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生产保经营,纺企理性应对疫情影响

2020-04-20 22:03
纺织服装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初雪订单服装

TAweekly: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短期内打乱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极大地延缓了节后正常复工的节奏,增加了产能恢复的不确定性与难度,使纺织服装企业面临较大的生产经营风险。目前,贵企业生产情况如何?

蔡中涵:目前生产一切正常,我们公司是手工生产占比较多的服装制造业,且用工主要以本地工人为主,自2月10日复工以来,生产较为顺利。

柴方军:公司于2月20日复工,现在复工率基本已经达到100%。整体状况挺好,一切都已经正常运行。

TAweekly:据了解泛瑞客和太阳鸟都有定制业务板块,目前定制板块生产情况如何?

初雪梅:在严格部署防控疫情的同时,公司有序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工厂于2月17日正式开工复产,开始赶制春节期间收到的世界各国的定制订单,有序安排定制生产和发货、出货,目前生产情况较为稳定。

周锦:公司的主营业务包含服装高级定制、特种劳动防护、环境防护三大板块。疫情发生以来,公司新增加了医用防护服生产板块,加大防护服生产力度,全力以赴保障抗疫物资供应。目前企业运作正常,生产情况良好。

现阶段,有10%的员工仍然在负责防护服生产,90%的员工投入公司的常规定制订单生产。

TAweekly: 公司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初雪梅:复工后压力很大,如何保证安全生产、杜绝疫情发生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发货时间大多安排在4月底,由于国际疫情形势较为复杂,目前面临发还是不发的尴尬局面;此外,员工复工的待遇、公司人员不齐、收汇风险大等问题也有待解决。

周锦:自2月1日复工以来,企业遇到了原材料费用上涨、运费上涨等各种各样的困难。当然,对此类问题的解决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企业、民族的意志力、战斗力、行动力。

每一个企业都是生产链中的一部分,每一位员工都是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希望企业都能迎难而上,安全复工复产,希望企业家有责任有担当为社会服务。

TAweekly:在疫情期间,企业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复工生产,体现其柔性生产和数字化技术应对短期大量多样化产品需求时所发挥的作用。那么,相较往年,订单方面有哪些变化?

周锦:原有订单较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0%,但由于公司今年新增了防护服订单,因此总体订单数量与往年持平。当然这是我们之前没有想到的。

柴方军:国内疫情发生其实对公司生产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当时正值春节假期,之前接的订单也基本都完成了。

但随着国际疫情形势的严重,近期公司的生产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现在国外客户下单非常谨慎,订单数量较以往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不过好在他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产品,尤其是欣赏公司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定制设计力量。此外,公司没有因为疫情暴发而停止设计和研发,可以说这次疫情一定程度上让我们的竞争力更加凸显。

TAweekly:泛瑞客和名瑞都是聚焦海外市场的企业,随着国际疫情的暴发,各类不确定因素增加,公司业务开展情况如何?

初雪梅:由于国际疫情暴发,公司海外订单量急剧下降。不得不承认,较往年相比订单减少,公司的新品开发也呈现出下滑趋势。此外,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是公司的贷款回款风险加大。

蔡中涵:名瑞国外市场占比95%,現阶段欧美订单已经有明显减少的趋势。尤其是3月15日以来多个国家进入封国的状态,订单情况非常不明朗。

保守估计,国外疫情或将在6月底得到良好控制。未来一段时间内,原材料问题或将成为突出问题,公司大部分面料来自韩国等国家,随着国际疫情的暴发,韩国等国家的疫情情况较为突出,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原材料进口。虽然现阶段公司库存尚充足,若国际疫情长期无法缓解,将造成原材料供应不足等问题。

此外,疫情结束后,6-12月或将迎来大批订单,公司将面临“6个月的时间干9个月的活儿”的情况。

TAweekly:鉴于当前情况,您认为企业整体情况将会如何?

