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办?

2020-04-23 09:38肖成均施跃琼
幸福家庭 2020年1期
关键词:降温体温小儿

肖成均 施跃琼

发热惊厥是由于体内温度急剧升高,大脑出现异常放电活动所引起的全身抽搐。小儿发热惊厥时会失去意识,有的小儿会出现翻白眼、流口水、呕吐、痉挛或四肢僵硬等不同情况。小儿发热惊厥是比较常见的儿科疾病之一,主要集中在6个月至6岁的婴幼儿之间。由于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大脑皮层的抑制功能差,神经末梢没有完全形成,受到发热的刺激后很容易引起惊厥。

根据不同患儿的身体情况以及特点,他们在出现发热惊厥时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尤其是患儿在第一次发生惊厥时,很多家长都非常紧张,手足无措,只能抱着孩子往医院跑。但实际大部分惊厥的发生只持续短短的几秒钟或几分钟,如果患儿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极易导致幼儿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家长遇到孩子发热惊厥不要惊慌,要沉着应对,采取最佳的处理措施才是对小儿最大的帮助,具体措施如下:

1.调整体位。患儿出现因发热导致惊厥的情况后,家长不要强行搬动幼儿,因就地帮幼儿调整体位,帮助幼儿采取平卧的姿势,头部或身体侧转,不要掐人中,不要试图撬开牙关,不要按压摇晃,以免为患儿带来不必要的外伤。

2.呼吸通畅。家长要将患儿的衣物扣子解开,如患儿口、鼻、咽中有呕吐物,要及时清理,保持呼吸道畅通,防止小儿发生窒息。如果盲目地用手去抠孩子的喉咙,极易造成喉头水肿,从而引发窒息。因此家长遇到患儿出现发热惊厥时,保持患儿呼吸通畅才是最关键的,如果具备条件,可以及时为患儿吸氧,改善组织缺氧情况。

3.降温处理。如果患儿的体温较高,家长可以适当进行物理降温,使用22℃~36℃的温水,擦拭患儿的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促进患儿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扩张,增加水流量,同时有效挥发热量,也可以使用退热贴,在降温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暖。室内温度保持在22℃~24℃左右,不宜过冷也不宜过热,幼儿的穿着要适量,不能穿得过多,有时要适当解开衣物,能让患儿快速降温和退烧。洗澡也是帮助患儿退烧的好方法,可以使用温水洗澡,同时注意保暖。家长要及时为患儿补充水分,加速患儿新陈代谢,引导患儿多喝白开水,尽量少喝果汁或者是功能性饮品。

4.及时就医。患儿一旦出现发热惊厥,并出现手脚抽搐等症状,家长必须要保持镇定,不要急于将患儿抱往医院,而是要详细观察患儿的惊厥情况,大部分惊厥会在短时间内停止,如果惊厥时间超过5分钟,症状没有减轻或者呈现更加严重的状态,则必须立即送医治疗。

一般情况下发热惊厥是无害的,但超过5分钟的惊厥或者是存在呼吸困难等情况,患儿需要及时就医。如果小儿属于第一次发热惊厥,哪怕是时间较短也要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严重感染或者是由于其他问题而导致发热。如果小儿出现过一次发热惊厥,那么再次出现的可能性会较大。同时高热惊厥也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小儿的父母在早年有惊厥史,那么子女发生惊厥的几率将会比其他人更高。因此积极预防才是关键,要提高預防意识,才能有效降低小儿的发病率,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1.预防疾病。家长随时关注小儿的体温变化,防止小儿在冷暖交替时出现感冒,控制好环境温度,不能过热也不宜过冷,衣服穿着适量。尤其是换季时或者是流感爆发季节,家长要避免带小儿去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预防上呼吸道疾病感染。

2.及时退烧。家中要常备小儿退烧药物。幼儿的体温升高过快,惊厥发生的可能性会越大,小儿体温超过38℃时就家长要给予相应的物理降温措施,一旦超过38.5℃就要使用药物降温,在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的同时作用下防止小儿体温快速升高,有效避免惊厥的出现。如果患儿有惊厥史,那么家长更要引起注意,密切观察小儿体温变化,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3.提高抵抗力。惊厥大部分会出现在抵抗力较低的幼儿中,因此家长要注意适当增强幼儿抵抗力,注意身体锻炼,保持身体活力,多晒太阳,尤其是体质较差的幼儿,更需要加强锻炼。日常生活中幼儿要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减少感染源,只有身体素质增强了,才能有效降低幼儿出现发热惊厥的现象。

4.饮食营养,家长在日常生活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饮食状况,营养搭配最为重要,不要食用过多鱼、虾等海鲜以及肉类,营养均衡才是关键。

发热惊厥不会对幼儿造成永久性的损害,大部分发热惊厥并不会产生后遗症,将会随着幼儿的成长逐渐消失。家长要密切观察幼儿的身体情况,即使面对普通的发烧感冒,也要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选择合适的退烧药物,科学冷静地对待小儿发热惊厥。

(作者单位: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降温体温小儿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动物降温有妙招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小儿涵之三事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