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

2020-04-17 11:46葛玉荣
群众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染病防控体系

葛玉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国疾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建设来抓,加强各级防控人才、科研力量、立法等建设,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疾控体系建设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强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是提高疫情防控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有效预防和及时化解突发重大疫情的重要保障。当前,江苏已基本建成多层次、广覆盖的疾病防控网络,但仍存在管理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疾控人才短缺、疾控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因而,必须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积极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切实筑牢防范突发重大疫情的“钢铁长城”。

变“被动”为“主动”,着力提高全社会对加强疾控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跨区域人流、物流的持续增加,全球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流行病威胁,埃博拉、新型流感以及其他易流行的病毒性疾病时有发生,疾控工作不能有丝毫麻痹和松懈。这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暴露了部分公众疾病防控意识的缺乏,也对公众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提出了挑战。为此,要切实强化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通过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等载体,广泛宣传和普及疾病防控知识,推动疾控安全理念和健康生活方式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引导公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和应对能力,夯实疾控应急管理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预防为主、分类管理,依法做好疫情预防、报告、预警和发布工作,当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按照法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信息,消除社会疑虑,做好应对准备。积极适应公众健康需求新变化,全面加强传统传染病防治、慢性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干预、健康管理等工作,加快实现疾控工作重心从防控急性传染病向防控急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和健康促进并重转变。

变“零散”为“整体”,积极推进疾控资源优化整合。疾控体系建设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强,需要各地各部门密切协调、齐抓共管。这次抗击疫情中暴露的疾控体系条块、职能等方面的问题,警醒我们应进一步整合疾控资源,加快建立健全统分结合、职责清晰、协调有力、运转高效的疾控应急管理体系。首先,完善疾控工作组织领导机制。明确相应职权范围和有关要求,强化疾控工作统筹协调,定期召开疾控工作联席会议,分析研究疾病预防控制的形势,及时完善各类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人畜共患传染病等专项应急预案,研究解决疾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形成分工履责、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的良好格局。其次,抓好疾病防控法治建设。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贯穿疾控工作,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和完善疾控相关制度,强化公共安全保障,规范处罚程序,为疾控工作提供法律依据。再次,深化疾控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优化疾控资源要素配置,加快推进分级、分层、分流的疾控机制,真正形成医防结合、职能互补、联防联控的良好局面。理顺医疗管理部门、医院及医生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体化应对重大疫情的制度规则和保障体系,确保医疗管理部门、医院、医生责权明晰、配合有序。以公共卫生资源下沉为重点,将预防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实行医防结合,全面加强县级疾控机构、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立专业疾控卫生机构、综合和专科医疗机构、基层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疾控机制。最后,重视补齐农村疾控卫生服务设施短板。相对于城市,基层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的现象更为突出,应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把加强农村疾控卫生与防疫基础设施、运营体系等方面的投资与管理纳入规划,加快建立健全乡村疾控卫生管理长效体制和疾控设施运营维护机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全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不断改善农村疾控环境,提高农村疾控能力水平。

变“从业”为“专业”,切实加强疾控人才队伍建设。疾病防控涉及医学、生物学、流行病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做好疾控工作,应着力抓好疾控人才建设,进一步优化疾控机构岗位设置,适当提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比例,在疾控人才队伍高级岗位配比上给予政策倾斜。采取挖潜创新、内部调剂、分步实施等措施,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总量,足额配备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一步完善疾控机构和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根据专业技术以及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考核,形成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考核分配机制。进一步加大对疾控机构科研立项、重点专科评审、重点人才待遇等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引进疾控专业人才优惠政策,吸引学历高、事业心强、技术精湛的专业人员充实到疾控队伍,加快实现疾控队伍由“从业”向“专业”转变。定向培养或委托培养一批能沉得下去、留得下来、有专业技能的乡村医生队伍,筑牢基层农村疾病防控网。

变“输血”为“造血”,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信息化建设力度。一是加大疾控事业资金投入。各级疾控中心作为公共卫生专业机构,需要由政府安排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各类业务经费。市县两级尤其要加大细菌、病毒、食品中农药残留等检验检测设备经费投入,加快检验检测设备的配备和更新升级。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领域资金投入使用效率,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结果与资金分配挂钩机制,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确保资金投入和使用更为科学、更加规范、更显效率。二是加快推进疾控信息化建设。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推进标准统一、接口开放、结构合理、互联互通的疾控系统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全省各级医疗机构资源充分整合、数据无缝对接,促进各类疾病监测数据的连续、系统、规范收集,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补利用,切实发挥好信息化在疾病防控中的智库作用。三是积极推进平战结合的防疫医院建设。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遇到的难题之一就是患者的集中隔离和救治,而普通医院短期内不可能调整大量床位和隔离病区实现“应收尽收”要求。应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县(市、区)为单位,按人口比例和传染病隔离救治等要素,选择基本设施完备、相对独立、交通便捷的人防工程、体育场馆、宾馆学校、培训中心、厂区等生活设施完备、便于隔离、交通方便的场所,规划建设一批平战结合的防疫医院,做到有备无患、随征随用。四是完善疾控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分层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强化储备物资动态管理,健全物资储备和调用制度,根据物资使用有效期实行用旧储新的梯次更换制度,规范指挥流程、职责分工、力量融合和动员补偿等工作,统一调拨和配送,确保疾控应急物资安全可控、供應充足。

(作者单位:江苏省政协教卫体委员会)

责任编辑:孙秋香

猜你喜欢
传染病防控体系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