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价值

2020-04-16 03:01王英生
中国林副特产 2020年1期
关键词:文化素质信度技术推广

王英生

(广东省连山林场,广东鹰扬关森林公园管理处,广东 连山 513200)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的主要驱动,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们对于科技的依赖也越来越为重视。人类对于科技的掌握,也成为操控物质的核心力量。而林业技术的推广,则成为了科技的延伸,也象征了林业生产的深化。林业技术推广能够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林业建设项目的科学技术含量,对生态林业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本次研究为了进一步证实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价值,从多个层面分析阐述林业技术推广与生态林业建设的相关性。

1 生态林业建设中对林业技术推广的需求及影响因素

1.1 林业技术推广的需求分析

1.1.1 导向需求。我国在林业推广方面已经初见成效,从单一的示范基地,已经转变为现在的产业发展方向,并形成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而生态林业则是多元化模式发展中的最高层次的展现,生态林业由农、林、牧等组成,形成了交叉经营模式,而在这种模式下,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林业技术,形成生态的整体性协调,以及循环再生的生态经营方式。因此,林业技术推广,能够更为高效的将生态林业的经营模式有效组合,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形成具有高效性的林业技术推广程度,生态林业得到更好的资源配置,从而形成林业生产模式的整体优化效果。

1.1.2 纽带需求。生态林业建设是当下全社会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人类在不断的开采与掠夺中早已经发现,生态林业建设的作用价值[1]。目前,生态林业主要的泛指对象为木本植物群落,它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学原理,构建系统的生态林业工程,并形成了一套自然资源,以及循环再生的林业优化生产模式。生态林业建设的重要性,也预示与象征着林业的整体发展速率。林业生态建设中与科学技术的连接,需要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林业科技推广,也是二者之间的重要纽带,也是将林业技术付诸于实践中的关键所在[2]。众所周知,林业的生产周期较长,它所受到的外界不确定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复杂,而在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也会同样受到外界复杂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生态林业建设运用率低下,形成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中的差异性。科学技术成果在一定认知里,可以将其划分为潜在的生产力量,必须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够达到生态林业建设的目标。因此,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相应且匹配的推广人员,以及推广机构,而这也是科学技术成果与林业生产的桥梁纽带的连接需求,通过林业技术的推广,从而使科学技术成果应用于生态林业的生产实践中,进而激发更大的物质财富效应。

1.2 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对于林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林业生产过程中,林业技术推广,并没有达到既定的效果,这也成为制约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次研究将结合实际,以及文献研究,提出影响林业技术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具体内容整理归纳如下:

1.2.1 文化素质低。朱震锋等[3]认为,由于我国林农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因此,在一些新科技、新信息的接收程度上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错误产生,而这种发展态势也严重的影响了林业的整体发展速率。林区内的群众普遍生活水平不高,并且各自的经济条件也不够好,因此在生态林业方面的建设投入中也并不高。因此,我国学者大部分认为,林农教育条件的改善是林业发展道路中的重要途径,通过相关知识的培训及教育进一步的提升林农的整体素质,使其能够对林业科学研究技术成果,新信息以及新科学技术得到更好的认知,进一步的用现代化科技手段达成有效的林业技术推广,形成更好的生态林业建设发展环境。

本次研究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将文化素质作为影响林业技术推广的自变量。

1.2.2 林业技术推广的认知程度低。在生态林业建设的发展征程中,部分地区并没有意识到林业基础技术推广的作用所在。杜群[4]指出,目前,绝大部分林区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仅以口头或简单的文件进行推广,而这种现象下,则反映了林农普遍推广意识较差,认知程度不高,普遍在林业技术的推广中,停留于形式,并没有付诸于实践。现有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不强,再加之科技成果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的不良引导,导致目前林区内的推广人员从业者仅重视科研,并不重视推广,这也形成了一种生态林业建设发展中的误区。本次研究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将认知程度低作为影响林业技术推广的自变量。

1.2.3 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脱节。在生态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存在脱节的状态,造成这一根本性的原因是体制性的障碍。曹博等[5]认为,林业技术推广与生产结合存在障碍,致使林业经营水平低,效益低的现象在不同区域频发。由于林业技术推广缓慢,致使一些重要的新技术,无法落实到林业生产的实践中,也进一步造成了林生态林业建设的水平无法提升,从而影响了林业生产过程中,现代科技的及时性,有效性运用。

