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僧祇律》中的“VP不”疑问句

2020-04-20 11:46陆恒
文教资料 2020年4期

陆恒

摘    要: 东晋译经《摩诃僧祇律》中的“VP不”疑问句涵盖正反问句和是非问句两大类型,其中“VP不”正反问句数量庞大,反映出它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特征。部分“VP不”正反问句句末的“不”字开始虚化,转变为是非问句,体现为三种:一是表否定的句子;二是带表确认事实类语气副词的句子;三是由“是”字判断式构成的句子。

关键词: 《摩诃僧祇律》    “VP不”疑问句    正反问句    是非问句    虚化

《摩诃僧祇律》是中古时期的一部重要律典,此律大约在东晋义熙十二年至十四年间(416—418)由僧人佛陀跋陀罗和法显共同译出。“摩诃僧祇律”意译为“大众律”,属于佛教典籍三藏之一的“律藏”,且为部派佛教大众部的广律。作为“广律”,《摩诃僧祇律》对每一律条都有充分的解说,一般包括制戒的缘起、律条正文、构成犯戒的条件、开脱犯戒的缘由等。律条的内容涉及僧团修行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在解说时多用生活中的实例或者生动的譬喻故事,所以此律口语性较强,具有很高的语言研究价值。

此律中的“VP不”式疑问句独具特色,涵盖正反问句和是非问句两种类型,不仅反映了中古时期汉语从上古至近代的过渡性特征,而且体现出了趋于成熟的译经语言特色。

一、“VP不”正反问句

在此类正反问句中,句末的“不”具有称代性,即“不”指代“不VP”。具体说来,根据有无插入的语气词和前置的语气副词,《摩诃僧祇律》中的“VP不”正反问句可分为“VP不”式、“VP与不”式和“颇VP不”式正反问句三类。

(一)“VP不”式

在语用上,“VP不”式通常用于询问某种事物或行为是否存在,在《摩诃僧祇律》中数量较多,共有769例。兹举数例:

(1)汝见此地不?(1/228c)①

(2)我欲起立房舍,未有材木,汝能见施材木不?(2/238c)

(3)优陀夷问言:“姊妹!房舍好不?”答言:“实好。”(5/267c)

(二)“VP与不”式

中古时期出现了在“VP”“不”之间插入语气词的变式“VP-Prt-不”,其中的语气词(Prt)主要有“与”“以”“已”等。关于这三者的关系,柳士镇指出:“与”最先出现在这一结构,由于“以”和“已”都跟“与”有通假关系,所以“以”和“已”相继进入此结构②(305-306)。《摩诃僧祇律》只出现了“VP与不”式,有两例,如下:

(4)复问:“檀越自恣与不?”若言:“长老何处得自恣食?水菜尚不足,况复余食。”(16/356a)

(5)汝定与不?勿令过衣时。(38/529b)

(三)“颇VP不”式

中古汉语新兴的语气副词“宁”“颇”“叵”等开始较为频繁地用于正反问句,起到加强疑问语气的作用。我们在《摩诃僧祇律》中只检得语气副词使用“颇”的用例,共20见。例如:

(6)汝等游猎颇曾见闻金色鹿不?(1/230b)

(7)复白仙人:“止此已来,颇曾见有奇异事不?”答言:“曾见。”(1/230b)

(8)佛语阿那律:“汝颇有更得衣望处不?”答言:“有。”(8/298b)

二、“VP不”是非问句

《摩诃僧祇律》中存在数量庞大的“VP不”正反问句,句末否定词“不”具有称代性。但是,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处于疑问句句末的否定词“不”开始虚化,导致部分“VP不”式的性质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句末“不”发生虚化的正反问句开始转变为是非问句。中古时期的“VP不”式处于多种疑问句式的句末,这些疑问句式中句末“不”的虚化程度与性质不尽相同。经过考察与研究,发现《摩诃僧祇律》中的一些语言事实能够进一步论证部分“VP不”问句已经成为是非问句。

(一)否定式“VP不”是非问句

一般认为,“VP不”式正反问句中的“不”称代VP的否定形式。但是,这类句式的谓语部分已经是否定形式,如果“不”依旧保有上述功能,那么整个句子不仅在句法形式上重置,语义层面也难以组合。因此,此类句式中的“不”明显虚化,不再表示否定,转变为疑问语气词,整个句子转化为是非问句。这样的句式在《摩诃僧祇律》中有所体现,例如:

(9)羯磨人应问:“不减众行摩那埵不?究竟摩那埵不?无本罪、中间罪不?……”(26/436b)

以上例句很有代表性,此句中出现了否定词与句末“不”同现的句式,它们的谓语部分已经使用否定词“不”“无”,句末“不”就不再是称代性否定词,而是疑问语气词,整个“VP不”疑问句也就是是非问句。

