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凝胶治疗老年Ⅰ、Ⅱ度内痔效果以及药理分析

2020-04-16 09:29林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内痔壳聚糖痔疮

林琳

内痔是肛肠科最常见的良性疾病,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且患者年龄越大,则发病率越高。患者处于内痔Ⅰ、Ⅱ度时,主要的症状为患者发生无痛间歇大便出血以及痔疮脱垂等。壳聚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欧美的固化剂,在临床上已证明对老年体质虚弱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医疗基础疾病方法,故临床上选择微创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那些患有心理恐惧症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壳聚糖凝胶在改善患者大便出血及痔疮脱垂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尤其是对老年Ⅰ、Ⅱ度内痔患者效果显著,本文对壳聚糖凝胶治疗老年Ⅰ、Ⅱ度内痔效果以及壳聚糖凝胶的药理分析进行了研究,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Ⅰ、Ⅱ度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80 例老年Ⅰ、Ⅱ度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0 例,女20 例;病程5~10 年;年龄70~85 岁,平均年龄(77.0±3.6)岁;Ⅰ度内痔20 例,Ⅱ度内痔20 例;体质量指数(BMI)17.8~25.3 kg/m2;糖尿病患者6 例,高血压患者8 例,心脏病患者5 例。试验组患者中男19 例,女21 例;病程4~11 年;年龄71~84 岁,平均年龄(75.0±3.8)岁;Ⅰ度内痔19 例,Ⅱ度内痔21 例;BMI 18.3~25.2 kg/m2;糖尿病患者5例,高血压患者9例,心脏病患者6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65 岁;内痔患者为Ⅰ、Ⅱ度,Ⅰ度为患者排便时伴有滴血或喷射状出血,或便血且排便后出血自动停止,无痔疮脱垂;Ⅱ度为患者大便血多且为各种类型,患者排便时并伴有痔疮脱垂,患者排便后痔疮可自动恢复;经内窥镜检查患者确认为内痔,患者知情同意且流程符合《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排除标准:肛周其他疾病,肛周脓肿及肛乳头肥大,直肠息肉,肛乳头状瘤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他肠道炎性病变患者;有过敏体质及直肠癌和肛管癌的患者;糖尿病控制不理想患者;心、肝肾脏和有其他严重全身疾病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治疗方法,服用维生素B1片(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777),3 次/d,10 mg/次,连续3 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壳聚糖凝胶Ⅲ型-B(沈阳博大精益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辽械注准20142640045)治疗,每晚睡前涂抹患处,1 次/d,连续3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取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同时配合肛门镜检查,并且随访2 个月,将疗效分为恢复、有效和无效。恢复: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无出血,痔疮消失或全部萎缩;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有痔疮明显减轻或萎缩;无效:经过肝门镜检查,发现情况无改善甚至恶化,痔疮大小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恢复+有效)/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肛门瘙痒、肛门有异物感、肛门水肿。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患者肛门瘙痒、肛门有异物感、肛门水肿发生率分别为2.5%、0、2.5%,均低于对照组的15.0%、25.0%、1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痔疮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其中内痔较为高发,为常见的肛门常见的良性疾病,内痔位于患者肛门齿状线以上,位置多位于肛门2、8、12 时的肛管皮肤覆盖静脉团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张形成。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便血、痔疮脱垂,但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患者肛周创伤及饮酒、饮食过量、受辛辣刺激、生活不规律、排便困难、便秘等因素有关,如患者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内痔脱垂和嵌顿,从而发生静脉团破裂出血,甚至引起患者休克。目前临床上内痔发病机理更倾向于肛垫下移理论,且主要是为患者Park 韧带断裂或损伤导致的直肠末梢血管病变增多或结构改变,并导致肛垫下移。其中老年人为痔疮脱垂的主要群体,目前,国内外治疗方法有很多,但大多是针对Ⅲ、Ⅳ度内痔,Ⅰ、Ⅱ度内痔往往被忽视或过度治疗。从70年前经典与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操作到现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操作和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 术)操作,但是,肛门水肿、出血、尿潴留、肛门扩张等并发症多见,严重影响手术效果,没有办法解决。目前,临床上Ⅲ、Ⅳ度痔的外科治疗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临床上Ⅰ、Ⅱ度老年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如何找到避免手术带来的连锁不良影响的方法,从源头上切断内痔的发展路径并使其在萌芽中窒息,已成为肛肠科医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壳聚糖凝胶是一种具有良好临床生物相容性及低毒性和可生物降解性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凝胶临床作用比较广泛,其中最主要的为止血、成膜、抗肿瘤、伤口愈合等作用,在生物工程领域广发应用,目前在肛门领域应用比较少。壳聚糖凝胶是由壳聚糖、卡波姆和纯化水制成的水溶性凝胶,给要方式为直肠给药,作用比较直接,是内痔非手术治疗中的一种新药凝胶中的壳聚糖,不仅具有保护直肠黏膜及润滑肠道的作用,而且对内痔症状和排便困难有明显的疗效。卡波姆在药物中能减少肛肠充血和炎症并减少分泌物,并具有明显的止血止痒作用[1]。临床发现壳聚糖凝胶对患者肛门组织有较强的收敛性,对蛋白质具有凝结作用,对内痔血管收缩力比较强,可以将痔核缩小,可以抑制大肠杆菌在内的多种细菌,并且作用比较强,可以减少局部的渗出,减轻肛门异物感。壳聚糖凝胶抑制炎症渗出的同时,降低了局部组织的坏死率,且能使组织血管壁产生强烈的无菌性炎症,使局部组织形成轻、中度异物胶原纤维化并加速痔疮萎缩消失,从而使患者出血减少,纤维化消失,使患者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肌层、直肠壁及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也会使松脱的帕克斯韧带产生粘连和固定,从而达到固定和分离的目的并有效地减少患者肛门胀大[2]。胡立春等[3]在壳聚糖凝胶(Ⅲ型)对混合痔患者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中发现,对混合痔手术后患者采取壳聚糖凝胶进行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秦蕾等[4]在壳聚糖凝胶治疗老年Ⅰ、Ⅱ度内痔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壳聚糖凝胶对老年Ⅰ、Ⅱ度内痔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张霞等[5]在壳聚糖凝胶(Ⅲ型)降低重度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效果及护理中研究可以,壳聚糖凝胶可以有效的降低重度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生活质量。李国华等[6]在TST 联合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中发现,壳聚糖痔疮抗菌凝胶治疗混合痔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以上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相同,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0.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患者肛门瘙痒、肛门有异物感、门水肿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壳聚糖凝胶治疗老年人Ⅰ、Ⅱ度内痔有明显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较少,值得推广。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只纳入样本数80 例,应该从多中心抽取样本,为治疗提供作证。

猜你喜欢
内痔壳聚糖痔疮
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对水体中农药的吸附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传统痔疮切除术治疗痔疮的临床对比
有机酸溶剂体系中壳聚糖膜性能的研究进展
内痔的内镜下治疗进展
中西医护理技术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研究
关于痔疮防治的科普知识
痔疮与痔病是两个概念
壳聚糖交联改性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内痔一般如何进行诊断呢
经肛周彩超与经直肠内彩超对内痔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