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叙事理论的老街记忆保护研究
——以岳阳老街为例

2020-04-22 16:50华仁杰尹昱璠杨筱逸金添翼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老街记忆理论

刘 慧 华仁杰 尹昱璠 杨筱逸 金添翼 周 睿

(1.湖南理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2.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75)

0 引言

洞庭南路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巴陵广场以南,西至旧铁路线,南至下慈氏巷,东至洞庭南路,北至游击巷北部小巷子,总面积约1.21hm2,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现存的鱼巷子、街河口、长郡巷及上慈氏巷自古保存至今,旁边巴陵广场的游船码头也是洞庭湖一个主要港口,水道、街巷与建筑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形态和丰富的城市文化。图1为曾经热闹非凡的老街。但是随着市政规划,这片历史街道逐渐沦为一片无人问津的棚户区,老街区的建筑和人们对老街的记忆受损严重。在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这些老街巷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仅仅能够靠单一的保护法规来使其延续下去,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它的价值。

图1 岳阳老街旧景

1 建筑叙事理论概论

建筑叙事学是当今建筑设计应用实践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对于建筑叙事学,不少国内的学者对其进行了定义。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的陆邵明老师提出:建筑叙事学(ArchitecturalNarratology)就是将建筑学转译为另一种可能性的语言体系,进而有效地建构建筑的社会文化意义。

所谓叙事,是一种文学上的手法,就是将故事用文字有序体现出来,用有力量的修饰语渲染个中情节,达到令读者切身体会其中感情的目的。正是基于叙事的概念和其拓展性功能,建筑学在设计上才有了新的思维方式以及构建办法,建筑叙事很好地将建筑设计与“故事情节”相结合,达到了叙事效果。

2 基于建筑叙事理论的老街记忆保护策略分析

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时蕴涵着城市历史文化属性,和人群在空间上的直观体验与感受。从物质空间的视角分析,对传统街区历史文脉的保护多体现在对构成元素的把握,与历史街区空间构成的塑造上,也就时将建筑叙事理论方面,运用在传统街区的保护和规划中,使之在保留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向外界人群展示了大量的信息,由此引发空间上的情感共鸣。协调新老环境的关系,营造历史氛围以及传递传统美学观念。

本文于叙事的视角对古城传统街区的保护性城市设计进行研究,试图从多维的角度理解古城传统街区中空间的内涵和外延,以此寻觅历史街区中蕴含的群体记忆,唤醒居住者的城市归属感,产生对历史与城市的认同心理。

3 基于建筑叙事理论的老街记忆保护实践

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历程主要表现为:从对历史文化遗产中文物建筑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再到历史街区保护,最后逐渐形成以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主要核心、辅以多种手段、多种层次的综合性保护体系。[1]以苏州平江路为例,平江路是苏州古城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区域。对照南宋《平江图》及明末《苏州府城内水道总图》,平江路基本延续了唐宋以来的城坊格局,除了一些特色园林被开辟成为专门的观光场所,大多数的建筑依然延续其居住价值,保持了砖木结构、简洁立面、前庭后院等极具诗意的建筑风格。店铺专门经营苏绣、古琴等,促进了传统文化、非物质遗产和商业业态之间的结合。

在国外,新加坡政府意识到唐人街除了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外,更能体现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因而对唐人街进行了保护,适当引入新特色,保留并提升具有民族性的特色。

国内外对历史街区的保护经历了“单体保护-整体保护-内在复兴”的过程。[2]对历史街区进行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或是固守原状的“冻结式保护”,都有可能让历史街区面临衰败的悲剧。因此对于老街的保护,应因地制宜,综合国内外案例的优点,思考适合它的复兴方式,才能让老街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4 对岳阳老街的规划设想

面对岳阳市老街老建筑目前保护力度低、文化损失严重、认同感缺失等情况,在建筑叙事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于老街的保护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

4.1 明确界定古建筑

经过我们调研发现,大部分的古建筑只是进行挂牌,并没有进行很好地保护,从我们走访实地居民的结果来看,人们对古建筑的记忆严重缺失。因此要加大对古建筑的挂牌保护,同时也要对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进行保存宣传。

4.2 传统符号的体现和再应用

历史传统符号是老街文化的凝结与展现,伴随着街区的发展演变,表现出独一无二的历史感受,是内在文化的物质性体现。[3]在老街的改造与更新中,对传统符号进行提取、解释与运用,可以保证风貌的良好保存与建筑历史的神韵展现,使得新老建筑之间形成对话,又与参观者、居住者产生共鸣,展现出建筑叙事理论中的交互感,使历史传统老街文化得以延续,并焕发新生。

4.3 重构历史文化空间

历史街区空间通常都有层次清晰的秩序划分,每一轴线上,每一层级中的空间形态都代表着不同的领域意义,展现不同的领域氛围。但由于人们缺乏一定的保护意识,违章搭建,严重影响了传统空间原有的空间肌理与秩序。因此,历史街区应当对空间脉络进行梳理,改造与传统秩序有出入的空间形态,对历史文化空间的元素进行整合和重组,同时形成更适于现代城市发展的、层次更加清晰的空间结构体系。

5 结语

在研究过程中,面对传统老街的复杂形势和建筑叙事理论上的研究不足,往往有心无力,不能很全面地构件老街记忆保护体系,只能泛泛而谈,需要在后续地学习和研究中深入。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已经有人开始重视了,例如芋头田社区兴建了老街纪念博物馆,慈氏塔社区在街边围墙上绘制了老街旧景……

城市的发展不应该是一个淡忘和丢失的过程,我们衷心的希望城市的改造们不要刻意地追求效率,忘却了老街的记忆。它这是城市宝贵的遗产,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老街记忆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老街谣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老街中飘起淡淡的乡愁
东门老街
老街(外二首)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