(二)使用表确认事实类语气副词的“VP不”是非问句

这类语气副词在《摩诃僧祇律》中主要是“实”和“审”。

先看“实”。“实”用作副词时有“果真”“确实”等义。《摩诃僧祇律》中的两个例句:

(10)佛言:“呼是比丘来!”来已,佛问比丘:“汝实作是事不?”答言:“实尔。世尊!”(1/233a)

(11)即喚来已,佛以上事广问优陀夷:“汝实尔不?”答言:“实尔。世尊!”(5/264b)

杨永龙指出:“确认事实的‘实在句法上修饰谓语,语义上则主要与言者有关,表明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具体来说,‘实所在的句子表达一个命题,加上“实”则表明说话人对该命题真实性的确认。”③(336)也就是说,“实”修饰的谓语部分是一个命题,且说话人主观上认定其为真命题。

“VP不”式正反问句的谓语中心是“VP不”,或者是还原后的“VP不VP”;在假设“不”已虚化的情况下,“VP不”式疑问句式则为是非问句,其谓语中心是“VP”。从逻辑来讲,“VP不”或者“VP不VP”是不能构成一个命题的,更没有真值可言,所以能被语气副词“实”修饰的谓语“VP不”疑问句就只能是是非问句,即“不”已经虚化了。为了更直观地说明,我们试把例(10)用现代汉语分两种句式说明:

A.佛问比丘:“你果真做了這件事吗?”回答说:“确实是这样。世尊!”

B.佛问比丘:“*你果真做没做这件事?”回答说:“确实是这样。世尊!”

B句中,“实”(即“果真”)的主观评注性与“VP不”结构(即“做没做”)的非命题性龃龉,无法共存,此句就不成立。由此可见,这类“VP不”式疑问句式不能再当作正反问句来理解,只能是句末“不”虚化了的是非问句。

“审”,“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确实性,可译作‘确实‘果真等”④(465)。同理,使用语气副词“审”的“VP不”式问句应视为是非问句。例如:

(12)相问讯已,作是言:“我闻居士请僧与药。审尔不?”答言:“尔!……”(24/425b)

(13)共相问讯言:“我闻檀越请僧与药。审尔不?”答言:“尔!……”(24/426a)

另外,朱冠明指出,以“尔”(义为“是的”“对”)为肯定应答辞的问句必然是是非问句⑤。观察以上诸句,基本均用“尔”作肯定回答,进一步验证了它们相对应的问句是是非问句的事实。

(三)由“是”字判断句构成的“VP不”是非问句

关于此类“VP不”疑问句的性质,以往讨论较少,李素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判定思路,大致是:正反问句要求应答者在并列的肯定和否定形式两方面选一个作答,回答者如果想作否定回答,就应该重复问句中的否定词;也就是说,“是……不”正反问句的常规性否定回答应该是“不”或“不是”,如果此时“不是”还未广泛使用,就说明问句句末“不”很可能并非“不是”的称代,已经是语气词了,整个“是……不”句应该是是非问句⑥(50-54)。

中古时期,随着判断词“是”的逐渐兴起,表否定判断的形式“非是”逐渐取代“非”,但是“不是”仍然很难觅得,正如周生亚所说:“‘非‘不第二次合流是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当魏晋南北朝时期系词‘是已经比较多地出现在文献里以后,否定判断句照样用‘非字,很少用‘非是,‘更难找到‘不是。”⑦(178)另外,汪维辉、胡波也指出:“不是”基本取代“非”发生在中唐时期⑧。确实,我们在《摩诃僧祇律》中虽然没有在应答句中发现使用“非”或“非是”,但是也没有发现其他判断词“是”的否定式采用“不是”,一律采用“非是”,这在很大程度上能说明“是……不”句应该是是非问句。兹举数例如下:

(14)使即入房中,礼已问言:“是优波难陀不?”答言:“是……”(9/305b)

(15)诸比丘作是念:“此是比丘尼所赞叹食不?”(15/350b)

(四)余论

当然,学界还论证了其他若干类“VP不”式疑问句中的“不”已经虚化,如带反诘副词的反诘问句、带测度副词的测度问句、选择问句选择项句末的“不”都可以确认已经虚化了,整个句子(或分句)也就转化为是非问句了。但是,其他大量不具有显性标志的“VP不”式疑问句的性质仍然存在较大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它们依旧是正反问句,另有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大多数已经转化为是非问句。我们倾向于前者,因为“VP不”句式本来就很容易替换成“VP耶”“VP乎”等是非疑问句句式,但是这样,中古汉语中就不存在“VP不”式正反问句了,导致后出的“VP不VP”正反问句式的来源不好解释。另外,在《摩诃僧祇律》中发现了这样的句子:

(16)复有人言:“汝知不耶?……”(23/418a)

(17)叛布萨不叛布萨,今当知。我二十年已来,十四日布萨十四日来,十五日布萨十五日来,如是叛布萨不?叛布萨耶?尊者自知。(30/469b)