初雪梅:艰难维持。6月份是企业转折的关键点,若有新订单增加,此次疫情对企业而言不会有太深远影响;若一直没有订单,损失的将是一年的收益,这必将重创企业。

蔡中涵:行业整体情况尚不明朗。目前很多国家和地方相继规定婚礼延后举办,短期之内公司部分店面将关闭,新人也不会到店看衣服,整个销售将停顿,如同春节期间的餐饮业。

当然,原定今年举办的婚礼很大程度上只是推迟举办,因此,疫情结束后或将面临产能不足。目前公司也在提前安排库存生产,当然也要根据市场情况来判断,不能盲目。下半年或将用“加班加点”来弥补上半年的订单不足。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结婚这件事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消费客单价将会受影响,客单总量受消费数量的影响,因此客单价将下跌,这对整体营业额将会有一定影响。

TAweekly:您认为,这次疫情后产业链协作的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

初雪梅:变化是必然的。疫情期间,消费方式主要以电商为主,未来也将成为主流。当然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一直在不断优化,此次疫情防控对企业乃至整个生产链而言都是一项“通关挑战”,疫情后的产业链及企业必将不断优化和完善。

蔡中涵:我认为产业链协作模式变化不会太明显。现阶段,线上线下模式其实很难明确地分而论之。比如,之前名瑞的机场店人流量大、成交也很多,但随着近期机场人流减少,销售则以微信群销售为主,微信购买客户主要以回头客为主。这种销售是线上销售,但主要的推动力量其实是与客户的互动。

TAweekly: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您认为经过这次疫情,未来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发展方向是否更加明确?

周锦:一直以来,产业链协作十分重要,一个环节的细微变化将影响整个产业链协作模式的变化。未来,行业、企业物联网的建立,物联网、互联网的融合十分重要,希望行业能牵头搭建行业物联网平台,不断深化加紧产业链各个环节、企业的互相合作,共同建立“纺织命运共同体”。

柴方军:在助力疫情防控的各种“硬核”技术中,5G身影频现、视频直播、远程医疗、热成像体温筛查……可以说,在此次疫情中,5G不负众望,大显身手,应用5G已是大势所趋。

实际上,公司很早就开始应用云视频会议了,每天早上的例会,都会通过视频和各地办事处联系。此次疫情暴发后,除一些设计工作必须到工厂进行外,很大一部分工作其实受影响不大,还是按照以往的步骤进行。

TAweekly:未来,健康、环保、功能性纺织品是否会成为新的消费趋势?

初雪梅:近年来,健康、环保、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一直在“往上走”,今后也将如此。当然,抑菌抗菌等功能性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扩大。

蔡中涵:抛开此次疫情不谈,环保纺织品本来就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名瑞的产品主要出口欧美,环保、健康方面也严格按标准要求生产,未来也将如此。

周锦:健康、环保、功能性纺织品成为新的消费趋势是毋庸置疑的。此外,科技、安全类纺织品也将成為新的消费趋势。这也是公司在不断研发新产品过程中总结出来的。

TAweekly:现阶段企业应该如何谋划未来?

蔡中涵:有危才有机。关键时期是对企业内功和基础的考验,企业人员、销售都将出现不小的波动,但需要消费的还是会消费。报复性消费出现的几率很高,历经生死别离之后,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想法或将改变。

柴方军:整体来看,今年行业所处的大环境比较严峻,但我认为大家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沉下心来思考下企业发展方向,苦练内功。

未来,消费刚性需求肯定存在,只是消费模式和需求可能会有所变化,如何生产更加环保、舒适、竞争力更高的产品是大家该多思考的事情。

TAweekly:请谈谈您对行业的期望和建议。

初雪梅:希望行业能维持稳定的政策和发展环境,也希望企业都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地活下去,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灵活选择生产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周锦:一是服装高级定制,未来的设计师一定是有文化、有思想、有个性的设计师,以服饰为载体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二是希望行业企业一同为环境保护尽力尽责,切勿无休止地掠夺自然资源;三是要不断转变消费理念,认识到服装是一种文化,所有的服装都是为生活服务的;四是注重美学观念教育。

TAweekly:现阶段,国内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企业生产也渐渐步入正轨,疫情的持续让纺织服装企业直面挑战、快速响应的能力需求被进一步放大。因疫情带来的持续压力、挑战和不确定性下,纺织服装企业的弱点与软肋也暴露出来,用工问题、供应链问题、库存问题、物流问题等均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复工复产的瓶颈。企业不约而同地开始思考如何加速自身的转型升级,让自己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继续“活下去”,去迎接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猜你喜欢
初雪订单服装
初雪梅:朝深处学、往高处站、向远处行
波音公布第一季度订单和交付情况
初雪
道具服装
再见初雪
光影视界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全球造船业订单量持续下滑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