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超声检测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中的应用

2020-04-23 06:43邱磊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5期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颈动脉

邱磊磊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原第一四九医院),江苏 连云港)

0 引言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血管病症,患者发病之后存在有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较为巨大[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存在递进的联系,有研究认为前者在半年之内出现卒中的发生率大约能够达到11%,颈动脉狭窄是对患者卒中发生风险进行评估的重要条件[2-3]。如果患者为高风险患者,就需要为患者开展积极的干预,以便维持患者的生命健康。基于此前提本文也简单分析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验方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症进行检测的价值,同时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的研究对象为2018 年1 月到2018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病患者,共选择15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存在有短暂性脑缺血患者92 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6 例,女性46 例,平均年龄(56.8±13.8)岁;将另外的58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0 例,女性28 例,平均年龄(55.8±10.5)岁。本文所有患者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所提出的诊断标准加以诊断,患者存在明确的诊断依据,均存在确诊为暂时性脑缺血、陈旧性脑梗死。经过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两组之间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通过对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卒中量表应用对所有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估。之后为患者选择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主要设置为线阵探头[4-7]。所有研究对象选择仰卧位,帮助患者暴露颈部,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指南,沿血管走向从患者的近心端朝向远心端对所有研究对象双侧颈动脉进行检验,同时对患者的颈动脉球部、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等连续性进行全身的检查和扫描。对所有研究对象横断面和纵断面进行检查,并且进行灰阶彩色血流显像处理,对患者需做好斑块性质、斑块结构和形态学特点的分析,还要为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检验,检测所有患者最狭窄部、狭窄段远端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舒张期末峰值血流速度的检验。

1.3 观察指标

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半陈旧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状况进行观察,了解患者颈动脉斑块检出状况。对本文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的IMT 以及NIHSS 评分相关性进行评价分析。NIHSS 满分为15 分,分数越低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轻。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IBM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价,本文采用t 检验两组数据的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 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评价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狭窄程度,观察组患者轻度0 例(0%),中度25 例(43.10%),重度25 例(43.10%),闭塞8 例(13.79%),而对照组轻度20 例(21.74%),中度40例(43.48%),重度32 例(34.78%),闭塞0 例(0%),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严重,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观察组颈总动脉28 例(48.28%),颈内动脉30 例(51.72%),颈动脉分叉处42 例(72.41%),检出斑块51 例(87.93%),对照组颈总动脉12 例(13.04%),颈内动脉18 例(19.57%),颈动脉分叉处21 例(22.83%),检出斑块28 例(30.43%),观察组检出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患者的IMT 情况,观察组患者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的相关状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所示。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IMT 情况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IMT 情况

?

3 讨论

通过颈动脉超声能够对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状况进行评价,了解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布状况和患者颈动脉的IMT 情况。如果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超过1.5 mm,或者患者颈动脉管腔当中存在中膜局部增厚隆起状况,说明患者出现斑块;如果患者管腔无狭窄,未见内膜向血管内腔突出则说明正常,如狭窄程度不足50%,说明轻度狭窄,如果狭窄程度为50%~69%,说明中度狭窄,如果狭窄程度为70%~99%,则说明重度狭窄,如狭窄程度达到100%,则表明为闭塞[8-10]。对患者进行NIHSS 评分,综合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价,主要从患者的应答、睁闭眼、视野、凝视、面瘫、上下肢运动状况、感觉、肢体共济失调、构音障碍、语言和忽视等进行综合的评估评分为0~42 分,得分越高则说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而通过本文的研究情况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状况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当前临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预测的工具比较多,可有效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评估,但在灵敏性和特异性方面并不理想,因此对准确评估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11-12]。通过颈动脉超声也可以获取客观的量化指标,能够准确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加以评价,这主要与超声对稳定性斑块的发现具有较大的关联,而不稳定斑块则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脑梗死的一个主要性因素,所以临床对此应该予以重视。

综上所述,颈部血管超声能够帮助患者进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状况的评估,可对患者急性脑梗死的风险加以预测,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性作用;临床同时也需要对因颈内动脉IMT 上升、严重狭窄和闭塞等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予以重视,并为患者提供积极的干预措施加以治疗。

猜你喜欢
短暂性脑缺血颈动脉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解放还是奴役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
内皮衍生超级化因子对脑缺血损伤大鼠脑血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