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检测在婴幼儿腹泻诊断中的意义

2020-04-17 10:44骆永胜
健康大视野 2020年5期
关键词:腹泻诊断价值婴幼儿

骆永胜

【摘 要】   目的: 觀察婴幼儿腹泻中粪便轮状病毒检测,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168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实施检测,记录检测结果。 结果: 168例患儿,其中54例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检出率为 32.14%。其中1个月~2岁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感染发生率最高(P<0.05);秋冬两季轮状病毒检出率最高(P<0.05);轮状病毒感染发生率与患儿性别无关。 结论: 粪便中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信息支持,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婴幼儿;腹泻;粪便轮状病毒;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821.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5-002-01

婴幼儿腹泻是多种因素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导致的以腹泻、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是婴幼儿期常见病、多发病,以排便次数增多、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伴呕吐、食欲减退、发热等症,可引起脱水症状,重症者可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危及小儿生命,应引起重视并及时有效干预治疗。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原因,占全部婴幼儿腹泻的80%以上 [1] ,常见致病菌包括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等。本研究选择168例腹泻患儿,观察粪便轮状病毒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总结我院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168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0例、女78例。年龄:1个月~4岁,平均年龄:(0.88±0.34)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频次上升,性状呈水样及蛋花汤样等。

1.2 方法 用采样棒取适量患儿粪便样品进行检测。轮状病毒/腺病毒抗原二合一快速检测条(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购自北京科瑞美科技有限公司,操作方法如下:在试管中加入0.5ml稀释液,再加入适量粪便标本(固体直径约5mm,液体50μL),充分混匀,将检测条插入试管,放置5~10min判读结果。在阳性标准品正常显色,阴性标准品得不到检测线的基础上,若检测R区出现一蓝色条带则表示轮状病毒阳性,若检测A区出现一红色条带则表示腺病毒阳性。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 ±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性别与轮状病毒感染发生率的关系分析 168例患儿,其中54例(32.14%)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男27例(50.00%;27/54),女27例(50.00%;27/54);男性与女性轮状病毒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年龄与轮状病毒感染发生率的关系分析 年龄为1个月~4岁,将其分为四组,其中1个月~1岁患儿30例,检测结果呈阳性者19例(63.33%;19/30);1~2岁患儿33例,检测结果呈阳性者17例(51.51%;17/33);2~3岁患儿64例,检测结果呈阳性者9例(14.06%;9/64);3~4岁患儿41例,检测结果呈阳性者10例(24.39%;10/41);上述结果提示1个月~2岁婴幼儿为轮状病毒感染发生率最高,与其它年龄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季节与轮状病毒感染发生率的关系分析 春季患儿56例,4例(7.14%;4/56)结果为阳性;夏季患儿58例,7例(12.07%;7/58)结果为阳性;秋季患儿26例,22例(84.62%;22/26);冬季患儿28例,19例(67.86%;19/28)结果为阳性。上述结果提示秋冬两季是轮状病毒的高发季节。

2.4 不同粪便性状轮状病毒检出率结果对比研究 168例患儿,其中蛋花汤样便76例,42例(55.26%;42/76)结果为阳性;水样便44例,9例(20.45%;9/44)结果为阳性;黏液样便48例,4例(8.33%;4/48)结果为阳性。上述结果提示蛋花汤样便中轮状病毒检出率最高。

3 讨论

婴幼儿腹泻主要是因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等因素感染所致,其中两岁以下婴幼儿是高危人群,且秋冬两季发病率最高。目前越来越多地研究发现,轮状病毒(RV)是引起全球范围内婴幼儿腹泻的主要原因,RV主要经感染小肠上皮细胞,进而诱使其分泌肠毒素,最终导致腹泻的发生。该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等症状,且往往会造成脱水以及电解质失衡等情况,如果治疗不及时有效,则会极大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所以积极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检测,对于确定病因,为临床医生采用相应药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病毒基因结构和抗原性将轮状病毒分为7个组(A至G)。其中A组的感染最为常见,主要引起婴幼儿腹泻。病情严重程度可从轻微的亚临床感染,轻度腹泻直到严重的甚至是至死性腹泻。潜伏期一般1~3d,发病急,伴有发热、呕吐和腹痛,随即频繁腹泻,大便量多,黄色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样,无黏液和脓血,恶臭。大便镜检偶尔有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d大便中即有大量病毒排出,成为本病的传梁源 [2] 。轮状病毒引起急性胃肠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接触性也是一重要传播途径,急性患者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以发病3~4d所含病毒最多。

根据本研究结果,笔者发现轮状病毒感染主要出现于 1个月~2 岁婴幼儿,这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这主要是因 1个月~2 岁婴幼儿此时尚在母乳与辅食的复合喂养时期,自身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抵抗力较弱,因此该阶段极易被感染。笔者认为,轮状病毒快速测定对于早期诊断婴儿腹泻病原具有重要的意义,若未行轮状病毒病原学检测而滥用抗生素, 则可能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而造成疾病迁延难愈。本研究采用免疫层析双抗体夹心法,它能够快速、直接测定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具有操作方便、准确率高、花费较低以及无污染等优点, 有利于在各级医院以及诊所中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 进而可及时有效发现病原, 从而采取消毒隔离、给药治疗等措施, 从而避免了病情的恶化以及疾病的传播流行。综上所述,粪便中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因素,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信息支持,有利于指导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菲.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结果分析[J]. 当代医学,2019,25(16):155-156.

[2] 邱学勋. 1562例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5):682-683.

猜你喜欢
腹泻诊断价值婴幼儿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