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康复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4-23 06:43王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5期
关键词:康复病人功能

王磊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台子镇卫生院,山东 滨州)

0 引言

脑卒中属于临床多发疾病,伴有起病率高、残疾率大、死亡率大的特点[1]。伴随抢救能力的逐渐增强,脑卒中的死亡率不断减少,然而生活质量逐渐的降低,超过80%病人生活无法自理[2]。为了改善脑卒中病人的锻炼能力与生活水平,医院2018 年1 月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训练,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8 年接收的78 例脑卒中病人进行分析,均满足相关脑血管病诊断要求[3]:①病程超过7 d,经头颅CT 或MRI 确诊;②没有明显意识障碍,查体合作;③排除已有肢体残疾与认知功能障碍;④排除精神障碍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包括男21 例,女18 例,年龄60~85 岁,平均(80.2±7.7)岁,脑梗死24 例,脑出血15 例;实验组包括男22 例,女17 例,年龄60~85 岁,平均(81.5±6.6)岁,脑梗死22 例,脑出血17例。通过对比所有病人的基本信息,差异不大(P>0.05),存在可比价值。

1.2 方法

所有病人均采取一样的药物治疗。对照组开展一般治疗方法,实验组实施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如下。

1.2.1 治疗时机

综合康复治疗须及时执行,通常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病情获得有效控制2 d 后就开始,不超过14 d,治疗过程中,护士给予正确的干预,出院后家人给予监管,3 个月内每星期进行1 次电话随访,然后每月1 次,持续1 年。

1.2.2 改变体位

需要按照病人的病情勤改变姿势,通常每2 h 翻身1 次。采取对抗痉挛方法,保持舒适的体位,支持病人尽可能保持患侧卧位[4]。

1.2.3 腹式呼吸

引导病人开展腹式呼吸训练。呼吸深长而缓慢,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深吸气3~5 s 腹部鼓起,慢呼气3~5 s 腹部回收。

1.2.4 桥式运动

引导病人实施双桥以及单桥运动。双腿屈曲,伸髋,抬臀,维持3~5 s;健肢伸直,患肢屈曲,伸髋,抬臀,维持3~5 s。练习时将软枕放在两腿间,增强协调能力[5]。桥式运动能够改善下肢伸肌痉挛,同时能够增强骨盆对下肢的控制与协调水平,属于成功的站立与步行训练的前提。

1.2.5 床边平衡训练

把健腿插入患腿下,借助健腿移到床边,抬头,躯干旋转,扶床,推起躯体并且摆健腿下床,坐起。重复开展坐卧转换训练,身体控制程度提高后,健手在身体两侧放置物体,或推拉躯干进而提高难度。

1.2.6 站立平衡训练

病人保持坐位,双手交叉,上肢前伸,上半身前倾,把重心慢慢转移到双脚,抬起臀部,伸展髋、膝。护士站在患侧,必要时帮助病人完成。患者站立时健手紧握平行杠,重心放于健腿,重复锻炼,进而提高站立能力和时间。若站立困难的病人,可从高座椅站立开始,慢慢调低座椅高度实施练习[6]。

1.2.7 步行与阶梯训练

当病人站立超过0.5 h,四肢负重能力显著的增强时,就可以开展步行与阶梯训练,按照病人的实际病情,慢慢提高锻炼时间与难度。⑧生活能力训练:家属引导病人开展日常生活能力锻炼,例如吃饭、穿衣、如厕、洗脸、沐浴等,3 次/d,0.5 h/次。⑨心理治疗:综合康复治疗过程中,介绍相关疾病知识,提高治疗疾病的勇气,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

1.3 结果判断

(1)生活质量评估方法:采用汉化简明生活量表(SF-36)调查问卷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主要包括: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进行判断,共10 分,分值越大,提示生活质量越好[7]。出院时以及3 个月对其评价研究记录。(2)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恢复程度[8]。应用Barthel、Fugl-Meyer 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其中Barthel 包括: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表和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分数越低显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Fugl-Meyer 分值越大,说明恢复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 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实验组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存在临床对比价值,具体如表1 所示。

实验组Fugl-Meyer 评分和Barthel 指数均强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表1 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

表2 两组的Fugl-Meyer 评分和Barthel 指数比较

表2 两组的Fugl-Meyer 评分和Barthel 指数比较

?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临床多发疾病之一,常规的治疗过程中,医生主要强调急性期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挽救病人的生命,然而不重视综合康复治疗,所以存活者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降低。我院开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获得了显著的疗效,脑卒中病人的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获得显著的增强,对于其远期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影响极大。

总结我院综合康复治疗的经验:①综合康复治疗须尽早开展。通常在病情有效控制的2~14 d 即可开始综合康复治疗可以加快脑卒中患者患肢的功能恢复,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效整合神经系统力学。实践证明,在采用相同训练方法的病人中,综合康复治疗开始得越早,其运动功能恢复程度越强。②综合康复治疗需要重视心理治疗。脑卒中病人患病后行动能力显著降低,病人负面心理严重,综合康复治疗依从性差。通过心理治疗,帮助病人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树立积极的康复治疗心态,提高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患者主动的接受治疗,有效保证了综合康复治疗的顺利进行,增强综合康复治疗效果。③重视院外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综合康复治疗仅能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运动功能,改善预后,患者今后运动及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还有赖于院外积极的康复训练。

猜你喜欢
康复病人功能
99Tcm-MIBI显像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谁是病人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把党史的功能作用发挥得更加充分有效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