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尿道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4-22 06:18李永勋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尿道输尿管结石

李永勋

(吉林省延吉市延边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吉林 延边 133000)

输尿管结石属于泌尿外科中的常见疾病,诱因是患者尿液中的碳酸钙等物质的长时间堆积从而形成结晶,最后发展为结石[1]。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尿痛、尿血等症状,而传统的治疗方式对患者的尿道损伤较为严重。基于此,本文对尿道结石患者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2017年2月~2018年5月间到我院就诊的60例尿道结石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钬激光组,每组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年龄24~66岁,平均(42.38±5.14)岁,其中共有16例前尿道结石,14例膜部尿道结石。钬激光组患者年龄25~66岁,平均(42.34±5.26)岁,其中共有18例前尿道结石,12例膜部尿道结石。常规组和钬激光组患者在年龄、疾病类型上无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钬激光组患者给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

常规组: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静脉尿路造影,在结石部位处切口,而后检查患者输尿管情况,最后取石并进行双J管引流操作。

钬激光组: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并使其保持截石位,仪器为Wolf 9.8输尿管硬镜及40 W型的激光治疗机。对患者入镜后,观察其结石情况并插入钬激光光纤进行碎石操作,功率控制在1.5~2.5 W之间。若结石过大,可通过取石钳将其取出,最后使用生理盐水对输尿管进行冲洗,并使用双J管对其进行引流。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比较常规组和钬激光组的临床疗效及术中指标情况。

痊愈:结石完全清楚,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结石清除部分,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结石及症状均无任何改变。总有效率等于痊愈率及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患者临床疗效及术中指标情况数据进行统计,患者术中指标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给予t检验,患者临床疗效以n(%)表示,给予x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如表1所示,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73.33%明显低于钬激光组的96.67%,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钬激光组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均<0.05)。

3 讨 论

输尿管结石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目前一般采取手术进行治疗。研究表明[2],钬激光属于脉冲激光,拥有时间短、作用面均匀等优点,在传递能量的过程中,对患者输尿管的损伤较小,具有较高的结石清除率。而本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

73.33%明显低于钬激光组的96.67%,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上,钬激光组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均<0.05)。数据结果与易俊[3]等人研究结果一致。

表1 常规组和钬激光组临床疗效及术中指标的比较[n(%),±s]

表1 常规组和钬激光组临床疗效及术中指标的比较[n(%),±s]

组别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常规组(n=30) 13 9 8 22(73.33) 17.49±3.45 36.79±5.42钬激光组(n=30) 23 6 1 29(96.67) 12.34±3.21 30.16±4.68 t/x2-6.405 5.986 5.071 P 0.011 0.000 0.000

综上所述,针对尿道结石患者实施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可以有效减小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尿道输尿管结石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如何降低泌尿系结石的生成率?
陌生的尿道肉阜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女性尿道憩室的诊断和治疗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小儿尿道下裂疗效观察
多处肝切除术在复杂肝胆管结石中的应用分析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修复尿道下裂的临床观察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