫,检查中取左侧卧位行麻醉,检查人员使用黑色塑胶包裹纤维细管,并于其上装设内视镜,从受检者口腔伸入,经由咽部、食管、贲门、胃体、胃窦、胃角、幽门至十二指肠,利用纤维细管上的导光纤维使光线转折,以观察各部位的健康状况,发现可疑病灶则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

1.4 观察指标 将两组受检者行胃镜检查的结果加以整理,记录疾病发生的部位及具体的病理类型。分析两组人群食管疾病(食管炎、食管黏膜下肿物、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巴雷特食管、食管胃黏膜异位、食管癌)检出情况及胃肠道疾病(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癌)检出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群食管疾病检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食管炎、食管黏膜下肿物、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巴雷特食管、食管胃黏膜异位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食管癌检出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疾病中两组均为食管炎检出率最高。见表1。

2.2 两组人群胃肠道疾病检出情况比较 观察组浅表性胃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胃肠道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溃疡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疾病中两组均为浅表性胃炎检出率最高。见表2。

表1 两组人群食管疾病检出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人群胃肠道疾病检出情况比较[n(%)]

3 讨论

随着内镜技术的深入发展,其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诸多研究报道,胃镜筛查可以提高胃肠道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帮助临床实现早诊早治[4]。但应当注意的是,由于医疗资源限制及受检者耐受性问题,胃镜筛查在普通健康人群中尚未作为常规的检查手段进行开展[5]。近年来,医疗条件的逐渐改善,部分医疗机构开设了静脉麻醉下胃镜检查的项目,使得胃镜检查的耐受问题得以改善,其成为了诸多健康体检人群的新选择[6]。为此,本研究以本院体检人群及门诊人群为例开展了相应实验,以期明确胃镜检查在健康体检人群中的检查效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吴道宏等[7]在其研究中对2903 例健康体检人群及1475 例门诊人群实施胃镜检查,其结果显示,两组人群食管疾病中食管炎检出率最高,而胃肠道疾病中,以慢性胃炎检出率最高。王倩[8]则对580 例健康体检者电子胃镜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以良性上消化道疾病检出率最高,检出率前三上消化道疾病分别为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及胃息肉。同时,该研究还报道了上消化道疾病受性别、年龄影响,其中女性胃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男性,而50~70 岁人群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十二指肠检出率显著高于20~49 岁人群。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人群中食管疾病中食管炎检出率最高,观察组食管炎检出率为4.8%,对照组食管炎检出率为6.6%,而胃肠道疾病中,以慢性胃炎检出率最高,其中观察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分别为70.1%、15.6%,对照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分别为63.4%、12.2%,本研究结果与相关报道检出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检查地区、样本数量不同所致。应当注意的是,本研究由于条件限制,未进一步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群体的疾病检出率差异,条件成熟可更换研讨的重点内容进行二次研究。

进一步分析胃镜在两组人群上消化道疾病中的检查效能,结果显示,食管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均是两组中检出率较高的上消化道疾病,但两组人群食管炎、萎缩性胃炎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而观察组浅表性胃炎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当患者拒绝行胃镜检查或临床症状不明显时,大部分可按浅表性胃炎进行处理。消化性溃疡亦是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胃溃疡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高于观察组,说明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症状更为明显,提示临床对于需要长期服用激素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需于其服药前排除无症状性胃溃疡的可能。除此之外,对照组食管癌、胃肠道癌的检出率均高于观察组,说明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报警症状,对于此类患者需及时给予胃镜检查,进一步诊断肿瘤情况,以制定合理治疗策略。

综上所述,健康体检人群以浅表性胃炎、食管炎等良性疾病居多,其对胃肠道癌、食管癌等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出率较低,但对于无症状肿瘤仍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因此,行健康体检人群可定期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症状,实现早诊断,保障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浅表性食管炎胃镜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观察黄芪建中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
做胃镜 普通、无痛如何选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治疗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
以胸痛为突出表现的返流性食管炎临床分析
吴茱萸汤治疗肝寒犯胃型慢性浅表性胃炎土50例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