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2020-04-22 16:50蒋咏涛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管线管理人员建筑工程

蒋咏涛

(广西华蓝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530012)

0 引言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存在密切的关联,据查阅资料得知,截止到2018年建筑行业的产值占我国GDP比重的高达22.6%,其总量突破了23万亿元人民币。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管理方面却暴露出诸多方面的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受到了威胁,因此,对此课题加以研究,其意义十分重大。

1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某建筑工程位于广西省桂林市,该建筑属于大型建筑工程,其地表建筑面积为15万m2,地下建筑面积为3万m2,由3个独立建筑构成,最大楼高为120m,总楼层为40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38层。由于建筑工程管理不到位,致使该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现场监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监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部分,如果监理工作出现问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比如:上述建筑工程的监理工作人员,缺少责任意识,无法按照规定履行工作职责,导致施工监督管理力度不强,最终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还有一部分监理人员由于自身能力水平较低,故在工作阶段很难及时找出施工问题,工程质量也因此无法得到保证。

1.2 建筑工程设计施工阶段的管理问题

在新时期背景下,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以上述建筑工程为例,该工程的建筑总面积达到了15万m2,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数量、技术能力提出了要求。此外,部分建筑企业忽视了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没有就建筑设计设置专门的监管人员,故建筑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1.3 材料质量因素

施工材料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重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建筑工程中,施工材料的成本占建筑总成本的70%以上,其质量如果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质量,还会导致施工成本大幅度上升,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比如:上述工程的管理人员,在施工材料进场前没有做好质量检查,致使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从而在施工过程中引发了严重的质量问题,业主方要求施工单位重新进行施工,导致施工成本大幅度上升。

2 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的解决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该建筑工程在管理方面尚存在诸多的不足,尤其是材料管理、施工设计管理和监理等影响因素,更是对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和施工安全造成了威胁,因此,本文制定了以下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如下所述:

2.1 确定建筑工程管理目标

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为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建筑施工单位应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建筑工程管理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基于工程质量管理,对管理标准进行完善和规范。以上述工程为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因此对各专业施工单位的协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比如:负责水电工程的施工单位,需要在建筑工程主体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但是在主体单位进行施工的同时,应要求其按照设计图纸预留埋设管线的位置,以降低后续施工的难度,在这一施工阶段,工程管理人员应做好协调和监管工作,通过规范管理目标的制定和落实,强化工程管理的效果,以消除各种因素对工程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1]。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管理单位还应制定工程管理方案,并在其中体现工程管理方法,确保其规范性,这是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此外,还要使工程统筹阶段的科学性得到保证,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为此,建议工程管理单位依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合同规定,同时将施工成本、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作为切入点,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并加以落实,从而实现确保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的目标。比如:某建筑工程管理单位,在统一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对不同环节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解,要求各专业施工单位按照标准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保证了现场施工的效果。

2.2 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建筑工程领域,其中BIM技术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将这项技术应用于BIM技术,可以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BIM技术与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相比,较为简单和便捷,传统工程管理方式多为现场管理,由工作经验丰富的工程人员负责监督管理工作,从中找出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问题成因,但这种管理方式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且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管理人员不深入现场,则无法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故应用BIM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某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阶段应用了BIM技术,基于工程设计图纸建立了BIM模型,BIM模型的建立过程就是工程施工的模拟过程,在模型建立过程中,建筑企业可以从中找出设计施工方面的存在的问题,这是传统工程管理方式难以企及的优势,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工程设计质量和管理效果得到提升,有助于规避后续的设计变更。以某工程地下管线布置工程为例,建筑施工单位选择的软件为BIMspace软件,首先将设计图纸录入系统,然后由软件对设计图纸基准点进行归零,最后按照底图完成机电模型的建立。在机电模型建立后,应用BIM技术对建筑工程各专业管线进行碰撞实验,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结构管线、给排水管线、暖通管线和电气管线,通过软件模拟,建筑企业获取了各专业管线碰撞的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对管线布置进行了调整,重新录入进行碰撞实验,反复多次后,得到了最终的管线布置图。实际结果表明,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在最大限度上控制施工设计方面的问题[2]。

此外,BIM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对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故建筑企业应加大投入力度,重视培训的重要性,建议企业在工程开始前,不仅要做好技术交底,还要展开专业的培训,促使工程管理人员掌握先进技术的应用方法,并提升其职业素质,促使其全心全意的做好工程管理工作。

2.3 加强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管理

图1 管线碰撞实验

据了解得知,在建筑工程总成本的构成中,材料成本占据的比重高达70%以上,故施工材料成为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一些建筑企业并不重视材料管理,还有一部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故意选择劣质材料,以节省施工成本,增加施工效益,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就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有鉴于此,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可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建议建筑企业派遣专业的管理人员,通过先进管理技术的应用控制材料质量,确保其质量与标准相符。比如:某建筑工程单位通过招标的方式,在综合对比各投标单位的资质和报价后选择了材料供应商,同时,要求管理人员在材料进场前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包括抽样调查法、试验法等等,检测合格后材料方能入场[3]。

在材料入场后,其质量可能会在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受到影响,为此,建筑企业还要做好材料的现场管理,比如:在施工现场划出单独的区域作为材料保存的地点,并由专人看管,禁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为提升材料管理效果,建筑企业可以应用射频识别技术,所谓的射频识别技术是指在材料上贴上条形码,在使用材料时管理人员使用专业设备扫码即可掌握材料的用量和储量,这种措施的使用,有助于节省材料的用量,并提升材料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要做好施工机械的管理,据了解得知,施工机械问题是引发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为此,建筑企业应选择合适的设备租赁企业,在施工机械入场后,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性能和运行质量与要求相符,这是发挥施工机械作用,保证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国家标准对于施工机械的规定存在差异,故建筑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档案体系的建立,整理各个施工机械的信息,为使用和维护施工机械创造有利的条件。现场管理人员还监督管理施工人员的设备使用情况,避免错误操作和违规操作等问题的出现。

3 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影响因素较多,为提升管理水平,建筑企业应确定建筑工程管理目标、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并加强施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管理,实现对建筑施工过程的动态化管理,以强化管理效果,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管线管理人员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高级别管线钢X80的生产实践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匀质地下管线大变形的控制微分方程及其近似解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