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生育期需水规律研究

2020-04-21 07:47祝宁齐长红陈加和陈明远田硕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20年1期
关键词:用水量生育期灌溉

祝宁 齐长红 陈加和 陈明远 田硕

|摘要|为了研究草莓对水分的需求规律,通过在温室畦面上安装水分测定设备“智墒”来监测土壤中水分含量,通过水分含量数据及根系分布情况确定灌溉次数和灌溉量,由此确定草莓整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研究结果有助于科学完善种植户对草莓的管理,提高水分的利用率,进行精细化管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农业节水灌溉不断提速。灌溉方式从传统的大水漫灌转变为滴灌微喷等精细化的灌溉方式,由“浇地”转向“浇作物”,农业生产方式因水而变,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国外关于设施栽培条件下作物需水规律的研究很多,但大多为无土栽培条件下进行的,栽培基质与国内设施蔬菜栽培的条件差距较大。我国北方主要以日光温室为主,栽培基质主要为土壤。近年来结合生产实际,国内开始进行日光温室蔬菜的需水规律和生理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数据和成果,但是在草莓上的需水规律还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草莓产业是昌平区主导农业经济产业,2001年成功引进后到现在已经有18年的栽培历史,种植户不断摸索出了一套草莓栽培技术,但在生产管理上完全是凭经验,很少有数据的支撑,凭经验浇水常常会出现判断失误的现象,影响草莓正常生长,同时也会造成水资源和肥料的浪费,污染生态环境。尤其是北京地区1~2月份温度较低,根系很难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肥料,往往会因为灌溉施肥不当对植株造成伤害。因此研究出一套草莓需水的规律至关重要,对指导草莓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前期调研

前期对昌平区11家草莓种植户或园区进行了用水量、用肥量和产量的测定和记录,通过表1可以看出,不同种植户用水量和用肥量差距较大,且对产量的影响并不呈现正相关性。如通过统计的数据看出,草莓产量最多的为尹秀荣家,产量为2913.5 kg/667 m2,但是其用水量和用肥量并不是最多的,同样的产量最低的为王俊家,其用水量和用肥量也同样不是最低的。因此可以得出,在草莓生产过程中投入的水分和肥料并没有让植株全部吸收利用,有部分浪费现象,可能存留在土壤中,还可能随着灌溉向下淋溶,造成土壤环境破坏。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试验在北京金六环农业园日光温室内进行,采用东西向栽培模式,棚室面积为321.4 m2,品种为‘红颜,定植日期为2018年9月1日,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方式。

试验方法

为了研究灌水量对草莓生长的影响,试验将灌水量作为控制因子,设置处理区域安装“智墒”设备,对照区域为常规管理的两个区域,每个区域安装水表进行水量记录,除灌水次数和水量不同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

测定项目

试验过程中,对每个区域的每次灌溉时间和灌溉量进行记录;通过“智墒”对整个生育期土壤的10、20、30、40 cm深度的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进行记录;对整个生育期的产量进行记录,盛果期对草莓品质进行测定。

结果与分析

“智墒”测定下不同月份水含量分析

因草莓根系大部分集中在土壤中20 cm左右深度,且通过“智墒”的数据可以看出,20 cm土层中水分含量变化活跃。草莓整个生育期较长,因此对每个月份的水分含量进行单独分析。

10月10日前,20 cm水分曲线处于阶梯状下降的状态,水分值在18~26 mm,说明草莓的活跃吸水根系已达到20 cm。10月19日的灌溉使得20 cm水分有所上升,30 cm没有明显上升,说明灌溉深度到达了地下20 cm,未达到30 cm,因此灌溉量非常合理。

10月10~19日,20 cm的阶梯状消失,且水分值几乎不再下降,说明20 cm根系进入了水分胁迫状态,原因是此时由于农事操作,草莓处于上膜前控水阶段,因此延迟灌溉时间。

11月份共有5次灌溉。除第1次灌溉外,其他几次灌溉均处于20~30 cm深度,灌溉量合理。由之前总结的数据可以看出,20 cm曲线最活跃的阶段对应的水分范围是18~26 mm,前4次使土壤20 cm的水分含量在18 mm左右,对于草莓根系的向下生长有促进作用;第5次灌溉为了使果实充分的膨大,增加果实的产量,水量相对于前4次有所增加,灌溉深度达到30 cm土层。

