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细晶型低品位钼矿综合回收试验

2020-04-17 11:50赵开乐刘飞燕
金属矿山 2020年3期
关键词:辉钼矿乙酸钠巯基

赵开乐 闫 武 刘飞燕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2.中国地质调查局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610041)

随着微电子和军事工业的发展,钼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已经成为重要的金属材料和战略资源[1-2]。由于钼矿山的过度开采,我国现存的钼资源钼品位普遍较低,常伴生有多种有价元素,如何合理地利用这部分复杂难处理的钼资源,已成为矿物加工领域的研究热点[3]。虽然钼矿石中伴生有价元素的品位较低,但钼矿石储量特别大时,伴生金属储量也相当可观,最大限度地综合回收钼矿石中的有价组分,不仅是当今国内外钼矿山发展的主要趋势,亦是钼矿山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扩大各种金属产品品种和数量、实现无废料工艺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4-9]。

河南某地钼矿石储量大,属于稀疏浸染状构造或星点状构造的细晶型钼矿,钼品位为0.12%、含铜0.04%、含硫2.32%,含量均较低。矿石中的主要可回收的金属矿物为辉钼矿、黄铁矿和黄铜矿。

为综合回收利用有价金属元素,基于矿石特性,选择钼捕收剂(新型辉钼矿团聚油)和抑制剂(“硫化钠+巯基乙酸钠+TY”药剂组合作为铜钼分离阶段抑制剂、新研制EMY-01 作为浮硫阶段抑制剂),采用“阶段磨矿浮选分离铜钼—铜钼分离尾矿浮选富集铜—选钼尾矿浮选硫”全流程试验,最终获得了高品位、高回收率的钼精矿和硫精矿,同时综合回收了矿石中的黄铜矿,指标优异。

1 试样、试剂及设备

1.1 试 样

矿石的化学成分分析和矿物组成分别见表1、表2。

注:带“*”单位为g/t。

?

由表1 可知,矿石中Mo 品位为0.12%,高于行业标准(DZ/T 0214—2002)中坑采最低工业品位0.06%~0.08%,达到回收标准;S品位为2.32%,达到回收品位;矿石中Cu 品位为0.04%,需要衡量其在浮选过程中的富集情况,考虑综合回收;矿石中主要杂质SiO2、Al2O3和K2O 的含量分别为58.11%、11.67%和6.30%;其他元素含量偏低,未达到综合回收的边界品位。

由表2 可知,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其次有少量的黄铜矿、磁黄铁矿、钛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长石类、云母类为主,其次有绿泥石、白云石、磷灰石等。

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矿石中的辉钼矿分布不均一,主要呈稀疏浸染状构造或星点状构造,以细板片状、针柱状被石英包裹这一形式为主(见图1),粒径细小;黄铜矿主要呈不均匀细小星点状嵌布在脉石粒间、孔洞中(见图2),粒径为0.02~0.05 mm;黄铁矿主要呈自形-半自形-它形单体或集合体形式嵌布在脉石粒间、裂隙中,粒径为0.10~0.70 mm,部分黄铁矿中包含乳滴状黄铜矿或细粒磁黄铁矿(见图3)。

1.2 试剂及主要设备

(1)试验药剂。试验用辉钼矿捕收剂团聚油(主要成分为C12~C14的烃类混合物)、铜钼分离抑制剂TY(含铁化合物)以及非硫化物抑制剂EMY-01 为实验室自制,抑制剂硫化钠、巯基乙酸钠均为分析纯。

(2)主要设备。磨矿设备为XMB-70型三辊四筒棒磨机,浮选设备为XFD 系列机械搅拌式单槽浮选机,制样设备为XPM-φ120×3型三头研磨机。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辉钼矿捕收剂比选试验

在辉钼矿浮选体系中,捕收剂在矿浆中的分散性能对浮选指标有重要影响。与煤油、柴油相比,新型团聚油的表面能较高,因而其在水中的分散性能较好,加入到矿浆中会很快形成泡沫层,改善矿泥夹带、形成钼矿物疏水密实层,非常有利于微细粒辉钼矿的回收。

为考察新合成捕收剂团聚油的使用效果,进行了常用的钼浮选捕收剂柴油、煤油以及团聚油比选试验,起泡剂采用新开发的醇类起泡剂,形成的泡沫丰富而脆[10-11]。具体试验流程及条件见图4,比选试验结果见表3。

注:表中数据为各捕收剂最佳用量下得到的浮选指标。

由表3 可知,在捕收剂最佳用量的条件下,对比柴油、煤油以及团聚油3 种捕收剂的试验指标,以新型团聚油的浮选指标最好,钼粗精矿中Mo品位和Mo回收率分别为8.12%、91.35%,且捕收剂的总用量小于传统药剂柴油和煤油。因此,选取新型团聚油为钼浮选捕收剂。

