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2020-04-19 10:04俞明延雷雳译
心理与健康 2020年4期
关键词:共情卡梅伦参与者

俞明延 雷雳译

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即使对他人进行共情并不会造成经济损失或情绪消耗,但人们仍会规避共情,因为他们认为共情需要过多的心理努力。

共情,即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通常被视为一种激励互助行为的美德。但人们往往不想感同身受。

首席研究员达里尔?卡梅伦博士说:“社会普遍认为,人们扼杀同情心是因为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或为此付出代价,例如向慈善机构捐款。但我们发现,人们主要是单纯地不想付出脑力去对他人进行共情,即使它能够让人们感受积极的情绪。”

该研究报告已经在《实验心理学期刊:总论》上线上发表,研究共包括11个实验和超过1200名的参与者。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共情选择任务”,以测试认知消耗或心理努力是否会阻止共情。在一系列的试验中,研究人员使用了两副卡片,每副卡片都有残酷的儿童难民照片。对于一副卡片,要求参与者仅描述卡片上人的身体特征;对于另一副卡片,参与者被告知要尝试对照片中的人进行共情,并思考那个人的感受。参与者被告知在每次试验中可以对两副卡片进行自由选择。

在一些额外的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的套牌上有悲伤或微笑的人物形象。当在套牌之间进行选择时,参与者一直选择不需要进行共情的套牌,即使对快乐的人的照片进行选择也是如此。

“我们看到了一种强烈的规避共情的倾向,即使其他人正在表达的情感是快乐。”卡梅伦说。

在所有实验中,参与者选择共情套牌的平均时间占总时间的35%,表现出对不需要共情的套牌的强烈偏好。

在该研究中,共情也没有任何经济损耗,因为没有人被要求献出时间或金钱来帮助儿童难民或照片中的其他任何人。

在每次实验后的调查问题中,大多数参与者表示,他们感觉共情更具有认知上的挑战性,需要更多的努力,相比于描述其他人的身体特征,他们对共情没有那么擅长。那些报告进行共情对精神要求高或让他们感到不安全、烦躁或痛苦的参与者更有可能在实验过程中避开需要共情的套牌。

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擅长共情,那么他们会被激励去进行共情吗?在两个实验中,一半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在共情套牌上表现优于95%的参与者,而在客觀身体特征套牌中表现优于50%的参与者,而另一半参与者则被告知相反的表现能力。被告知他们善于共情的参与者更有可能从共情套牌中选择卡片并报告进行共情需要较少的心理努力。

卡梅伦表示,共情的认知成本可能会导致人们规避共情,但通过肯定共情能力来对人们进行鼓励,可能会增加共情行为。

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改变人们的动机来促使人们进行共情,那么这对整个社会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它可以鼓励人们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例如移民者、难民和自然灾害的受害者。

资料来源

https://www.apa.org/news/press/releases/2019/04/empathy-mental-effort

猜你喜欢
共情卡梅伦参与者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情,没那么简单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
街头高尔夫
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