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能力培养

2020-04-23 09:38周雪
幸福家庭 2020年3期
关键词:协调性节奏感表达能力

周雪

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幼儿时期最关键的是基础性教育。在幼儿教育中,音乐教育又是重要内容之一。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音乐的节奏感知与表达能力是重中之重。本文从讨论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能力入手,分析节奏感知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以及介绍强化培养的方式方法。

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内容是节奏感知教学,而音乐的合理选择是培养幼儿节奏感的重要前提,幼儿音乐教师要重视利用音乐的强弱程度来表达音乐的动人之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强化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获得能够表达音乐感知的能力,从而实现幼儿音乐教学目标。

节奏感知培养的益处

(一)提升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力,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幼儿在聆听各种节奏感不同的音乐时,会感受到不同的情感,所以教师要利用不同节奏感的音乐资料培养幼儿的听觉感受,让幼儿根据节奏变化来掌握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容,并通过音乐抒发情感。比如在聆听《快乐小猪》这个音乐节奏时,愉悦的音乐能让幼儿感受欢乐的节奏感,体会小猪快乐的生活,他们对小猪的形象有一定了解后,才能强化对音乐的领悟,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二)加强锻炼,提升幼儿身体协调性

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不论是情感认知还是感知能力都比较敏感,因此,培养幼儿节奏感,可以由多种方式来实现。比如舞蹈,幼儿利用舞蹈的动作感受音乐旋律,伴随音乐的节奏感舞动四肢,不但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还能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聆听《拍手点头》这段音乐时,随着节拍实现拍手与头的相互转换,有效提升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帮助他们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的整体发展。

(三)培养思想品德,丰富幼儿情感认知

在选取幼儿音乐教材时,既要保障音乐的节奏感,又要保证音乐内容积极向上。幼儿音乐教育不仅是为了提升他们的节奏感知,更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聆听音乐感受世界的美好,培养他们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幼儿的情感认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

节奏感知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方法

(一)在音乐中融入声音,深化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声音是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产生感觉的重要途径,他们可以模仿声音融入音乐,增强对音乐节奏感知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山羊踩痛小公鸡》这首儿歌时,幼儿们模仿公鸡与山羊的叫声,感受音乐声音的魅力,体会五声音的美妙感。这种在玩耍中学习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也能帮助他们提升认知能力。

(二)将音乐与肢体动作结合,推进幼儿身体协调性发展

幼儿的自我控制力较弱,因此,在培养幼儿节奏感知时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他们的日常习惯性动作,比如跳、跑,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和性别展开针对性指导,对于生性好动的幼儿,可以让他们利用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内容,而性格内向的幼儿,教师可利用分解动作的形式让这部分孩子也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比如,在学习《小动物乐队》这首儿歌时,可以让思维活跃、动作灵敏的孩子模仿狐狸、大象等比较困难的动物,让性格内向的孩子模仿小猫、小狗等较为简单的动物,音乐与肢体动作的结合,可以促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也能推进他们身体协调性发展。

(三)将语言融入节奏感,用朗诵把握音乐节奏

音乐离不开语言,语言也是表现节奏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可以从语言的角度出发,让幼儿朗诵歌词,加强他们对节奏感知的理解,還可以选择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幼儿朗读,从朗读过程中感受节奏的魅力,把握节奏变化的规律,培养其正确认识音乐节奏感。

(四)用日常器具开展打击乐教学,培养幼儿兴趣

锻炼幼儿节奏感知能力要从日常生活入手,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器具进行打击乐教学,加强幼儿对节奏感知的认知。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眼前看到的器具进行敲打,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幼儿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打击产生的节奏与力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提升幼儿音乐感知能力。

综上所述,在幼儿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幼儿的性格和生理特点,着重培养幼儿节奏感知与表达能力,在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节奏感知与表达能力教学训练,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锻炼肢体协调性,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家岛街道办事处辛岛幼儿园,青岛西海岸新区辛岛幼儿园)

猜你喜欢
协调性节奏感表达能力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