12月份有4次水分灌溉,第4次是当天“智墒”周边进行了灌水试验,不予分析。前3次灌溉深度均能接近30 cm,灌溉量合理。且每天曲线的下降值比较均匀,说明此时的根系正在处于活跃的吸水阶段。

1月份只有1次灌溉。因2018年12月29日灌水试验的原因,导致20 cm水分数据长时间高于26 mm,而1月6日的灌溉使土壤水分持续处于过多的状态,造成土壤中的含氧量降低,不利于根系呼吸。1月6日之后,现场再无灌溉发生,科学合理。

2月份共灌溉3次,每次灌溉深度均达到30 cm,灌溉量合理。2月1日至2月12日期间没有灌溉,土壤各层水分下降极少,该现象可能是草莓根系处于缺水胁迫,由前面所知,20 cm曲线最活跃的阶段对应的水分范围是18~26 mm,则说明2月13日的灌溉应该提前到2月初灌溉。

3月份共灌溉3次,3月13日和3月24日灌溉深度都没有达到30 cm,灌溉量偏少。3月29日灌溉量达到30 cm,灌溉量合理。此时草莓需水量较大,因此应适当增加灌溉频次。

4月份共灌溉3次,分别为4月3日、4月11日、4月22日。第1次灌溉深度没有达到30 cm,灌溉量偏少。第2次灌溉深度达到30 cm,灌溉量合理。第3次灌溉深度达到了40 cm,灌溉量偏多。

不同处理整个生育期土壤水分分析

通过对处理及对照小区的灌溉量进行汇总,整个生育期试验区域共浇水41次,用水量为164 m3/667 m2,对照常规处理区域共浇水47次,用水量为230 m3/667 m2,试验比对照减少用水量28.8%;产量方面比较试验区域产量折合为2076.2 kg/667 m2,比常规对照增加产量0.9%。

通过对草莓整个生育期的土壤土层水分含量进行监测,汇总得到图6,将整个生育期分为4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上地膜前的控水期,为缓过苗后的10月上旬~10月中旬阶段,此时由于农事操作需要进行控水操作,可以看出此时水分含量一直处于下降阶段,直至叶片萎蔫,覆完地膜进行灌水。第二阶段为10月中旬~次年1月上旬阶段,此时温度逐渐下降,草莓处于开花坐果期,此时需要保持较高的水分含量,利于果实膨大。第三阶段为1月上旬~2月上旬,此时外界及棚内的温度较低,温室内最低温度可到2℃,因此此时应减少水分的供应,避免根系因为低温造成伤害。第四阶段为2月中旬~4月下旬阶段,此时温度逐渐回升,草莓水分的供应应及时增加,促进草莓根系和果实快速生长。

不同处理对草莓品质的影响

在草莓盛果期对不同处理的草莓品质进行测定,通过表3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在”智墒“指导下,草莓的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总酸含量明显增加,草莓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提升比例达到15.4%~21.7%。尤其是可溶性糖含量,“智墒”指导灌溉的区域草莓的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提升21.7%。

结论与讨论

通过“智墒”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后指导灌溉能够摸清作物需水规律、为种植户的合理灌溉提供数据支撑。试验土壤中20 cm深度水含量范围在18~26 mm是草莓根系吸水活跃的范围,确定了草莓整个生育期的水分曲线变化。在根系生长旺盛时进行水肥的补充,在土壤环境温度低、根系吸收能力弱时适当减少水肥的补充,按需供应。同时可以确定每次供应的用量,既满足植株正常生产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智能化的监测、合理化的灌溉来实现精准操作,提高水分的利用率,同时对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有促进作用。

作者简介:祝宁(1990-),女,北京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草莓、蔬菜等作物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引用信息]祝宁,齐长红,陈加和,等.草莓生育期需水规律研究[J].农業工程技术,2020,40(01):65-68.

猜你喜欢
用水量生育期灌溉
Life in 2060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对现代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及管理的分析
生育期对徐紫薯8号品质及结薯性的影响
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Nozzle喷嘴
辣椒不同生育期光合作用比较
浅析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