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izarov 技术治疗青少年重度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0-04-16 09:29姜霁哲杨婧杨博李红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矫形固定架马蹄

姜霁哲 杨婧 杨博 李红梅

马蹄内翻足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并且类型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马蹄内翻足病因也有所不同,治疗原则也有所不同。对于不同程度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马蹄内翻足,其治疗是矫形骨科的重大难题,在对马蹄内翻足进行治疗时,一定要对畸形的机制进行分析[1]。对于重度马蹄内翻足患者来说,其畸形的程度比较大,如果单纯采用有限的软组织松懈手术很难让患者的足部形态和足部功能恢复正常,治疗难度加大,所以单纯采用有限的软组织松懈手术就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患者不能恢复良好。此时要想纠正患者的畸形,就需要对患者的足弓进行重建,促使患者的跖行足恢复,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影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甚至导致患者出现病足短小的情况,对患者带来较大的伤害,这是现阶段医疗上的一个难题[2]。青少年马蹄内翻足患者采用传统的手术治疗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并且很难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近年来,Ilizarov 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在马蹄内翻足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探究Ilizarov 技术治疗青少年重度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本文以青少年重度马蹄内翻足患者共13 例(16 足)为研究对象进行探析,术后均采用Ilizarov 技术固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0 月~2017 年10 月来本院就诊的青少年重度马蹄内翻足患者13 例(16 足),其中男7 例(9 足),女6 例(7 足);左足5 例,右足5 例,双足3 例;年龄最小10 岁,最大27 岁,平均年龄(17.2±3.3)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实施全身麻醉,将患者的患肢垫高,上充气带止血,根据具体的畸形严重程度、影像检查和术前查体来确定个体化的软组织松懈或者肌腱转位肌力平衡术,对于内收、内翻明显的患者均采用胫后肌腱延长、转位术,对于足内侧高弓明显的患者采用跖腱膜松解术。手术完成之后松开手术过程中的气压止血带,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来安装外固定架,找到患者的踝关节旋转中心,然后采用2 枚螺纹杆和2 枚2.0 mm 的克氏针来固定,将两个全环在患者的胫骨中下段固定,再使用2 枚2.0 mm 克氏针来对跟骨实施固定,从患者跟骨后方交叉打入来实施固定,继续使用1 枚克氏针横穿患者的根骨,通过这个步骤来增强根骨半环的稳定性,起到更好的固定效果。使用半环垂直在患者的跖骨远端,将其安放在足背处,使用和前面相似的方法来实施固定的操作,要将半环和全环连接,可以使用连接杆,连接完成之后需要调整好铰链,让外固定架保持好良好的形态,不会轻易出现变形或者松动。

术后24 h 之内对所有的患者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手术治疗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手术部位,及时更换敷料,避免切口出现流脓等感染的情况。术后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而康复训练的强度、流程要从患者切口愈合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所以要求要对每一例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的流程,以发挥出手术治疗的最大化效果。手术后的5~7 d 之内,结合患者患足的疼痛情况和肿胀情况来确定是否开始康复锻炼。调整外固定架,这个操作一定要非常小心,避免在调整固定架的过程中对患处造成挤压。佩戴3 个月支具之后就可以只在夜间佩戴支具,然后慢慢减少支具佩戴的时间,直到完全弃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8 个月采用ICFSG 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足部形态、步态进行评价,从形态学、功能学和影像学3 个方面进行评分,分数范围在0~60 分,其中0 分表示正常,分数越高说明足部的功能和形态越差。②同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8 个月采用MAS 评价患者足部的肌张力,评分为0、1、2、3、4 分,分数越高说明肌张力越大,效果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足治疗前后ICFSG 评分对比 患足治疗后18 个月的形态学评分、功能学评分、影像学评分以及总分分别为(2.4±0.6)、(3.6±1.0)、(1.3±0.2)和(7.2±0.7)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6.8±1.7)、(19.2±4.2)、(6.9±1.8) 和(32.4±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足治疗前后ICFSG 评分对比(±s,分,n=16)

表1 患足治疗前后ICFSG 评分对比(±s,分,n=16)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2.2 患足治疗前后MAS 评分对比 患足治疗后的MAS 评分为(1.39±0.24)分,低于治疗前的(2.72±0.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2,P<0.05)。

3 讨论

马蹄内翻足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足部畸形,大多数的马蹄内翻足患者都是先天性的因素引起的,也有少部分的患者是由后天因素引起的,例如脑瘫、创伤等。根据马蹄内翻足的严重程度可以将马蹄内翻足分成轻度、中度和重度,其中重度一般表现为足外侧或者足背负重。对于马蹄内翻足畸形来说,以往一般采用有限矫形手术治疗,这虽然也能够取得一定的矫形效果,但是手术过程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丧失,可能还会导致患者的皮肤溃烂或者神经血管损伤等,给患者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3]。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来提升马蹄内翻足的矫形效果是医学界非常关注的课题。

Ilizarov 发现人的骨骼可塑能力非常强,具有很大的再生能力,因此发明了一种能够改变空间构型的外固定矫形器[4]。Ilizarov 技术运用外固定矫形器来对马蹄内翻足患者术后进行矫形,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能够很好地保持患者足部的大小和外形,不会压迫患者的足部组织,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现阶段已经普遍应用在各种原因导致的骨骼创伤和肢体畸形中[5]。将Ilizarov 技术应用到马蹄内翻足术后矫形中,通过环形外固定器来纠正患者的畸形,人体的骨组织如果发生了空间结构的错乱,通过固定器可以纠正过来,让畸形的骨组织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结构。不仅如此,固定架的使用还可以避免人体的软组织以及骨性组织再生,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够避免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丧失或者病足短缩[6]。对马蹄内翻足患者采用Ilizarov技术在手术早期就可以开始负重锻炼,通过手术后有效、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来促进患者发生畸形的骨组织更快恢复正常的功能,减少对患者造成的不利影响。肢体持续受到外固定架的牵拉,能够使得手术过程中没有纠正的畸形得到慢慢改善,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7]。

本次研究结果和高纯志等[8]在相关的研究中得到的数据结果以及结论具有非常高度的一致性。这进一步说明了Ilizarov 技术对青少年重度马蹄内翻足具有良好的畸形矫正效果。

综上所述,将Ilizarov 技术应用在青少年重度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促使患者的足部形态和步态恢复正常,因此可以将Ilizarov 技术积极推广到青少年重度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中,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术后矫正方法。

猜你喜欢
矫形固定架马蹄
矫形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昆明医科大学假肢矫形工程专业通过国际教育标准认证
铝合金船体涨拉火焰矫形工艺应力应变分析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墙壁开关插座固定架刚度研究
马蹄子与北海道男人的选择
无天于上2035(一)
吃“马蹄”
KD407:悬挂器
矫形工艺对6N01-T5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