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如何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2020-04-23 09:31闫玲
新丝路(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引领乡村振兴战略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关键,要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点,意识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并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充分挖掘和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如:红色文化资源、乡贤文化资源等,促进和推动乡村建设,开拓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文化引领

在我党“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总体战略布局之下,要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深化,充分挖掘和提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元素,抢占农村文化阵地,用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和繁荣兴盛,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补齐农村文化建设短板,使农村群众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沐浴下走向繁荣兴盛之路。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四大关键点分析

1.明确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中,要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战略目标,充分关注我国农业农村的短板,要将现代化理念、机制、要素融入到农业农村的各个环节之中,各主体要投入全部精力进行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治理、生态文化建设之中,力争到2050年实现我国农业农村和非农业与城镇的同步现代化。

2.落实总体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基于新农村建设的更高战略层次,也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总体要求,要促进农业农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使农业农村产业更具有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要增强乡村文化自信,在创造宜居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加强农业农村治理,形成乡村民主自治、法治、德治的新体系,使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3.把握关键要素。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把握“人、地、钱”的关键要素,并以“人”为第一关键要素,要推进人口流失严重的村落的转移,对具有宜居生态和产业发展前景的乡村进行发展,通过各种有效举措凝聚乡村人气,培育和形成精明强干的农业农村队伍,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方式生成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使农业农村与城镇居民一道踏入富裕文明的现代化生活。同时,就乡村振兴的“地”的要素而言,要通过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实现农业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并加强农业农村产业与科技的链接和整合,提高农业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发,为农民带来真实的、看得见的收益。就乡村振兴战略的“钱”的要素而言,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农业农村产业建设,不仅要加大政府财政投入,还要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到农业农村产业之中,使农业农村产业现代化发展融资渠道多样化,并将资金、公共资源配置优先向“三农”倾斜,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4.关注瓶颈难题。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中,要充分关注农业农村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題,意识到农业农村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难题,如:城乡差距较大;农业供给质量偏低;缺乏增长后劲;自我成长和发展的动力缺失等。

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引领实现路径探索

1.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提取乡村发展中生根发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倡“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的讲公德、重私德的传统文化氛围,鼓励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和善友爱乡村文化,尤其是在当前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要保有和倡导敬老尊贤、守望相助的传统文化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弘扬和发挥传统文化,重拾乡村传统文化,更好地凝聚人心,激发农村的活力和生命力,避免受到不良文化的侵蚀和干扰,推进乡村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

2.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乡村地区长年积淀而成的精神宝库,在绵亘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长河之中,不同类型、不同地域特色的戏曲舞蹈、神话传说、手工技艺、中医典藏都集聚了乡村文化精髓,如:叶雕、烙画、高粱画、草编等,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突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化价值,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和推进添加助力。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内蕴乡村人民的精神寄托和文化理念。在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积淀生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底蕴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精忠报国的勇气和担当;舍小家为大家的爱国情怀;见贤思齐的高尚境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宝贵文化遗产。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较好地丰富的农业文化业态,体现出不可小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价值。如: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就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不仅实现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开发,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乡村非物质遗产文化品牌。

3.挖掘乡贤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中,还要大力挖掘和开发乡贤文化,要结合乡村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风格,利用乡贤文化教化乡里、涵育乡风文明,彰显乡贤文化独立的个性特点,体现其独特的地域性、人本性、亲善性和现实性,推进乡村振兴和繁荣。

(1)培育新乡贤文化发展的土壤。要不断丰富和变化工作形式,触发农民的乡情,激发人们对乡贤文化的认同感,转变乡贤的“客体”观念,增进乡贤主体意识,形成尊重乡贤、重视乡贤、爱护乡贤、信任乡贤的文化氛围和环境,突破传统的乡贤界定范畴,广开言路,吸纳对乡村振兴有利的人才,采集乡贤信息,提供生活工作环境和其他优惠政策,使之投入到乡村振兴之中。

(2)创新乡贤文化内容和形式。要不断创新乡贤文化的内容的形式,搭建乡贤文化传播平台,合理配置乡村生态资源、独特文化资源和闲置的劳动力资源,创新乡贤文化传播的服务方式,使之成为乡风文明的“安全阀”和“助推器”。例如:编印极具乡村特色的乡土教材、乡贤榜、英才录;乡贤遗产保护;乡贤家规家训;乡贤文化研讨交流会等,向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绝的精神动力和支撑,充分挖掘和发挥乡贤文化的巨大潜能。

(3)完善激励机制。要通过适宜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乡贤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调动和激发乡贤的积极性和热情,并通过媒体宣传大力弘扬新乡贤精神文化,以新乡贤典型事迹、新乡贤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较好地涵育文明乡风,实现对农村群众的感染,让新乡贤文化深入人心。

4.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新风尚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农业农村生活生产各个层面,在生态农村治理的建设过程中突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政府要通过合理有效的引导,吸引广大農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形式,并通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环境卫生模范户、遵纪守法光荣户、邻里和睦文明户、孝顺父母好儿媳、勤劳致富好家庭等,利用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模范人物、先进典型,实现对农村群众的精神引领和人格感染。

(1)完善制度。要建立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制度体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民生制度构建,打通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利益诉求路径,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理念的制度化表达,反映我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价值诉求,并与农民的相关民生相链接,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精准扶贫策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政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在农村民生各个领域传递社会公正、平等的价值理念,不断夯实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利益基础,使之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制度保障,更好地建设美丽、富裕、健康、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同时,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明显不足,不健康、庸俗的娱乐理念和方式导致农民文化生活贫乏、混乱无序,对乡村熟人社会文化传统产生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如:落后愚昧的封建迷信;非法宗教活动等,它们与农民生活的实际利益相悖离,在农民群体中蔓延和渗透,农民难以清醒地认识其危害性和异化本质。

(2)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性化农民主体。乡村文化要以农民为承载主体,面对农民群体内部社会分化、传统乡村价值理念式微的现象,要提升农民的思想文化素养,培育具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个性化农民主体,使之具有创造力、生产发展适应力和市场竞争力,突破社会图式和个人特性的限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3)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的和谐乡村关系。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之中,农民的日常交往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关键部分,要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培养和维系农民的集体意识,通过创建农民致富协会、种地能手协会、新型妇女组织、合作社组织等,吸纳独立、分散的农民个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农民集体之中,增强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同时,还可以通过公民道德建设,培养互助、友善、诚信的和谐农村社会关系,推进乡村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和融入到乡风民俗之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战略要尽快补足乡村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的短板,挖掘传统文化、新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融入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和影响,促进乡村经济的转型和振兴。

参考文献:

[1]王燕.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创新[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9)

[2]朱启臻.建设美丽乡村 夯实乡村振兴之基[J].农民科技培训,2018(01)

[3]彭建涛.临泉县美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3)

[4]姜文来.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指南——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特征研究[J].中国合作经济,2018(01)

[5]桂华.乡村振兴要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J].农村工作通讯,2018(04)

[6]郎友兴.乡村振兴战略“三问”[J].浙江经济,2018(06)

作者简介:

闫玲(1982--)女,汉族,新疆阜康人,现在中共阜康市委员会党校就职,助理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党政。

猜你喜欢
文化引领乡村振兴战略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基于文化引领的资源整合探讨
基于文化引领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业务创新浅析
电子商务课程中的文化引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