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五微”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的融合

2020-04-23 03:52梁耀明蔡华惠赵雪章
销售与管理 2020年2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志愿党组织

梁耀明 蔡华惠 赵雪章

高校党建、学生管理是高校日常工作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创新方式,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工作,将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深入融合在一起。

利用组织的微信公众平台和“易班”“学习强国”,一起形成“一微两端”模式,作为日常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阵地。鼓励志愿者在心愿墙上认领“微”心愿,作出“微”承诺,及时解决问题,“圆梦微心愿”。通过积分量化考核方式,体现志愿服务效果,加强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相融合。

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是高校日常工作的两大组成部分,研究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有效实现其融合发展,是能否完成高校学习研究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的关键。

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普遍认为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组成部分,做好学生管理能促进党建工作开展,但是融合程度并不高,比较多的研究方向都放在了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管理,学生党建主要由学生工作者来发动,导致人手不足,存在着交叉工作、彼此割裂、缺乏良性互动,需要党建部门提高认识,找到高校党建与学生管理二者融合协调、互动发展的着力点,建立二者深度融合、协同互动的发展机制,完成高校学习研究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一、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融合的研究使命

党的方针政策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方向,是高校制订各项工作计划和日常工作开展所围绕的核心。

高校除了需要针对党员做好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以外,还需要做好对全体师生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意识形态监控,做好校园稳定工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培养思想端正的现代化人才。

(一)国家立法保障高校学生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构成部分,既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管理形式,也是我国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管理方式。

党和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高校学生的发展与管理,特別是思想引领方面。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一直在摸索中发展、曲折中前进,甚至一直受到国外反动思潮渗透,对我国高校学生思想和校园管理形成了一定的困难并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尤其在党和国家提出实施依法治国,以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之后,国家就陆续制定和出台了包含高校学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法律法规。

如1999年颁布实施的《高等教育法》和2005年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的高校展开校园管理工作和教学制度改革,以及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和促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时代在不断向前发展,高校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型人才,各项教学工作需要积极改革,以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要求,而学生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要求,加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引导。

(二)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融合的目的

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化激荡,高校学生成长环境复杂,严重影响了高校学生的价值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高校党建工作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引导,不断巩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增强高校学生“四个意识”,坚定高校学生“四个自信”,教育高校学生要做到“两个维护”,以顺利培养思想认识正确、作风正派的新一代高校学生,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付出更大努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切实开展“两学一做”工作,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做为基层党组织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所以高校如何开展党建工作也有了新方向。

中国社会目前的发展正迈进新时代,但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续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贯彻党的教育政策方针,继续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新模式。

从整体上来看,高校党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党建制度建设逐渐完善、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增强。

但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复杂的环境,高校党建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

因此,就要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在党的指导思想下,以教书育人为核心,遵循高校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在思想引导、活动组织开展、方式方法上融合更合理的手段等方面,紧跟时代潮流,探索新的机制,不断探索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模式。

二、党建与学生管理二者融合发展模式

高校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推动下,“微党建”模式和内容也得到了充实和改进,同时也逐渐被各高校重视,并对该模式在高校基层党建和学生管理中的融合运用进行了研究。

但是当前的研究大部分只局限于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学生党员等学生,未能面向全体学生。

本文中的“建立‘微组织、搭建‘微平台 、圆梦‘微心愿、开展‘微服务、实行‘微积分”的党建“五微”工作法在推进“三型”党支部建设和加强支部党建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逐渐把此工作法推广应用到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

在基层党组织中以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党建工作为前提,将高校党建中“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要求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以“两学一做”活动的模式和要求,全面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和使命担当。

(一)保障有力,建立“微”组织

在高校基层党校中以优秀学生干部为框架成立党校工作室,可以缓解日常学生管理中人手不足的问题。

基层党校工作室作为活动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发起者,组建起党员志愿服务队、发展对象志愿服务队、积极分子志愿服务队、团员志愿者服务队、专业协会志愿服务队等,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深入组织开展不同的志愿服务活动。

良性的思想政治引导和学生管理相融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在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领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落到实处,使学生管理工作不偏离主线。

由此可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高校基层党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合理融合更能保障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完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有助于夯实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

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带领各微志愿服务队,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工作,把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深入融合,在促进党建工作开展的同时,学生管理工作也能稳步推进。

(二)夯实阵地,搭建“微”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交流、办公娱乐、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而“两微一端”是人们日常手机的常用软件,凭借内容丰富、传播速度快捷等优势,已成为人们日常了解讯息的主要手段。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强化思想引领,可以把互联网作为宣传阵地,传播党的声音、展示党员形象、弘扬社会正能量,在宣传贯彻落实“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方面下功夫。

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通过“课程思政”以及其他校园线上活动,把面向全体党员的“两学一做”中的“学”宣传教育到全体学生。

但是校园生活中,学生除了课程学习、课后活动,还有其他很多活动,高校仍可以继续组织并向学生宣传党的先进思想和理论。

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通过搭建起属于自己组织的微信公众平台以及“易班”“学习强国”,推广其成为日常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阵地。

党建微信平台及时推送“微”消息,开展“微”党课,及时向广大师生展示“三会一课”“两学一做”等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呈现新闻,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的“掌上平台”“移动平台”,可以让广大师生了解党基层近期组织的工作状态和重心,也可以通过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通过高校“易班”客户端,学生们可以在平台上进行日常的请销假,也可以線上线下结合进行党团课培训及考试,还可以收到到学校的各项消息。

