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和安全管理问题探讨

2020-04-22 20:40姚佩仪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校管理小学教育安全管理

姚佩仪

[摘 要] 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发展。传统的学校管理模式适应性较差,德育、安全管理等思想的渗透阻力重重,因此,基础教育事业长远规划进程无法加快。新时期应有新思想,进行学校管理模式的重构,妥善解决德育、安全管理问题,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敢于创造、乐于接受挑战,最终成为栋梁之材,需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

[关键词] 小学教育;学校管理;德育;安全管理

当前,部分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着僵硬化、形式化等现象,关于德育思想的渗透和安全管理计划的实施,一直没有统一标准。因此,许多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非常困难,创造不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要想改变现状,解决安全管理问题,摒弃传统教育中落后的育人观念是前提,总结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有效方法是关键。

一、小学学校管理中德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的分析

小学学校管理中存有德育问题的同时也有安全管理的问题,首先,德育不受重视。许多人觉得德育仅是一种形式,做好表面工作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联系学校管理,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新旧观念发生冲突,德育问题越来越多,小学生道德观念的树立、思想水平的提高被忽视,又何谈身心的健康成长呢?其次,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起到作用。学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管理工作推进缓慢,小学生不仅缺乏危机感,就连自我保护意识都不强。简单的安全演练是老师主导,学生参与的,因为思想的传达并不到位,相关案例的介绍太过形式化,所以导致学校治安不稳定因素增多,学校管理计划的执行异常艰难。

二、小学学校管理中德育和安全管理的建议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硬性管理应具有随机变化的能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好地滲透德育才最关键。比如,学校管理中教师负责管理学生,将“支配”和“命令”变成“鼓舞”和“激励”,给予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初步优化管理工作后,再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发展。再如,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不吝啬自己的“启发性”“奖励性”语言,帮助他们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感悟现实生活的美好,树立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的思想。

2.用心打造和谐的校园

安全管理是学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能够促进学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比如,小学生安全意识差,教师就进行和谐校园的建设,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并杜绝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从德育管理中规范孩子们的言行举止,教师发挥榜样作用,强化培养小学生积极进取、团结互助、友爱谨慎等优秀品质。再如,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每个学生参与安全演练后都要写出实际的体会,逃生、自救等经验的积累,让他们真正遇到危险时伤亡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3.必须实行民主化管理

小学阶段的学校管理工作停滞不前是不行的,必须跟随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教育的改革创新而变化,实行民主化的管理比较科学。比如,构建全新的学校管理模式后,尝试用民主化的管理方式,为德育思想的渗透、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奠定良好的基础。再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他们一起努力,与学校管理者共同制定出新型的规章制度,通过统一德育和安全管理,培育出大批高素质、有理想的优秀人才。

总而言之,小学学校管理中德育的渗透和安全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成长。不断加强德育,优化安全管理效果,学生迅速提升了主体的创造力,必然会在个性化成长的道路上走得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包悦.关于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18,19(8):334-335.

[2]关红伟,王海波.简析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读写算:教师版,2017,12(10):91-92.

(责任编辑:文 宝)

猜你喜欢
学校管理小学教育安全管理
诚朴决策管理学校的探索研究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