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中老年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0-04-16 09:29陈翠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理疗脑出血针灸

陈翠香

近些年,随着老龄化的增长,脑出血已经成为脑血管疾病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脑出血是一种因为脑实质非外伤造成的血管破裂疾病,主要人群为中老年人,其临床症状表现为呕吐、头痛、偏瘫及言语含糊不清。脑出血疾病严重影响神经系统,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脑出血虽病情凶险,但术后的康复治疗决定了预后效果。有研究报道,针灸、推拿等在改善脑出血神经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但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鲜有报道。本文旨在探讨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脑出血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6 月~2018 年12 月于本院就诊的76 例中老年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 例。其中观察组男20 例,女18 例;年龄45~76 岁,平均年龄(55.36±9.38)岁。对照组男21 例,女17 例;年龄43~77 岁,平均年龄(57.89±9.3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诊断后均符合《脑血管类疾病的诊断》中的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2];②所有脑出血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等相关文件;③本次研究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存在交流、意识障碍者;②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④病情加重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如给予甘露醇脱水、速尿降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大脑的代谢及微循环系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①针刺治疗:首先调通督脉,找准任三针和督三针的位置,同时对任三针实施艾灸治疗。对配穴进行治疗,配穴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外关、曲池。足针穴和手针穴用电针治疗,其他穴位用毫针治疗。毫针接通电针仪后刺激频率调整为2/15 Hz,强度为20 mA,时间为30 min,以患者耐受力为准,1 次/d,治疗6 次为1 个疗程,中间休息1 d,共治疗11 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随证加减,肝肾亏虚、肾精亏虚加肝俞、肾俞、风府;风痰阻络加肺俞;血瘀与痰瘀互结加血海、丰隆。所加穴位用提插捻转补泻法,出现酸、麻、胀等气感后停手。②康复理疗:在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的同时给予必要的康复理疗。对穴位进行推拿,其中有头颈部的百会、风池、哑门等穴位,上下肢有外关、足三里、手三里、肩髃、合谷等穴位,腰背部有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等穴位,均进行按摩、滚、点、摇等手法推拿[3,4]。为患者患侧进行按摩与运动时,不可引起疼痛,应由轻到重。待患者病情稳定后,以恢复神经功能、降低机体肌张力为主,指导患者翻身和仰卧起坐,坐位和站立反复交替训练,平衡、步行、台阶训练为步骤,根据患者的情况逐渐进行[5]。在进食前,嘱患者位于70°仰卧位,先缓慢拉下舌头,按摩患者面部肌肉,指导患者健侧咀嚼,患侧进行吞咽,以此恢复吞咽功能。患者进行1 h/d 语言训练,从发音步骤开始,由易到难。同时配合心理护理,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在推拿手法后对患者进行中药热奄治疗,由医护人员对患肢进行热敷,达到消肿止痛、疏通经络、强筋健骨及活血化瘀的作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范围为0~42 分,分数越高,神经功能受损越严重。

1.4.1 治疗效果 根据患者症状改善后情况进行评估。显效:患者通过治疗后,意识清楚并能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能够自主完成生活里的自理问题,且脑出血后的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患者通过治疗后,意识清楚基本能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生活自理方面有所好转;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56±2.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6±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脑出血在临床上也称为脑溢血,是一种很常见且非常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好发群体为中老年人,男性略多。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主要原因与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及吸烟等因素有关,死亡率较高[6]。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头痛、运动及语言的障碍等。

目前我国传统医学针灸和康复理疗对治疗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为神经系统是可逆的,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中医辨证认为风、痰、血瘀是脑出血“中风”的范畴,病因为气血两亏、劳损湿邪痰致血瘀而使经络受堵产生的语言障碍及活动障碍,要以“活血化瘀、益气温经”为治疗原则[7]。康复理疗是以神经系统功能的组建,可逆转原理为基础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的压迫情况,同时还可以防止肌肉萎缩,及时改善关节的活动状态,进而恢复其活动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推拿手法通过对穴位的推、点、揉等起醒脑开窍之作用,对内关、足三里、关元、血海等按揉具有疏肝养肾、养心健脾的功能,对脑出血患者机体有调节作用,可以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循环,对患者抑郁情绪等可以改善[8]。针灸在治疗脑出血患者中可以促进脑出血吸收,减轻脑水肿,对脑细胞起保护作用[9]。本次研究中针灸选取内关有增加心肌供氧、改善局部脑循环的作用;选取足三里具有活血、养血的作用,能达到缓解脑络瘀阻、血瘀气虚、预后改善的效果,而中药热奄敷可以使药物吸收进关节,改善其血液循环系统及恢复关节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56±2.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6±4.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缺损功能。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联合康复理疗治疗中老年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理疗脑出血针灸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juliArt觉亚头皮理疗中心
肌内效贴:无毒无害理疗产品引发关注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石墨烯理疗U型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