另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易班了解全国各个高校正在进行的各项学生活动,并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通过易班平台的展示窗口进行发布,身边的同学可以阅读、评论甚至互动,促进校园生活的和谐发展。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强国”客户端的学习及时了解最新国家大事,各方面知识能得到合理的补充。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管,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内容,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学习网络,实现有组织、有指导、有管理、有服务的学习。

“学习强国”里面的学习内容包罗万象,经过中共中央宣传部的审核才予开放,可信度高、内容全面,不同年龄阶段都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学习内容。

“一微两端”的校园应用拓展了高校广大师生的学习空间。“学习强国”和微信等软件中的“视频会议”功能,特别是在当前疫情情况下,大大方便了基层党组织开展线上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的开展方式变得更加灵活。

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一微两端”模式,改变了传统线下党课的教学模式,既充实和丰富了党课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又扩大了党课培训群体,使党课不单面向党员和党校学员,还可以面向广大共青团员、群众学生,大大加强了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度。

(三)排忧解难,圆梦“微”心愿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日常党员及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有效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以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相连,爱护群众、服务群众。

作为服务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在生活、学习、工作上的困难。

通过人民群众向组织提诉求,各志愿服务人员利用专业特长分类认领等形式,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为做到“精准帮扶”,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圆梦微心愿”活动,在微信平台和“i志愿”平台中树起“心愿墙”,收集群众在心愿墙上许下的“微”心愿,高校基层党组织通过发动党员、团员,或微志愿服务队征集志愿者,认领“微”心愿,组建临时微服务队践行承诺,帮助人民群众圆梦“微”心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齐心协力,开展“微”服务

“微”服务作为五“微”工作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践行“两学一做”中的“做合格党员”的重要途径。

高校基层党组织以开展服务为前提,把“做合格党员”、做“优秀学生”与学生管理工作相融合,根据师生的专业技能、兴趣爱好,由党员、团员和微服务队等志愿服务者通过心愿墙认领“微”心愿,践行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建设服务型高校基层党组织。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十分钟党建服务圈内,建立定点帮扶社区、敬老院、贫困村、中小学、企业、工厂和政府相关部门或机构,在这些帮扶单位以及校内开展党建互助、义务献血、技术培训、政策宣讲、慰问孤寡老人、中小学义教、义务维修、送文化下乡、衣物回收、募捐、捐赠、扶贫村农产品推广与销售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师生各种优势。

在校园内,融合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推进“党团志愿服务常态化”,树立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由学生党员担任新生班级助理,协助指导新生班级团支部建设。

在提高学生“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将此方法贯穿于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过程中。通过志愿服务,加强大学生课外创新和管理能力,制订管理机制,打造学生党员服务平台,体现学生党员自我价值,提高综合素质,为党团组织、社会提供更有活力的梯队人才。

还可结合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心理困难、就业困难等情况,由师生党员、学生干部或其他志愿者作好一对一帮扶工作,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关心和帮助。

(五)精细管理,实行“微”积分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立完善积分量化考核方法,对学生课程学习以外的学习和志愿服务行为进行“微”积分管理制度,有利于探索新时代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深度融合机制,找出落实党员、团员培养发展和履行义务的规律和方法,为学校在教书育人工作开展方面做出调整。

为改进、加强和创新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提供重要依据,增强学生服务意识,灌输“我服务我骄傲”的观念,激发广大学生的服务热情。

“一践一行一分值”,微志愿服务者每个志愿服务行為都会获得相应的时长或得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第二课堂学分制度明确要求,每名学生都必须修够一定的志愿者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资格。

易班平台中,签到会获得“网薪”,发布的话题也会显示活跃程度。而学习强国平台的学习过程会显示积分。

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全体学生实行“一月一积一通报”制度,按期公布积分,表扬优秀志愿者、学习者和督促者。

建立完善积分量化考核机制方法是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由“小”变“大”,由“浅”变“深”的有效措施。

“一年一度一考核”,优秀要靠一分一分的积累,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各学生班级中均统一实施“微”积分考核,考核积分与民主评议党员、团员培养考察以及各项评优评先等相融合,作为学生个人年度评优考核条件。

基层党组织根据学校相关评优评先文件与学生各项实践积分评选出先进个人。

建立和完善积分量化考核方法是推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融合继承创新和全面发展的有效抓手。

通过建立完善积分量化考核机制和方法,让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有方向,广大师生行动有目标,进而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的融合开展。

“建立‘微组织、搭建‘微平台 、圆梦‘微心愿、开展‘微服务、实行‘微积分”的“五微”党建工作法与学生管理互相融合,协调互动。

以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标引领,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本立足点,通过学校党政协调管理平台,以建设“三型”党组织为主要抓手,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以教书育人为核心,将高校党建中“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要求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抓好马克思主义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全面提高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和使命担当,加强意识形态监控,做好校园稳定工作,为共产主义社会培养思想端正的现代化人才,办好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开创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和学生管理融合的新局面。

(本文作者单位:梁耀明,赵雪章,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蔡华惠,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基本项目: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党建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深度融合机制分析——五“微”党建工作法与学生管理融合探析》(项目编号:2019JKDJ046);2019年度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建项目《创新“微”党建,打造“精”服务——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项目编号:KY2019Y03-DJ)。)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志愿党组织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我志愿……
清华党组织公开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