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效果对照

2020-04-16 09:29陈健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牙根牙髓牙体

陈健光

牙齿外伤主要常见于恒前牙,是指牙齿在遭受到剧烈外力的作用下导致牙齿出现断折,临床上需要将剩下的牙根进行移除,但此种方法不利于牙根组织面与修复体的充分结合,极易发生炎症,甚至导致牙齿脱落,其修复效果较差,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会带来影响,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大难点。当前临床上采用牙体牙髓正畸合并修复对患者断根处进行治疗[1,2]。本文以本院牙科56 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疗效,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2 月~2019 年4 月本院收治的56 例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 例。其中对照组男15 例,女13 例;年龄18~45 岁,平均年龄(23.3±10.1)岁。研究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19~47岁,平均年龄(24.1±1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传统方式进行治疗。依据患者牙体缺损情况实施龈切、翻瓣联合以及两者联合去骨。将牙槽骨顶端下降到断端根方下 4 mm 处,伤口愈合。根据患者牙体组织的损伤情况制作树脂桩核、金属桩核或石英纤维桩核后 植入义齿进行修复[3]。

1.2.2 研究组 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给予患者根管治疗,2 周后若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则进行正畸牵引治疗。将0.8 mm 不锈钢钢丝其中一端弯折,制成牵引钩,其钩长度大约为牙根长度的1/2,将牵引钩用磷酸锌水门汀固定在根管中。选取患牙附近健康牙齿作为备用牙齿,用0.6~0.8 mm 不锈钢丝牵引,依据牙唇表面形状将钢丝弯曲,使钢丝充分吻合后进行固定。然后用0.45 mm 不锈钢钢丝做成唇弓,让钢丝牵引方向与患牙长轴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在用结扎丝牵引唇弓及牵引桩,所用牵引力维持在50 g,同时用橡皮链牵拉。患者每周复查1 次,分析加力装置状况,并依据患者患牙情况及时调整牵引力度。当基础牙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牙龈外形及牙冠实施修整处理,即拔除牙根,并对残余牙周组织做清理处理,消毒后实施修复,待1~2 个月后对患病牙齿实施永久性固定处理,修复过程顺利结束。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无炎症出现,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断牙处未出现疼痛及松动的现象;有效:患者无炎症出现,各项检查指标较之前改善,断牙处有稍微的疼痛及松动;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患者断牙出现疼痛及松动,甚至出现病变[4]。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主要包括牙冠偏向、牙周炎、牙髓充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71%低于对照组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是牙科中非常常见的一种口腔类疾病,其对患者的脸部美观以及咀嚼功能等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会伴有牙周炎以及牙龈损害等,严重时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交造成影响[5]。所以,对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是尤为重要的。

以往临床上对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一般采用传统修复方法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式并不能改善患者牙根组织和修复体之间的关系,使修复体缺少一定的稳定性,甚至还会导致牙体出现脱落现象,进而引发患者出现牙周炎,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仅浪费了患者治疗的时间,也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滥用。当前临床上发现牙体牙髓正畸和修复治疗共同作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十分明显,其有效弥补了传统治疗方式带来的不足,得到了口腔科医生的广泛认可和关注[6]。牙体牙髓正畸术能够提高修复体的稳定性,更好地对断牙附近产生的畸形进行修正,使其能够充分地与周围的牙齿相互协调,提升修复的效果。牙体牙髓正畸术不仅可以有效地对桩冠与牙根之间实施固定,又能使牵引方向保持正确,并且可以随时地调节弓角度,从而确保牙齿能够实现完全吻合与固定。

对患者采取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的优势在于[7,8]:①不但能够使患者断牙附近的牙周组织与其相邻的牙齿进行协调,有效地提高了患者面部的美观度,并且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牙周组织及牙断根结构;②在有效实现了对牙齿修复治疗的状况下,极大地减少了在治疗时对牙齿牙周造成的伤害,有利于减轻牙敏感、牙槽骨萎缩等症状,使口腔内部原有的生理功能获得有效的维护;③应用此种方式进行治疗时,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牙周炎、牙周偏向等病症发生的几率;④有利于满足患者在术后的审美要求,在临床上拥有比较广泛的适用性。医生在传统的牙科修复治疗手术的基础上,对患者加用牙体牙髓正畸治疗,参与手术的人员必须要严格依照标准操作的流程为患者实行牵引,科学有效地去调节牵引弓的角度,才能更好地去完成加强患者牙齿坚固性的目标。但是在实施修复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9,10]:①在对患者的断牙根冠进行修复牵引时要调节好其中径部分,通过视觉误差的原理来提升修复处牙齿的美观度;②为了防止附近牙齿出现错位,在对牵引弓粘连、固定的过程中要根据断牙附近的真实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③医生在实施牵引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牵引弓和牵引钩两者之间的距离要超过龈下深度,但是距离不要太大,需低于4 mm;④如果发现患者的牙槽骨在经过牵引以后出现了冠方移动,这时就需要采取牙龈成形术实施修复;⑤在对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要时刻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医生要及时地跟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积极的疏导,为患者的治疗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有效地化解了医患之间矛盾。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对恒上前牙龈下牙折的患者多数采用传统修复治疗,将患者余下的断牙及其牙周组织进行移除,然后再对患者实施相应的修复治疗,这种常规的治疗方式在牙折部位临近牙龈2 mm 处的断牙时修复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且不能确保修复后面部会保持美观。而应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后不仅能够保证患者修复体的稳定性,更能缓解患者在断牙后引发的牙周畸形等症状,提高了患者的修复效果,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恒上前牙龈下牙折患者采用牙体牙髓正畸联合修复治疗效果显著,还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医学界广泛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牙根牙髓牙体
《激光牙体修复学临床指南》出版发行
牙髓可以再生吗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治疗牙体牙髓病的效果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临床特征分析
橡皮障使用情况在牙体牙髓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多次法根管治疗术与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在牙体牙髓病中的效果差异性
钢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