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怎么接种?

2020-04-23 09:38邓永梅
幸福家庭 2020年1期
关键词:马尔康乙肝疫苗医护

邓永梅

乙肝疫苗是一种新生儿出生后即应接种的疾病预防类型的疫苗之一,通常情况下不会对被接种人群造成任何的身体伤害,一般被接种人群仅会在接种后的24小時内出现接种区域局部性的疼痛,持续2~3天疼痛即可完全消失。虽然乙肝疫苗已经普及了数十年之久,可仍旧有一部分人群对于乙肝疫苗有排斥心理。那么,乙肝疫苗究竟该怎么接种呢?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目前我国医护站所接种的乙肝疫苗,大部分都属于国家规定接种的免费接种疫苗,这一疫苗的接种群体大都集中于新生儿或者乙肝易感人群两个方面。乙肝疫苗是一种经过处理、弱化后的乙肝表面抗原,通过这种疫苗的接种能够有效保护新生儿,乙肝易感群体也能最大程度上提升自身对于外界乙肝病毒的抵抗能力,从而达到降低接种人群乙肝患病概率的目标。所以,及时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是非常有必要的。

大部分常见的乙肝接种模式都会选择在被接种人群的上臂外侧、大腿外侧区域的肌肉组织上进行注射,成年人接种乙肝一般接种一次即可获得预期的疫苗接种效果。新生儿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初次免疫环节需要连续接种三次,第一次应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之内由妇产医院进行接种,第二次和第三次接种应分别选择在新生儿月龄1个月和6个月阶段自行前往所在区的免疫部门进行免费接种。

一般情况下,在产妇入院分娩的前期检查过程中,医院会针对孕妇的乙肝情况进行筛查,并根据产妇的检查结果科学的安排新生儿的疫苗接种数量和时间。

其次,出生时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的新生儿,或存在比较明显生理缺陷的新生儿,应酌情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相关疫苗的接种。与此同时,如果新生儿在接种前身体出现了异样,应及时将新生儿异样告知接种医护工作者,如果不符合接种条件,应等到新生儿身体完全恢复后再次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在接种了乙肝疫苗之后需要在医护站停留半小时,确保身体没有出现应激反应后可离去,如果在接种的24小时后出现了轻微的发热症状,也不需要过分担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后身体出现高热甚至晕厥等症状时,就应及时停止注射,并根据医嘱进行后续治疗。

接种乙肝疫苗时,有以下几种人群不适宜接种:感冒发烧的人群,正处于妊娠期的妇女;出现类似癫痫或其他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的人群,都不建议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

就目前我国的医疗水平而言,绝大部分的疫苗都是安全、可靠的,只要确保合理注射疫苗,便能够实现预期的预防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马尔康市人民医院、马尔康市中藏医院)

猜你喜欢
马尔康乙肝疫苗医护
马尔康马到功成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马尔康市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接种乙肝疫苗致1例阿瑟反应的报告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在马尔康,我看见了一些树(外一首)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