例(16)中含有正反项并列式“知不”,同时句末又有疑问语气词“耶”,这就说明“不”并没有虚化,仍是称代否定词。例(17)中“VP不”和“VP耶”并出,“叛布萨耶?”是非问句无疑,但是“叛布萨不?”如果仍然是是非问句就不太合理,说话人不太可能在表达一个疑问时换个疑问语气词再说一遍,只能说明这是两个不同类型的疑问句,具有表达言者郑重询问的修辞效果。同时,此句中又有“叛布萨不叛布萨”的结构与之呼应,就此认为“叛布萨不?”处理为正反问句较妥。

总之,在“VP不”式疑问句中,以下六种句末的“不”已经虚化,整个句子已蜕变为是非问句:一是表否定的句子;二是带表确认事实类语气副词的句子;三是由“是”字判断式构成的句子;四是带反诘副词的句子;五是带测度副词的句子;六是有选择项的句子。除此之外,其他形式的“VP不”式疑问句仍以视作正反问句为宜。

三、“VP不”正反问句的时代特征

上古至中古时期,VP-Neg式是汉语正反问句的最主要形式。从中古时期看,VP-Neg式,尤其是“VP不”式发展成熟,占据了主流的地位。下面我们考察此句式在先秦和西汉本土文献、东汉译经、《三国志》及裴注、《摩诃僧祇律》中的应用情况,数据如下表⑨(222)所示:

表    “VP不”疑问句在历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

从历时的角度看,“VP不”式在先秦文献中出现次数很少,只有在战国时期的睡虎地秦简中用例相对较多,西汉时期的《史记》则进一步增多。到了中古时期,早期的东汉译经“VP不”式正反问句的用例急剧增加,有244例,到了东晋时期的《摩诃僧祇律》更是达到789例。

也就是说,“VP不”正反问句在汉末至六朝时期成为主要形式。另外,处于包孕地位的“VP不”结构在《摩诃僧祇律》中也没有出现,可见这类结构经过重新分析之后已经完全转化为独立的正反问句,导致它在这一时期遽然增加。从共时的角度看,《摩诃僧祇律》中“VP不”式正反问句数量远远超过同时期本土文献《三国志》及裴注,这是因为《摩诃僧祇律》口语性强,对话语境多,尤其是连续用正反问句发问的场景屡见不鲜。例如;

(18)佛问比丘:“安居乐不?乞食易得不?行道如法不?安居讫已得安居衣不?诸优婆塞数来往不?”诸比丘白佛言:“世尊!夏安居乐,行道如法,乞食难得,衣物不足,诸优婆塞不数来往。”(4/257c)

由此可见,乐于使用“VP不”式正反问句是佛典语言的一大特色。

四、结语

《摩诃僧祇律》中的“VP不”正反问句数量众多,一方面反映出中古时期此种正反问句居于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反映出译经语言对此种口语性较强疑问句的偏好。同时,中古时期部分“VP不”正反问句句末的“不”字开始虚化,逐渐转变为是非问句,在《摩诃僧祇律》中体现为三种:一是表否定的句子;二是带表确认事实类语气副词的句子;三是由“是”字判断式构成的句子。表现出此类疑问句的时代特征。

注释:

①本文引用的《摩诃僧祇律》来自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开发的《电子佛典集成》。在引用例句时,都在其后括号内依次标明卷数、页数和栏号,以阿拉伯数字标明卷数和页数,以a、b、c标明栏号,如1/228c指此版本《摩诃僧祇律》的第一卷228页的下栏。

②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③杨永龙.确认与强调:“实”的主观意义和语用功能[J].当代修辞学,2018(4).

④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⑤朱冠明.关于“VP不”式疑问句中“不”的虚化[J].汉语学报,2007(4).

⑥李素英.中古及近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

⑦周生亚.否定副词“非”及其否定的结构形式[A].古汉语语法论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⑧汪维辉、胡波.汉语史研究中的语料使用问题——兼论系词“是”发展成熟的时代[J].中国语文,2013(4).

⑨先秦和西汉本土文献数据引自刘开骅.中古汉语疑问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222.东汉译经数据引自高列过.东汉佛经被动句疑问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参考文献:

[1]董志翘,蔡鏡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465.

[2]高列过.东汉佛经被动句疑问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3.

[3]李素英.中古及近代汉语疑问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50-54.

[4]刘开骅.中古汉语疑问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222.

[5]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305-306.

[6]汪维辉,胡波.汉语史研究中的语料使用问题——兼论系词“是”发展成熟的时代[J].中国语文,2013(4).

[7]杨永龙.确认与强调:“实”的主观意义和语用功能[J].当代修辞学,2018(4).

[8]周生亚.否定副词“非”及其否定的结构形式[A].古汉语语法论集[C].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178.

[9]朱冠明.关于“VP不”式疑问句中“不”的虚化[J].汉语学报,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