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创新实践“2+6”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新路径

2020-04-18 07:03潍坊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李善金
农业知识 2020年7期
关键词:潍坊市规模化现代农业

文/ 潍坊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 李善金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破解当前农业农村存在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分散承包与规模化经营、全产业链发展与专业化分工等诸多矛盾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积极探索两大规模经营方式,培育六大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形成了“2+6”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路径,带动潍坊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65%以上,位居省内前列。

在实践过程中,潍坊市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要通过土地的规模化和服务的规模化来实现,具体表现为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托管两种方式。

土地流转方式:在坚持土地“三权分置”的前提下,引导农户通过出租、转让、互换、入股等方式将土地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农业园区、田园综合体等载体流转,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目前,全市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达到440.3万亩,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46.5%。潍坊市流转土地中,出租占主导地位,面积达379.6万亩,占流转土地面积的86.2%。

农业生产托管方式:在不改变家庭经营的前提下,由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签订服务合同,为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环节提供环节托管和全程托管服务,从而取得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全市建成127处为农服务中心、30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3137个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成方连片的土地提供系列化服务,实现了较高层次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目前,全市全程托管面积达到182万亩,土地托管比例达19.2%。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潍坊市不断创新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和运营模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打造体现区域特色的产业园区和田园综合体,充分发挥各类主体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探索形成了六种不同类型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路径。

现代农业产业园引领型:各地结合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特点,推动土地集中整理,完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田网、水网、电网、路网互联互通,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工商资本、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入驻园区经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一批有基础、有特色、有前景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建成瓜菜、果茶、食用菌、中药材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100多处,流转土地125万亩。其中,创建国家级蔬菜、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37处。寿光市开展大田改大棚、旧棚改新棚的大棚“两改”工作,建设了一批农户可租、可买的新型大棚园区,打造了100亩以上园区146个,200亩以上的重点蔬菜园区18个,“两改”园区流转面积达到9.3万亩,实现了设施蔬菜生产的规模化经营。

田园综合体提升型:各地根据传统农业优势及现代农业发展特色,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开展土地整理和资源利用,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或以土地入股,打造了各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目前,市级以上田园综合体20家,占地面积9万亩。

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型:近年来,随着潍坊市农业产业化的深入推进,各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小农户带动作用,通过流转土地、订单收购、保底分红、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促进农业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山东琨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大姜生产,公司自建基地502亩,与127户农户签订种植协议,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公司实行种苗、农资、技术、品牌、销售的“五统一”管理,带动周边1.6万农户种植大姜,实现了大姜种植的规模化生产。

农民合作社联结型:合作社充分发挥其组织引领、示范带动、技术服务和购销服务优势,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和服务带动促进规模经营形成。青州市南小王村党支部以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为手段,领办了晟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将全村108户村民、508亩土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统一经营,采取“固定租金+浮动分红”的分配方式,每亩年享受926斤小麦的固定收入,年末再按合作社收入情况进行二次分红,2018年底,每股分红2800元,村集体收入达50万元,实现了村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双增的局面。目前,合作社成员达到 1130 户,除流转本村土地外,还流转周边 8个村共 3150 亩土地。

家庭农场及专业大户流转型:

近年来,各地根据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种植、养殖传统,积极引导种养大户流转土地,组建家庭农场,推动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高密市金盟凯家庭农场目前已流转1000多户土地6300亩,种植优质小麦、甜玉米、糯玉米3000亩,种植蔬菜3000亩。通过运用现代化、机械化、标准化种植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产能和品质,带动了农户增收。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托管型:

各地依托当地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创新发展不同特色的生产托管模式,实现了服务型的规模化经营。一是整建制村粮食作物农业生产托管模式。高密市宏基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17年起开展“整建制村庄生产托管”,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引导农户将承包土地加入到合作社,再由宏基合作社与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签订服务契约,在耕种、植保、收获、烘储、农资供应、粮食销售等环节,推行全程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服务。截至2018年年底,宏基农机合作社共托管24个村的3.2万亩土地,实现高密市咸家工业区“全镇托管”,开创了潍坊市镇级土地整建制生产托管的先河。二是经济作物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山东沃华农业科技公司采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探索的大葱社会化服务模式,采取“丸粒化包衣-精量化播种-工厂化育苗-自动化移栽-集约化采收-智慧化交易”工作流程。农民只需提供土地,剩余的育苗、种植、管理、收获、交易等环节,都由沃华公司提供服务实现。目前,沃华公司已建设240亩育苗中心,服务周边4万亩大葱种植,每亩为葱农节约生产成本900元左右,年可为群众增加收入3600万元。三是村企社共建模式。村两委与龙头企业联合领办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流转或托管土地,创建“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路子,实现了“集体增收、企业盈利、农民致富”三赢局面。

猜你喜欢
潍坊市规模化现代农业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病防控策略探析
规模化养殖中降低僵蚕灰分含量的方法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潍坊全市会展统计培训会议召开
全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的主力银行——潍坊市联社转型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