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标识在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中的应用

2020-04-22 06:18葛琳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良肢偏瘫依从性

葛琳琳

(淄博市第一医院,山东 淄博 255200)

偏瘫,别名半身不遂,指人体同侧上下肢出现的运动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症状,轻度偏瘫患者尚且能进行活动,严重偏瘫患者会完全丧失生活能力,需长期卧床,对患者的生活能力造成严重影响[1]。正确良肢位摆放可有效预防偏瘫患者出现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但很多偏瘫患者依从性较差,所以导致良肢位摆放无法正确执行,所以务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将患者的依从性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份~2019年1月份收治于我院的偏瘫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护理,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良肢位摆放知识讲解,同时对患者进行常规良肢位摆放,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护理标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1)一般来说,将文字与图片进行比较,图片对患者情绪的唤醒水平更高,因此,护理人员可将康复护理标识进行描绘,回顾以往偏瘫患者两位置摆放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与专业人员共同制作康复护理标识。

(2)在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开展良肢位正确摆放教育,应告知患者正确摆放良肢位的好处与必要性,同时向患者举例说明依从者与不依从者的不同后果,向患者讲解正确摆放良肢位对肢体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取得患者的配合,将患者的依从性提高。

(3)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可像患者出售康复护理标识工具,并叮嘱患者回家后应按照康复护理标识长期执行良肢位摆放,同时与患者互留联系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有无按照护理标识进行良肢位摆放,除此之外,应做好对患者的饮食、用药指导,并叮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如患者出现不适,应立刻去医院就诊。

1.3 疗效标准

采用我院自制患者依从性量表,满分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总依从率明显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对比(±s)

组别 n 依从评分观察组 42 7.82±1.75对照组 42 5.09±1.24 t-8.249 P-0.001

信度:0.76为Cronbach'sα总量表系数,且9个分量表的α系数保持在0.47~0.78之间。效度:0.14~0.65之间为9个分量表与整个量表的相关系数0.01~0.75之间为各个因子间的相关系数,有较高信度。

3 讨 论

导致偏瘫的原因较多,近几年来,偏瘫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偏瘫患者增多已然成为我国重大的医疗难题,良肢位摆放相对于药物来说,效果更佳显著,正确的良肢位摆放可以造成静止性反射,将持续性控制进行抑制,对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形成一种对抗效果,从而可促进患者的机能恢复。

将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合理应用于偏瘫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将患者的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提高,良肢位摆放具有持久性、细节性、繁琐性等特点,所以患者务必要有良好的依从性。良肢位摆放标识可全面应用于偏瘫患者的良肢位摆放过程中,对患者的体位摆放加以指导,可将患者的行为能力提升,实用性较强[2]。我国患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数量正在逐年上升,在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合理应用良肢位摆放,可缓解患者的痉挛症状,促进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且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标识可有效提高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并引导患者正确摆放良肢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良肢偏瘫依从性
品管圈质量控制对脑卒中偏瘫良肢位摆放正确率的影响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早期护理中的应用与疗效观察
哈萨克族患者脑卒中早期良肢位摆放正确率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护理标识工具的设计与应用效果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