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园林植物在城市绿化中的配置框架思路构建

2020-04-22 16:50黄兆升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群落竞争稳定性

黄兆升

(贺州市平桂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 542800)

如今,城市化快速发展,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越来越严重,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迫切程度显著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城市范围内的绿化覆盖率,通过植物的合理配置来改善城市的自然环境时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而想要充分发挥这一举措的作用和功能,需要针对植物配置形成正确可行的思路。

1 思路一:适地适树

城市环境下植物生长条件要比自然条件差很多,基于此,应根据城市环境的特点进行植物类型选择,这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1)优先考虑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是指在城市与其周围长时间生存的植物类型,这些植物通过不断的生长进化对城市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已经很强,可作为园林植物直接来源。虽然外来植物能丰富城市植物景观,但引种要遵循气候相似性这一基本原则,同时只有小面积引种取得成功才能在较大的范围进行栽种[1]。

(2)选择具有较强耐贫瘠和耐干旱能力的植物。城市中的很多土壤都已经板结,十分贫瘠,同时由于铺装率很高,使大部分雨水通过下水道被排走,使城市范围内的土壤条件越来越差。对具有较强耐贫瘠和耐干旱能力的植物而言,其根系往往比较发达,器官结构也能适应干旱的条件。在城市绿化中选择这种植物能有效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

(3)在不同的地段,需要对植物选择进行区别对待。即使在同一座城市,不同地段也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对此,在植物选择与配置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实现对环境的有效改善。在大片绿地当中,由于土壤比较肥沃,所以可结合景观设计选择肥土植物,适当引种外来的植物,以此起到丰富景观的作用。对于商业区绿化带,考虑到其主要作用为降低噪声与灰尘,所以在植物配置中应优先考虑叶面比较粗糙和枝叶繁茂的类型。另外,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工矿区域,植物配置目的为防治大气污染,对此,应选择净化空气能力较强的植物。

2 思路二:群落多样性

园林绿化并非简单的进行植物选择,而是要以景观设计要求为依据多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组合,在城市中设置完整的植物群落。对于群落多样性,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即物种多样性与类型多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景观丰富程度及生态效益。基于此,在贯彻适地适树思想的基础上还应配置更多不同的群落类型,在不同的群落当中尽量多的配置种类,以此保证群落多样性[2]。

(1)配置乔木、灌木和草相结合的群落。由于乔木、灌木和草的季相有所不同,所以可通过相互结合来达到丰富群落景观的目的。此外,也可通过对下层草本植物的更换在不同季节创造不同景观,但要注意这些植物应满足色彩丰富和易于更换的要求。在这一复合结构当中,应合理搭配落叶种与常绿种,使绿带始终发挥出良好的生态效益。

(2)充分利用城市内各地段的不同自然条件配置特色鲜明的群落。对于小型水体,可采用水生植物进行群落配置;对于大型水体,应将植物配置的重点放在岸边,比如在岸边种植大片的草坪,采用天然岸线的方案;对于住宅小区,其植物配置应做到简洁明快,如在块状草坪基础上搭配观叶灌木丛。为不影响采光,不应配置成行或者是成片的乔木,但仍可以配置几颗常绿乔木;对于城市中的自然山坡,特别是处在学校或单位中的坡地,应采用草甸景观的植物配置形式;对于城市中的公园和植物园,根据具体的要求将其划分成多个群落区域;对于城市园林中的花坛和花圃,主要采用引种花卉,位于城市街头的花坛,采用栽植草本花卉即可,并可适当配置小型灌木来增加景观的层次性;对于城市建筑的垂直绿化与屋顶花园,也是一种重要的群落类型,而且垂直绿化还是现阶段园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除了能增加城市中的绿色面积,还能在高温的夏季发挥出降温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3 思路三:群落稳定性

城市中的植物群落除了要有一定生态功能,还应满足城市发展对自然景观提出的要求。基于此,无论公园绿地或园林小品,其景观特征是否可以长时间存在是十分重要的,但植物群落伴随时间的不断推移必将发生演替,如图1所示,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景观始终存在和景观质量,需要在植物配置中对群落稳定性予以充分考虑,通过适当的人为干预,达到长期稳定的目标。

图1 群落演替

(1)稳定性是以多样性为基础的。在植物群落当中尽量多的进行配置能起到提高植物对城市环境空间实际利用程度的作用,并能增强植物群落抵抗外界因素干扰的能力,使其保持稳定。因此,上述思想二是和这条思想密切相关的[3]。

(2)尽可能防止植物群落中产生激烈竞争。在环境日趋恶劣的城市当中,因生存空间与营养元素都越来越缺乏,使的植物之间的竞争无法避免,而且还会更加严重,激烈竞争的后果就是导致部分个体生长大幅衰退,久而久之导致死亡,严重影响群落的稳定性,使原有景观被严重破坏。对此,减少和避免竞争是使群落保持稳定的根本所在。首先,把习性有所不同的植物类型组合到一起,比如阴、阳性植物的适当组合能避免由于光照不足而产生的竞争;深、浅根植物的适当组合能避免由于地下空间不足营养吸收不足而产生的竞争;落叶和常绿植物的适当组合、高大和低矮植物的适当组合均可有效避免竞争。其次,对城市环境条件进行改善也能起到避免植物竞争的作用,这是因为空间与营养都比较充足时,不同植物之间几乎不会产生竞争。对此,可采取施肥与松土等措施对土壤条件进行改良,保证养分的供应,同时适当稀植,避免植物互相抢夺空间与一样,最终保证群落稳定性[4]。

(3)选择城市所在地区顶极群落。对于顶极群落,它是自然条件下群落发生演替后的终极,有着极强的稳定性,无论气候类型和土壤条件如何,都尤其独立存在的顶极群落。因此,在植物配置中选择这一群落能有效保证群落稳定性,是一条十分有效的捷径。若这一条在植物配置中很难做到,也可通过植物的适宜选择来组成顶极群落,这样也能有效延长稳定期。比如,若在我国北方地区采用热带植物进行植物配置必定会使植物的生长发育较差,影响景观质量,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而在沙漠与草原地带采用森林群落也会影响群落的稳定性[5]。

(4)对群落演替方向进行正确预测,并加以适当的人为干预,可获得稳定性良好的群落。对于群落演替,实际上就是从一个群落过渡至另一个,过程长短主要和外界条件与其发生的变化等有关。通过人为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进程速度,获得稳定群落。比如当土壤比较干旱贫瘠时,在园林绿化的初期应通过配置形成先锋植物,采用具有较强耐贫瘠和耐干旱能力的阳性植物,以此在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促进绿化进程。这种群落的景观通常能维持到第一批植物自然死亡,之后通过自然演替变成中性群落,其主要植物类型将变成耐荫性植物[6]。若要对第一期的先锋群落予以维持,可通过人为干预实现,如间伐与清灌等,保证群落中有充足的光照,使幼苗得以正常生长,并对竞争力较强的部分耐荫植物进行清除。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园林的绿化植物配置中,可遵循以上三个思想,在节能成本和便于管理的前提下,最短的时间获得理想生态与社会效益,使城市园林绿地对其环境条件予以有效改善,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猜你喜欢
群落竞争稳定性
大学生牙龈炎龈上菌斑的微生物群落
一类k-Hessian方程解的存在性和渐近稳定性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合成微生物群落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西北某陆地油田采出水微生物群落结构
感谢竞争
作战体系结构稳定性突变分析
锡林郭勒草原主要植被群落变化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