2.2 铜钼分离抑制剂比选试验

研究发现,尽管在浮选过程中采用辉钼矿的选择性捕收剂,但仍会有55%左右的铜进入钼粗精矿,导致钼粗精矿中Cu 的品位大于1.60%。因此,开发高效抑制剂,实现铜钼的有效分离是本试验研究的关键所在。硫化钠和巯基乙酸钠是铜钼分离实践中最常用的两种抑制剂,研究表明绿色高效抑制剂TY可强化对铜的选择性抑制。为考察抑制剂TY 的抑制效果,试验选择石灰+次氯酸钙(或双氧水)+巯基乙酸钠、硫化钠+巯基乙酸钠、硫化钠+巯基乙酸钠+TY为组合抑制剂,进行了铜钼分离抑制剂比选试验。

试验给矿为钼粗精矿,由原矿经1次粗选、2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选矿工艺流程制得,其Mo 品位为7.85%、Cu 品位为1.68%。再磨细度试验研究发现,铜钼分离试验需要对给矿进行再磨,适宜的再磨细度为-0.038 mm 占95%。铜钼分离抑制剂比选试验具体流程及条件见图5,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 可知,在硫化钠+巯基乙酸钠组合抑制剂作用下,所得钼精矿中Mo 品位低于50%;在石灰+双氧水+巯基乙酸钠组合抑制剂作用下,所得钼精矿中Mo 品位最高,为52.71%,而此时Mo 作业回收率仅为58.55%;在硫化钠+巯基乙酸钠+TY 组合抑制剂作用下,钼精矿的Mo 品位为51.08%,且Mo 作业回收率最高,为75.94%,此抑制剂组合在提高指标的同时,可明显降低巯基乙酸钠用量。综合考虑品位和回收率指标,选择硫化钠+巯基乙酸钠+TY=(10+10+5)g/t作为本次铜钼分离的组合抑制剂。

注:表中数据为各抑制剂最佳用量下得到的浮选指标。

2.3 选钼尾矿浮选黄铁矿试验

基于作者在黄铁矿浮选方面积累的研究成果[10-11],以选钼尾矿为给矿,选取EMY-01 为脉石抑制剂、丁基黄药+正十二硫醇为组合捕收剂,进行了黄铁矿浮选的开路试验,具体流程及条件见图6,试验结果见表5。

?

由表5 可知,以EMY-01 为浮选黄铁矿的脉石抑制剂,丁基黄药+正十二硫醇为捕收剂,经过1 次粗选、3 次精选、1 次扫选,最终获得了S 品位51.64%、S作业回收率大于90%的高品位硫精矿,尾矿中S含量仅为0.10%,浮硫指标优异。

2.4 闭路试验

在开路试验的基础上,采用“阶段磨矿浮选分离铜钼—铜钼分离尾矿浮选富集铜—选钼尾矿浮选硫”的工艺方案,进行了全流程闭路试验,试验流程及条件见图7,试验结果见表6。

由表6 可知,基于捕收剂及抑制剂的突破,采用“阶段磨矿浮选分离铜钼—铜钼分离尾矿浮选富集铜—选钼尾矿浮选硫”闭路试验流程,最终获得了Mo品位49.73%、Mo 回收率91.17%的钼精矿,S 品位50.75%、S回收率90.78%的优质硫精矿,以及Cu品位16.20%、Cu 回收率36.45%的铜精矿,指标优异,实现了该细晶型钼矿中有用矿物的分离回收。

3 结 论

(1)河南某细晶型钼矿石中Mo 品位为0.12%、Cu品位0.04%、S 品位2.32%,含量均较低。矿石中的主要可回收的金属矿物为辉钼矿、黄铁矿和黄铜矿;矿石中的辉钼矿以细板片状、针柱状被石英包裹,粒度细小;黄铜矿与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密切,粒径为0.02~0.05 mm;黄铁矿中常包含乳滴状黄铜矿或细粒磁黄铁矿,粒径为0.10~0.70 mm。

?

(2)基于矿石特性,选取新型的辉钼矿捕收剂团聚油、铜钼分离绿色高效含铁化合物抑制剂以及选硫阶段非硫化物抑制剂,采用“阶段磨矿浮选分离铜钼—选钼尾矿浮选硫”工艺流程,最终获得了Mo 品位49.73%、Mo 回收率91.17%的钼精矿,S 品位50.75%、S回收率90.78%的优质硫精矿,以及Cu品位16.20%、Cu 回收率36.45%的铜精矿,综合回收指标优异。

猜你喜欢
辉钼矿乙酸钠巯基
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处理用乙酸钠含量的研究
巯基功能化二氧化硅吸附Hg(Ⅱ)的研究进展
天然辉钼矿尺寸调控对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影响
巯基-烯点击反应介导的生物传感研究进展
新型高效辉钼矿抑制剂及其作用机理研究①
四种防霉剂及其复配对黄曲霉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浮选过程中辉钼矿的氧化溶解特性
GC-MS法与HPLC法测定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的方法比对
魔术实验:点水成冰
魔术实验:点水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