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非典型Spitz肿瘤1例

2020-04-20 13:54李玉洁黄亮亮吕季龙吴海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核分裂非典型黑色素瘤

李玉洁,黄亮亮,李 恒,吕季龙,吴海波

患者男性,25岁,发现右肩部色素性皮损3个月余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右肩部出现黑色丘疹,迅速增长,伴轻度瘙痒,表皮无破溃,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临床诊断色素痣,行病变切除活检。

病理检查眼观:送检楔形皮肤组织一块,大小0.7 cm×0.4 cm×0.3 cm,见0.4 cm×0.3 cm黑褐色结节状隆起,表面无破溃,周边皮肤呈暗红色。镜检:病变处表皮灶性增生,钉突下延。肿瘤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以及真皮层,两侧呈对称性生长,但局部呈哑铃状向下浸润(图1),未累及皮下脂肪组织。位于表皮和真皮交界处的瘤细胞呈巢团状或散在排列,未见Kamino小体,也未见表皮内瘤细胞播散。瘤细胞以短梭形细胞为主,易见含黑色素细胞,核分裂象不易查见。越往真皮深层瘤细胞以上皮样细胞为主,细胞内黑色素逐渐减少,瘤细胞散在分布于胶原纤维背景内,核分裂象易见,可见个别非典型核分裂象(图2)。上皮样细胞和梭形细胞胞质均丰富红染,核仁较小但易查见。可见少量多核细胞,但细胞异型性小。真皮层炎细胞浸润不明显。肿瘤内不见出血和坏死,也未见脉管和神经侵犯。免疫表型:肿瘤细胞Melan-A(图3)、p16(图4)和S-100蛋白均(+),CK、HMB-45、ALK、BRAF V600E均(-),Ki-67增殖指数为5%。

病理诊断:(右肩部)非典型Spitz肿瘤。

讨论随着对Spitz黑色素细胞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Spitz肿瘤具有独特的临床、形态学和分子特征,包括良性Spitz痣、恶性Spitz样黑色素瘤以及非典型Spitz肿瘤(atypical Spitz tumor, AST)。AST通常表现为粉红色至黑褐色的丘疹,呈半球形隆起,结节状或息肉状,直径可大于1 cm,较少形成溃疡[1]。Ludgate等[2]报道67例AST的临床特征,发现61%患者为女性,中位发病年龄23.7岁,30%患者位于下肢,28%患者位于头颈部,51%患者无黑色素沉积。AST缺乏一定的对称性,由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或两者混合组成,呈膨胀性生长方式。细胞内色素较少,有中等至重度细胞异型性,核分裂象常见(每平方毫米2~6个细胞),可见非典型核分裂象,缺乏成熟现象。向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浸润性生长,Kamino小体较少存在[3]。AST既可呈表皮增生、真皮表皮交界处痣细胞巢、细胞巢周边裂隙形成等良性Spitz痣的形态学特征,也会出现与恶性黑色素瘤重叠的形态特征,包括有边界不清、形态不对称、核显著异型性、溃疡形成、缺乏成熟现象、真皮深层核分裂象等。目前,对AST的病理诊断仍缺乏明确的组织病理学标准,需综合判断才能做出诊断。免疫组化在AST中的应用尚未得到广泛报道,联合检测p16、HMB-45和Ki-67,有助于鉴别Spitz痣、AST和Spitz样恶性黑色素瘤。Spitz痣通常伴有p16的表达,不表达HMB-45,Ki-67增殖指数较低;Spitz样恶性黑色素瘤可出现p16表达缺失,少数表达HMB-45,Ki-67增殖指数高;AST 的增殖指数可认为位于Spitz痣和Spitz样恶性黑色素瘤之间。p16在伴9p21纯合性缺失的AST中不表达,在伴9p21杂合性缺失的AST中阳性率约66.7%[4]。本例瘤细胞表达p16,推测可能伴有9p21杂合性缺失。Spitz肿瘤常存在多种基因融合,如ROS1、NTRK1、RET、MET和ALK,以及HRAS、BAP1和BRAF等[5]。目前Spitz肿瘤可分为3种分子类型:(1)HRAS基因突变;(2)BAP1基因缺失(常伴有BRAF激活);(3)激酶融合。

图1 肿瘤细胞局部呈哑铃状向下浸润 图2 真皮内可见个别非典型核分裂象 图3 肿瘤细胞Melan-A呈弥漫阳性,EnVision法 图4 肿瘤细胞p16呈弥漫阳性,EnVision法

鉴别诊断:(1)Spitz痣,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见于下肢和躯干,女性多于男性,典型表现为境界清楚的丘疹或结节,形态较对称。镜下可见表皮棘层增厚、痣细胞巢形成,从表皮真皮交界处向下至真皮深层,痣细胞逐渐成熟,痣细胞巢逐渐变小。表皮内可见Kamino小体形成,位于表皮真皮交界处痣细胞巢内常有裂隙形成,痣细胞缺乏异型性和核分裂象。细胞核Ki-67增殖指数较低,通常<2%。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显示,大多数Spitz痣不伴有染色体畸变,位于染色体11p上的HARS基因突变比较常见。(2)Spitz样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老年患者,病变较大,形态不对称。镜下缺乏巢状结构,表皮内可见广泛的Paget样扩散,缺乏成熟现象。细胞高度异型性,核分裂象多见,核仁大而明显,可形成溃疡及肿瘤性坏死[3]。瘤细胞常HMB-45强阳性,Ki-67增殖指数较高,通常>10%。(3)细胞性蓝痣,常呈哑铃状,由短梭形细胞组成,亦可见上皮样细胞,与AST相似。但细胞性蓝痣位于真皮层,不侵犯表皮,常累及皮下组织,均与AST不同。此外细胞性蓝痣很少出现染色体畸变,亦与AST不同。

治疗及预后:AST预后较好,即使伴有淋巴结转移,也较少发生远处播散,死亡更为罕见。Tlougan等[6]研究显示,在近20 000例患有Spitz痣或非典型Spitz肿瘤的儿童及青少年,仅有2例死亡。其中8例患者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平均随访5年(1~10年),6例无疾病复发的证据,复发2例中有1例死亡。在另一项长期随访中[2],57例AST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有27例(47%)发生转移,但仅1例复发并死亡。AST发生前哨淋巴结转移并不罕见,但发生广泛转移却非常罕见,因此不建议AST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本例随访1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目前对于AST的治疗无统一规范,大多数建议完整切除病灶,并进行长期随访。Massi等[3]建议手术切缘距病灶约3.5 mm最为合适,对于形态学类似恶性黑色素瘤的AST,应扩大至1 cm。

猜你喜欢
核分裂非典型黑色素瘤
云南省肿瘤医院1 203 例黑色素瘤临床分析
非典型内脏异位综合征1例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SOX2/GLI1-ST3GAL1-AXL通路促进黑色素瘤的转移
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5例临床病理观察
左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细胞性纤维瘤1例
51例子宫平滑肌肿瘤病理诊断标准的探讨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城市边缘区“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探讨
非典型纤维黄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