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370通过FoxM1相关通路调控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2020-04-22 03:13许思思朱冬梅李晓华
眼科新进展 2020年3期
关键词:结果显示孵育靶向

许思思 朱冬梅 李晓华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 RB)是一类恶性眼底病变,主要发病人群为0~4岁儿童,RB对患儿的视功能甚至生命都存在着巨大威胁。目前,我国对该病的早期临床筛查手段尚不完善,导致该病多被发现于晚期,致使患儿死亡率较高[1-2]。微小RNA(miRNA)是由内源性基因编码的单链非编码RNA,在机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内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3]。miR-370是一类于人体胚胎干细胞中被克隆的miRNA,对多种恶性肿瘤的发展均有调节作用[4]。但其在RB中的研究尚鲜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Lipofectamine TM 2000将miR-370-mimics、miR-370-NC及miR-370-inhibitor转染至RB细胞Y79内,分别建立miR-370过表达组(mimics组)、对照组(NC组)和抑制组(inhibitor组),探讨miR-370的表达对RB细胞Y79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RB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胞株与实验试剂RB细胞株Y79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含双抗的RPMI1640培养液、胎牛血清购自美国Gibco公司;miR-370-mimics、miR-370-NC及miR-370-inhibitor由上海吉玛制药技术有限公司合成;Annexin V-FITC/PI凋亡试剂盒购自德国美天旎公司;Lipofectamine TM 2000,鼠抗人PI3K、P-AKT、FoxM1、β-actin单克隆抗体,Trizol均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CCK-8试剂盒购自杭州四季青公司。

1.2 细胞复苏与转染将冷冻保存的RB细胞株Y79解冻、复苏,重悬于含体积分数10%的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中,于37 ℃、含体积分数5%的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每2~3 d传代一次,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转染。转染时,将Y79细胞转移至6孔板,调整细胞密度为每孔5×105个,用不含双抗和胎牛血清的培养液培养24 h,然后根据Lipofectamine TM 2000试剂盒说明书所示步骤,将miR-370-mimics、miR-370-NC及miR-370-inhibitor分别转染至Y79细胞内,根据转染物不同,将细胞分为过表达组(mimics组)、对照组(NC组)及抑制组(inhibitor组),转染6 h后,将各组细胞转移至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以供后续实验使用。

1.3 RT-PCR检测细胞内miR-370表达细胞转染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Trizol提取总RNA,异丙醇处理后收集RNA沉淀,体积分数75%乙醇洗涤,离心后弃上清液,DEPC水溶解RNA。根据逆转录试剂盒说明,以β-actin为内参进行PCR扩增,反应条件:95 ℃变性30 s,56 ℃退火30 s,72 ℃延伸2 min,共35个循环;72 ℃总延伸6 min。取5 μL PCR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灰度扫描分析,比较目的基因与β-actin条带灰度的比值。miR-370上游引物序列为5’-TAGCGGGTTTTGCTAGGGC -3’,下游序列为5’-TAGCGCCTAGGGCATCGATC-3’;β-actin引物序列为5’-TAGGGCTTAGCCATGCCAT -3’,下游序列为5’-TAGGCTAGCCCATACGTACA-3’。独立重复3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1.4 CCK-8检测细胞增殖将转染后细胞转移至96孔板,调整细胞浓度为每孔2×103个,每组设6个复孔,在转染24 h、48 h、72 h和96 h时,均向每组细胞培养孔内加入CCK-8试剂溶液10 μL检测细胞增殖,培养箱中继续孵育2 h,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49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A)值,并以此代表细胞增殖活性。

1.5 Annexin V-FITC/PI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转染48 h后,预冷PBS洗涤2次,将细胞重悬于10×Binding Buffer中,根据凋亡试剂盒说明步骤,向含细胞的缓冲液中加入AnnexinV-FITC,避光反应15 min,在上流式细胞仪之前加入PI,5 min之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独立重复3次实验,取其平均值。

