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成为照亮别人的一束光

2020-04-16 12:46李辉
读者·原创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防护服病房肺炎

李辉

“你天天接触新冠肺炎患者,害怕吗?”朋友在微信上问我。

从2月2日我们医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开始,到今天已经18天了,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坚守在一线,未曾放松。老实说,刚开始穿防护服下隔离病房时,我很害怕。谁不怕死呢?我们也是普通人,也是血肉之躯,也害怕被感染。可是,因为穿着这身白衣,我突然又有了那么一点儿勇气,就好像这件衣服在告诉我:“辉,不要怕,你可以的!”是的,我可以的!

最初,我害怕得紧,可是慢慢地我就不害怕了,特别是当我们下病房,开始为患者做治疗,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的时候,那些担忧、害怕,统统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因为此刻我们的脑袋里只想着一件事,就是治疗。

我们医院是市指挥部确定的后备定点救治医院之一,医院收治了几十位新冠肺炎患者。轻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重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需要吸氧气、上心电监护。从第一批患者入院到目前为止,我们医院已经成功治愈了数十名患者,这是值得庆贺的事。

疫情开始阶段,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不足,可是即便如此还是得上,因为我们的工作就是救死扶伤。我是一个小护士,在疫情到来之前,我每天关心的不过是晚上吃什么、工资什么时候发、什么时候能够“脱单”。疫情出现以后,我每天想的都是新冠肺炎患者什么时候才能减少,疫情什么时候才能控制住,特效药什么时候才能开始临床试验。我这个极少收看《新闻联播》的人,居然成了央视新闻的忠实粉丝。

很多人都以为我们护士的工作很简单,就是打针换药。其实不然,我们的工作不单是执行医嘱,还要照顾病人的饮食,关注病人的心理健康。

而在隔离区,我们的工作任务更为艰巨。我们每天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穿梭在病房之间,每次一进去至少要待5个小时,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为的是节省一套防护服。

穿着防护装备,做事很不灵活。在隔离区,因为手上套着橡胶手套,我们无法感知病人的静脉血管是否有弹性;护目镜上满是雾气和雾气汇聚而成的水珠,你无法清晰地看到病人手背的静脉网,平时很简单的一项输液操作,因为这些客观原因,使得我们得耗费更多的气力。每次下病房,我们的衣服都是湿了干,干了湿。有一次,一个平常身体素质就不太好的同事穿着防护服上了8个小时夜班。下班后,她穿着湿透的衣服被冷风一吹,冻得瑟瑟发抖,第二天,人就病倒了。

为了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和穿脱防护服方便,科室里有的姑娘把留了很久的长发剪掉了;有的姑娘漂亮的面孔因为长期戴口罩,脸上满是勒痕;还有的姑娘因为上班期间生理期来了,故意吃辣条想让生理期的时间缩短。她们为了这场战争,真的牺牲了很多……

疫情面前,同事们都和我一样,从未抱怨过什么。她们总是用开玩笑的口吻说:“我要是被感染了,你们可别嫌弃我啊!”怎么会嫌弃呢?不会的,亲爱的伙伴,你要是被感染了,我们会拼死救你的!

每次下病房,大家脸上都挂着笑,有姑娘开玩笑说:“我又要下去‘洗澡啦!”因为每次下病房,我们的衣服和头发都会被汗水浸湿。

2008年汶川地震时,武警官兵、医生、护士乃至普通的居民,一个个奋不顾身,在危难关头舍身救人,那个时候的我站在电视机前,除了为他们默默祈祷,什么也干不了。我也想成为英雄,成为照亮别人的一束光,用尽全力,驱散阴霾,照亮黑暗。

如今我长大了,25岁的我可以为社会贡献绵薄之力。我很胆小,我怕死,可是我更怕有更多的人逝去。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做着一份很普通的工作。我的生活平平淡淡,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我以前甚至还抱怨过这样的生活多么无趣,直到这次疫情突然袭来,我才明白,原来平平淡淡、健健康康的生活最好。

网上有好多人说,待这次疫情过去,就去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吃想吃的东西。而我大概会好好睡一觉吧,睡到天昏地暗,因为真的有点儿累。

疫情无情,人有情。其实不单是我们医护人员付出了很多,每一个在家隔离的人,都为抗击疫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疫情面前,我会坚持。我和我的同事都和大家一樣,期待着疫情结束,春暖花开!

加油,孝感!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猜你喜欢
防护服病房肺炎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巾帼风采
抗疫空调防护服及其保障系统
来势汹汹的肺炎
特殊的“衣服”特殊的爱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My Heroes
看,这个肺炎最大“祸因”
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