本次研究根据上述文献分析,将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脱节作为影响林业技术推广的自变量。

2 实证分析

2.1 研究模型

根据所查阅的大量文献资料来看,相关研究比较丰富,并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目前影响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的主要因素。由此,进一步确定本次研究的模型为“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价值”。

2.2 假设推导

文化素质、认知程度低、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脱节是目前查阅文献林业技术推广中必须解决的影响因素,也是达到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作用价值实现中的主要手段,结合本文研究的内容,最终选取了三个维度,所构建的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价值模型,主要是针对林业技术推广(文化素质、认知程度低、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脱节)的使用,在展览品牌中的影响对观众的再传播影响,从而达到品牌价值的体现。因此,本次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 1:文化素质与林业技术推广正相关。

假设 2:认知程度低与林业技术推广正相关。

假设 3: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脱节与林业技术推广正相关正相关。

2.3 变量的选取

本次研究构建了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价值模型,利用李克特于1932年研制的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也是目前比较常用的量表评分,属同一构念的这些项目是用加总方式来计分,单独或个别项目是无意义的。该量表实施统一组陈述,每一陈述有5种回答程度,分别记为1、2、3、4、5,每位被调查者对问题的态度所赋予的分值,即可认定为加总分,这一总分可说明被调查者对所林业推广技术态度强弱或被调查者对量表上的内容所持的观点。

本研究所设置的变量包括文化素质、认知程度低、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脱节、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价值。同时在阅读和参考学者对这三类变量的定义以及经典量表的基础上,结合林业推广技术的实质对研究的对象进行相关的调整,即形成这些变量更具操作性的定义,以及调整了相关的测量量表。本文中需要列示的变量如表1。

本次研究共调取了相关林业技术推广的业内学者、专家共计56人,作为问项的赋分者,从而保证每一个问项的赋分准确,并进一步的对各问项整理后,进行信度与效度的检验。

表1 研究变量汇总表

2.4 信度和效度检验

信度(Reliability)是对量表可采信程度的衡量,通常在数据分析前,需要对量表进行信度分析,从而反映本次研究所设计的问卷所测构面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进一步说是对变量一致性的检验。本文应用Cronbach’s Alpha的值,作为量表可信度的衡量。

表2 量表的信度检验

由表2数据可知,各变量所调查的结果Cronbach’s Alpha皆大于0.7。因此,可以认定本问卷设计具有较高的信度,可靠性较高。

在建立信度的基础上,继续对3条问项效度进行检验,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得到的结果见表3所示。

表3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价值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

由表3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价值的KMO和Bartlett的检验来看,KMO的样体测度为89.7%,Sig显著性为0.000<0.01,因此,本文卷的效度水平较高。

2.5 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具体结果见表4。

表4 相关性分析

注:***P<0.01,**P<0.05,*P<0.1

由表4中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结果来看,从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来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而自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相关性均不超过0.7,因此可以说明本文变量选取较为合理,自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后续回归结果可靠。

2.6 回归分析

本文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一步将结果带入回归模型检验,具体结果见表5所示。

表5 回归分析

注:**表示显著性水平为 0.05,*表示为 0.1。

本次研究回归模型的回归优度为0.372。文化素质、认知程度低、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脱节的系数分别为0.633、0.789、0.894,所有回归结果的显著性均在5%~10%的检验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文化素质、认知程度低、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脱节对林业技术推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假设1、2、3通过了检验。由回归模型来看,本次研究的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作用价值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本研究假设正相关相一致。

3 结论

综上所述,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价值,而在林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文化素质低、认知程度低、技术推广与林业生产脱节,这3个变量,对林业技术推广具有显著的影响,相关部门应重点针对这三方面内容进行完善,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从而达到更好的林业技术推广效果,促进生态林业建设的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素质信度技术推广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广东地区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作为数学教育研究质量分析的信度
艺术类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考形式改革探索与研究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问卷是否可信
——基于体育核心期刊论文(2010—2018年)的系统分析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体育科学定量研究中测验的信度与效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