1.6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I3K、P-AKT、FoxM1蛋白表达细胞转染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RIPA裂解液提取总蛋白,将蛋白样品加入SDS-PAGE凝胶加样孔进行电泳,将蛋白转移至PVDF膜,于体积分数5%的脱脂奶中室温封闭2 h,TBST温和洗膜3 min后加入相对应的一抗,4 ℃孵育过夜;TBST洗涤10 min×3次,加入二抗,室温下孵育1 h;TBST洗涤10 min×3次,加入配制好的ECL发光液,避光孵育5 min。化学发光凝胶成像仪中采集图片信息,图片用Image pro plus 6.0软件进行灰度分析。独立重复3次实验。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计量资料间的比较使用ANOVA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各组细胞内miR-370表达结果转染48 h后, RT-PCR检测结果显示, mimics组细胞内miR-370 mRNA相对表达量为1.41±0.08,较其他两组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NC组细胞内miR-370 mRNA相对表达量为0.34±0.03,inhibitor组细胞内miR-370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9±0.01,较其他两组均显著减弱(均为P<0.05)。

2.2 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结果CCK-8检测结果显示,自转染48 h起,inhibitor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而mimics组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这种趋势一直持续至转染后96 h。见图1。

图1 CCK-8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 与mimics组相比,aPbPcP

2.3 各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检测结果Annexin V-FITC/PI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转染48 h后, mimics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而inhibitor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在三组中最低(P<0.05)。见图2。

图2 Annexin V-FITC/PI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早期凋亡率 与mimics组相比,aPbPcP

2.4 各组细胞PI3K、P-AKT、FoxM1蛋白表达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48 h后,mimics组细胞内PI3K、P-AKT、FoxM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而inhibitor组细胞内PI3K、P-AKT、FoxM1蛋白表达在三组中最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见图3。

图3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I3K、P-AKT、FoxM1蛋白表达 与mimics组相比,aPbPcP

3 讨论

miR-370作为微小RNA家族的成员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其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均有调控作用。Shen等[5]研究发现,miR-370通过靶向MDM4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凋亡;韩玲[6]研究发现,miR-370能调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Chen等[7]报道,下调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中miR-370的表达,能促进该癌细胞的增殖。但目前miR-370在RB中的作用尚鲜有报道,基于以上研究支持,本研究中,我们探讨miR-370对RB细胞Y79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 miR-370作为抑癌基因能够在RB细胞中发挥一定作用。

为进一步探讨miR-370在RB细胞中的作用机制,我们进一步检测了miR-370的潜在靶向因子。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内生物信号转导通路,其异常活化能使多种下游底物被激活,导致正常细胞向恶性细胞转化,促进细胞的增殖、转移、侵袭能力,并抑制细胞凋亡[8],且该通路在RB细胞的生物学活动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9]。FoxM1为叉头框(forkhead box, Fox)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刺激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促进细胞EMT过程等多种作用[10],其在多种始体瘤细胞中有高表达[11-12]。PI3K/AKT通路的活化能促使FoxM1在肿瘤细胞中高表达,FoxM1与PI3K/AKT信号通路存在相互作用,共同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等生物学活动[13]。彭泽生等[14]研究发现,miR-370-3p能够靶向调控FoxM1抑制U87-MG细胞的增殖能力;Feng等[15]报道,miR-370能负向调控FoxM1在幽门螺杆菌诱导的胃癌中的过度表达。基于以上理论,我们在本次研究中检测了miR-370不同表达水平下的Y79细胞中PI3K/p-AKT/ FoxM1表达水平,结果显示,mimics组细胞内PI3K、P-AKT、FoxM1蛋白表达在三组中呈最低水平,而inhibitor组细胞内PI3K、P-AKT、FoxM1蛋白表达在三组中最高,说明PI3K/p-AKT/ FoxM1通路可能是miR-370的靶向因子,miR-370对Y79细胞的增殖、凋亡影响可能是通过对该通路的调控实现的。

综上所述,miR-370作为抑癌基因,能抑制RB细胞Y79的增殖,促进其凋亡,这种影响可能是通过负性调节PI3K/AKT/FoxM1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猜你喜欢
结果显示孵育靶向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优化后精液孵育时间对精子DNA完整性、顶体反应率及IUI临床结局的影响
靶向治疗 精准施治 为“危改”开“良方”
最严象牙禁售令
三物黄芩汤组分(群)配伍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中的相互作用
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2种成分的测定及其代谢
应用快速孵育法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过程探讨——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为例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冠心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