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行为学的商业街界面形态与行为相关性研究

2020-04-22 16:50黄豪
建材与装饰 2020年10期
关键词:步行者商业街人行道

黄豪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广州 510010)

0 引言

随着城市街道的步行环境不断恶化,步行者活动遭到边缘化,人性化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街道空间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商业街作为城市街道的典型代表,是人们日常行为集中的重要场所,也逐渐出现缺乏生活气息、活力不足等问题。当前,商业街界面形态研究更多以定性分析,通过前人经验值或对相关案例研究,得到形态变量适宜值。本文从步行者行为出发,将界面形态与行为活动进行量化分析。

扬·盖尔将步行者的户外行为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而自发性活动依赖于物质环境特征,对步行者行为影响深远[1]。同时,自发性活动具有明显辨识度,这有利于调研者对行为类型进行快速捕捉与分类,这为量化研究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数据采集,研究的可控性更高。

1 案例概况及研究设计

1.1 案例概况

选取广州上下九商业街和北京路商业街作为本次研究案例。上下九商业街地处广州市荔湾区,全长1237m;北京路地处广州市越秀区,全长1200m。

1.2 研究设计

1.2.1 商业街界面形态变量

商业街界面形态变量分为:街道空间尺度变量及街道底层界面变量。街道空间尺度变量涉及人行道长度、人行道宽度、高差;街道底层界面变量主要包含:店面密度、功能密度、透明度。

店面密度指各街段中每100m的商业单元的出入口数量,计算公式:店面密度=总店面数量/人行道长度×100。

功能密度指各街段中每100m的功能业态的数量,计算公式:功能密度=总功能数量/人行道长度×100。

透明度计算沿用陈泳、赵杏花提出的空间通透程度划分[2]:门面完全敞开,可以直接出入的店面(1类);视线并无太多遮挡,可以深入观察到室内的玻璃面(2类);设置了一些商业布景后导致视线只能看到一定深度的橱窗(3类);视线完全被阻隔的不透实墙,包括不透明广告式橱窗(4类),计算公式:透明度=(开敞门面长度×1.25+透明门面长度×1+透明橱窗长度×0.75+不透明实墙×0)/建筑底层界面总长度×100%。

1.2.2 自发性步行逗留活动

商业街自发性步行逗留活动主要分为商业性逗留活动和社会性逗留活动。商业性逗留活动分为商业观望和商业驻足,体现人在行走中被商品吸引所引发的观望与驻足行为。社会性逗留活动分为社会观望、社会驻足与其他逗留活动。

1.2.3 其他影响因素控制

本次调研选择合适的气候条件、人群活动密集时间段,避免非商业街界面形态因素对研究干扰。

1.2.4 研究方法及程序

调研分为两个阶段进行:①划分案例街段;②现场记录。

(1)划分案例街段。

通过对现场勘测及记录可实施性研究,将上下九商业街分为9个调研街段,在这9段中分布了西关传统茶楼、骑楼商业街、现代荔湾广场等,商业街界面形态丰富,见图1。

图1 上下九商业街划分9个调研记录分段

北京路商业街共分为10段,在这10段中分布了骑楼商业街、广百百货商场、新大新百货、粤海仰忠汇商场等。北京路商业街与公园前地铁站、北京路地铁站,人流量补给充足,这对大量的行为活动采集提供重要保障,见图2。

图2 上下九商业街划分9个调研记录分段

(2)现场记录。

本次调研共召集14名调查人员,均为有建筑学背景的人员,对建筑学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在交流和指导上存在较多共鸣。在记录方法上主要采用扫描式拍摄记录。其中,扫描式拍摄记录是对各街段各时段进行连续3次的扫描式拍摄记录,每次拍摄间隔45min,主要记录该时段各个街段上的行人步行活动以获取步行活动人数。单纯通行的行人只需记录数量。

选取2017年3月8日(周三)及2017年3月11日(周六)作为调研时间,时间段分布如下:上下九步行街(10:00~12:00、14:00~16:00、18:00~20:00),北京路步行街(10:00~12:00、16:00~18:00、19:00~21:00)。

2 调研结果

经过为期两天的现场测绘与数据整理,得到各商业街空间与界面变量值和步行逗留活动数据结果,共有9×2×2=36组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后,利用SPSS软件对每个分项活动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1 上下九商业街

通过对表1分析研究,上下九商业街人行道宽度和高差对总体活动产生负影响,即人行道宽度越宽与高差越大都会让步行逗留活动发生减少;而功能密度和店面密度对步行活动产生正向影响,两个值越高越有利于步行逗留活动发生。

2.2 北京路商业街

通过对表2分析研究,北京路商业街高差会产生明显负向影响,不利于步行逗留活动的发生,即人行道高差越大,步行逗留活动减少。

表1 上下九商业街步行活动量与界面形态变量的线性回归数据

表2 北京路商业街步行活动量与界面形态变量的线性回归数据

表1与表2对比分析发现,北京路商业街与上下九商业街存在较大相似性,但北京路商业街保留并发扬了传统空间界面尺度,将现代与传统的空间界面设计手法相融合,大大增加了商业空间界面丰富性,有利于激发更多行为活动在街道中发生。

3 结语

通过对广州两条著名商业街进行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人行道宽度、高差、店面透明度、店面密度对步行者行为活动有着不同程度影响,人行道长度及功能密度对行为活动影响较低,总而言之,人行道宽度较窄、高差平缓、店面透明度较高,店面密度密集,有利于激发商业街中步行者的自发性行为。

猜你喜欢
步行者商业街人行道
美国勃朗宁武器公司A-Bol olt“步行者”栓动霰弹枪
完美小店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改造
跟踪导练(一)
每天步行者请注意这7条
李晶晶作品
关于商业街中的仿古建筑设计探讨以兰州中川小镇项目为例
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板的力学性能分析
每天步行者请注意这7条
行道树对人行道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