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的影响

2020-04-22 06:18程勇杰李晓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活动度关节镜胫骨

程勇杰,姜 伟,李晓东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400)

骨科疾病中胫骨平台骨折情况一直较为常见,易合并其他损伤问题,尽早治疗是提高患者治疗预后的关键。临床工作中发现,关节镜微创手术用于此类骨折治疗中,在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显著。基于此,本文就我院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例进行实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总计80例。纳入标准:(1)骨科经X线等检查确诊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患者知晓手术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3)伦理委员会批准;(4)患者有配合能力。排除标准:(1)严重脏器疾病患者;(2)精神疾病患者;(3)无法配合参与患者。80例患者中,男49例、女31例;最小32岁,最大65岁,中位数(45.5±6.3)岁。结合手术方法进行分组,参照组、试验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给予患者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试验组:应用气囊止血带,于关节镜下评估患者胫骨平台关节面状况、损伤程度,结合观察到的患者个体情况采取针对的治疗方式,关节面压缩者以导向器定位后行关节镜下骨块复位指引,遗留关节面缺损者选择髂骨植骨修复。以上操作完成基础上以关节镜确认关节面情况,并以空心螺钉固定骨折部位、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6个月后膝关节活动度情况(以量角器测量,绝对值度数越大则说明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恢复效果越佳)。

1.4 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评价标准[1]

参考Rasmussen 功能评分,分数>27分则为优,分数介于20~26分则为良,分数介于10~19分则为尚可,分数<9分为则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19.0软件包计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观察指标。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以%形式展开,膝关节活动度行±s形式展开,分别采取x2、t检验。P<0.05,表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比较

试验组与参照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见表1。优良率比较,P<0.05。

2.2 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试验组与参照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情况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P<0.05。

3 讨 论

胫骨平台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所致,常合并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影响膝关节功能稳定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既往治疗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患者无法尽早锻炼,手术效果一般。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暴露外周污染环境的时间缩短,对比传统大损伤手术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患者的身体损伤,术后可以尽早恢复锻炼且恢复快,从而改善患者手术预后。谌文君,伍秀东,曾昊,邓刚强,李文华,黄春燕,梁媚媚研究指出,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改善膝关节功能、活动度方面效果显著[2]。

表1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组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对比[n(%)]

表2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对比(±s,°)

表2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对比(±s,°)

组别 例数 屈膝最大角度 伸膝最大角度试验组 40 133.2±5.5 -0.70±0.13参照组 40 120.0±5.6 -0.39±0.20 t 值 10.6359 8.2193 P 值 0.0000 0.0000

实验结果和孟庆广,李晓霞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94.73%高于对照组73.68%,P<0.05[3]。

综上所述,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有效性、安全性价值。

猜你喜欢
活动度关节镜胫骨
基于TCA循环关键酶测定研究督灸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度的疗效及机制
5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疾病活动度的关联性分析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SLAP损伤合并冈盂切迹囊肿的关节镜治疗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关节镜术后电话回访的效果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