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应用对临床安全用药的影响探讨

2020-04-16 09:29邬明利刘佑波钟伟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主治医生药方药师

邬明利 刘佑波 钟伟权

在医学领域,我国的中医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医与西医比较各有千秋。在中医疗法中,中药必不可少,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对患者进行诊断后会判断出患者症状的根源,然后开具中药药方,我国的药学造诣博大精深,草药类型丰富多样,且功效较为复杂,因此,药师需要对处方进行临时分析才能进行调配,且较为耗时,但在经过处方分析后,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用药的安全性,确保能够给患者对症下药。本文围绕中药处方分析对用药安全性提升的作用,希望能够为中医的进一步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全年收治的160 例使用中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 例。观察组男56 例,女24 例;年龄34~64 岁,平均年龄(48.24±5.20)岁。对照组男66 例,女14 例;年龄31~75 岁,平均年龄(46.23±9.5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在参与本次实验前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已在相关同意书中签字,且所有患者均能够与医护人员无障碍交流,无精神类病史。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抓药时不使用处方分析,直接进行药物调配。观察组患者在抓药时采用中医处方分析。对处方分析时,应根据以下内容来进行药物的分析和调配[1]。①分析处方。患者在患上某一种疾病并到院就医时,中医医生会采取“望闻问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来给患者开具药方,药方中会包含多种药物,而该药方就属于处方,在开具药方后,患者将处方交予药师,此时,药师会对处方进行分析,随之会对患者的问诊诊断书进行核验,如药方中的药物确实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针对性的作用,那么就可以进行抓药;如药师在根据诊断书及处方分析后发现,医生开具的药方并不符合患者的病情,那么药师会与主治医生取得联系,并针对该处方进行二次商讨。通过处方分析,可以对主治医生所开具的药方进行纠错,是医院保持良好形象的保障[2]。②分析用药目的:我国中药类型丰富多样,作用复杂,往往同一种药物可以被用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因此,中药师要具备丰富的药学知识。临床主治医生开具药方后,中药师要根据处方中应用的药物目的进行分析。此外,临床主治医生在开具药方后,并没有将用药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使得患者会有较多的疑问,而中药师则会将注意事项、药物熬制方法、用量等详细告知患者,使患者可以达到用药安全化。③药物搭配分析:中药在使用时,其搭配的药物用量、种类不一,其作用也不同,中药师在分析处方时,要根据患者的诊断书来搭配药物。从古至今,我国中药师搭配药物均是以“十九畏、十八反”为搭配原则,如甘草反甘遂、大戟等,乌头反贝母等,确保药物之间并不会有相克之物,避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3]。④注意事项:中药师的处方分析除上述外,还需要将药物熬制时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中药中,药物复杂多样,使用方法种类也较多,如打碎、研磨、外敷、口服等,中药师在确认药方无误后,会将相关注意事项标记于处方中[4]。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本院自制满意度量表评定患者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的87.50%,不良反应发生率3.25%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n,n(%)]

3 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得到了巨大的进步,为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作出了贡献。在各领域蓬勃发展的同时,医疗实力也在不断进步,到目前为止,屹立在世界顶端的两种医疗方式分别是中医和西医。西医起源于西方,以“吃药、打针、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患者经过治疗后,见效较快,但容易复发,且各类西医药物对患者的身体也有着较大的副作用,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相比之下,中医疗法通过“望闻问切”来对患者进行诊断,将其体内病症看做阴阳五行,如阴阳失调,那么需要通过各类药物来调和,使患者身体可以达到阴阳调和,与西医疗法相比,中医疗法见效慢,但胜在无副作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5]。

中医的临床药师必须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以及严谨性、辨证性,通过灵活运用中医药学知识来对处方进行分析。当前,通过处方分析,可以使患者的用药更加安全化、合理化[6-8]。在本院的中医用药中存在以下问题会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形成一定的影响。①主治医生向患者开具药方时可能会存在用药重复的情况。本院中医中的临床主治医生开具的药方中出现用药重复的几率非常小,中医生均非常严谨,对药物的使用一丝不苟,但本院医生每天均需要接待大量的患者,过于疲惫导致其药方出错。其次,多数患者在治病时,既想要西医的见效速度,又想要中医的疗效,会坚持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但在药物使用时,其功能会存在重复性,如中药中的药物多为益气补虚的方剂,但患者依然在服用相关保健品,那么就造成了药物功效的重复性。②药方书写中的问题。当前信息化技术极为发达,且已经在医院中普及,但一些德高望重的中医师对现代化计算机并不熟悉,依然使用手写处方笺,虽然在文化传承方面有较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书写不规范的问题,导致药师在抓药时,并不能准确的辨识主治医生的字迹,会耽误患者的医治时间。当前,对于此类不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中医生,本院应为其配备助手,让医生口述药方,经过辅助人员操作计算机来生成电子处方,从而使处方更加准确,并能使药师的处方分析更加便捷化。③药物搭配禁忌。药物搭配在中医中至关重要,我国中医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数的中医在历史的长河中总结出了“十九畏”、“十八反”的药物搭配原则。临床药师在处方分析时,首先就需要根据“十八反”、“十九畏”原则来进行严格检查,然后才能考虑其他方面的药物搭配合理性。其次为使用剂量、用法错误[9-12]。使用中医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物使用的方法、剂量为处方中的基本内容,临床药师要对该内容进行分析,斟酌剂量是否合理,如剂量不足,那么其疗效必然不明显,但如果超标,可能会对患者身体造成威胁,甚至是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对其进行处方分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3-1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将处方分析应用于中医药剂调剂中对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医方剂进行处方分析,可以有效避免用药重复、药物搭配不合理、用量不足的问题,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因此将处方分析应用于日常开药中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主治医生药方药师
药师“归一”
喝中药要注意更换药方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张老师的“药方”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重楼:梁春宏的脱贫“药方”
没有答案的生命选择题
判断
那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