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应用于梅毒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2020-04-22 06:18王晓燕陆锦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化学发光梅毒敏感性

王晓燕,陆锦莉

(新疆塔城市疾控中心,新疆 塔城 834700)

为进一步丰富梅毒的早期筛查方法,提高梅毒患者的早期检出率,本文结合我中心2017年4月~2018年9月期间的接收的450例梅毒筛查人员,探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7年4月~2018年9月,研究对象:450例梅毒筛查人员,男性275例、女性175例,年龄从19岁~75岁不等、平均年龄(35.83±6.29)岁,所有筛查者同意接受相关检查,有完整的实验室检查资料,该研究经我中心伦理会批准通过,排除已经采取免疫治疗或者抗梅毒治疗人员。

1.2 方法

使用生物梅里埃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检测,有配套的检测试剂。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日本富士梅毒TPPA诊断试剂盒(赛乐迪亚)。

所有筛查者进行CMIA与TPPA检测,检查方法如下:(1)CMIA检测:使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微电子免疫法完成检测,仪器内部使用的评价标准为:抗TPS/CO≥1.0,表明检测中有反应;(2)TPPA检测方法:常规采集血样后实施抗-TP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完成操作。所有操作均由同一人员完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CMIA与TPPA检测阳性结果;(2)CMIA检测特异性、敏感性、阳性以及阴性预测率。

1.4 评价标准

CMIA阳性评价标准: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TP-Ab)>1S/CO;TPPA阳性评价标准:反应孔4出现凝集以及不规则沉积[1]。特异性=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00%;敏感性=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00%;阴性预测值=假阳性/(假阴性+假阳性)×100.00%;阳性预测值=真阳性/(真阳性+真阴性人数)×100.00%。

1.5 统计学方法

整理不同检测方法完成的相关指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完成数据分析,不同参数均属于计数资料,表示为(n,%),差异性x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检测结果

450例人员使用CMIA检测有64例阳性,阳性检出率14.22%;TPPA检查后有58例阳性,阳性检出率12.89%,数据分析后x2=0.341,P=0.55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IA与TPPA检测符合率为90.63%(58/64)。

2.2 特异性、敏感性指标

CMIA与TPPA检测结果见表1,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出特异性=98.46%;敏感性=100.00%;阴性预测值=100.00%;阳性预测值=90.63%。

3 讨 论

本研究中对梅毒筛查人员使用CMIA方法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TPP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在阳性率检出率方面差异性较小,提示CMIA可取的与TPPA基本一致的筛查结果,提示CMIA可用于梅毒的筛查。

表1 CMIA与TPPA检测结果

使用CMIA对梅毒筛查期间,其敏感性与阴性预测率均达到100.00%,特异性达到98.46%,阳性预测值达到90.63%,总体诊断准确率较高。刘娅玲等学者将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用于梅毒诊断,研究显示CMIA诊断敏感性达到99.30%,特异性为100.00%,研究认为CMIA在梅毒筛查方面应用价值较高。这一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结论保持一致[2]。

综上所述,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在梅毒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诊断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率以及阴性预测率较高,可作为梅毒筛查的重要方法。

猜你喜欢
化学发光梅毒敏感性
常常听到的梅毒,你真的了解吗?
钇对Mg-Zn-Y-Zr合金热裂敏感性影响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受害者敏感性与报复、宽恕的关系:沉思的中介作用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氧化锌纳米颗粒增强鲁米诺EDTA化学发光测定咖啡酸
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输血四项的性能评估
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泌乳素的性能验证
梅毒实验诊断中增强化学发光技术与其它血清学比对以及在急诊筛查流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