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颐和路街区花园洋房历史及形态演变研究

2020-04-24 08:27
山西建筑 2020年8期
关键词:颐和洋房住宅区

何 劲 雁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花园洋房”在民国初期作为现代化的模范住宅类型得到推崇,而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是民国政府定都南京之后,唯一投入建设和保存下来的“首都第一住宅区”,住区以“花园洋房”为主导思想,经历多次的社会巨变和城市建设活动演变至今。颐和路街区既是民国时期南京建设现代化首都的重要标本,也是研究花园洋房在中国本土演变过程的重要载体。

1 颐和路街区现状概况

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后简称颐和路街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北抵江苏路、东至宁海路、南侧为北京西路,西至西康路,总面积约35 hm2,现存13条道路(见图1)。街区现留有303处产权院落,其中省、市、区级文保单位52处,历史名人故居、使领馆222处。其用地性质以居住为主,混合商业、教育、医院、机关单位等多种建筑功能。

2 南京城市发展脉络下的颐和路街区“花园城市”变迁历史

2.1 现代模范首都之畅想——新住宅区建设时期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之后,计划在百年内打造一个可以与欧美现代城市比肩的首都南京,起到政治和文化建设模范的作用。1929年12月,民国时期中国最重要的城市规划——《首都计划》出台。其中,颐和路街区所在的第一住宅区定位为最高级别的独立式住宅区。时值南京城市住宅稀缺,新政府确立后,大量政要及其家属在南京的固定居所亟待解决,而城北多为荒地,地价低廉,且有山林之幽胜,开辟第一住宅区为贵胄政要服务成为燃眉之急。

1930年首都建设委员会在古林寺大方巷一带拟建“模范住宅区”,后更名为“新住宅区”。1931年完成的方案中,将整个住宅区域分为四区,其中,第一、四两区因地势平坦,道路呈放射或直线状;二、三两区道路顺山势曲折而建,而至今真正建成的区域只有颐和路街区所在的新住宅区第一区。

2.2 受损严重、发展缓慢——战争及战后恢复期

首都建设的进程在黄金十年进展迅速,1935年后,南京市内人口激增至100万人,学校、医院、住宅,河堤、下水道乃至国防建设都有所成就。自从1930年敲定开辟新住宅区之后,首都建设委员会经历重重困难,耗时三年才基本完成土地征收。时值南京地皮买卖之风尚行,出售土地获得的资金成为第一区后期实施的关键经费。街区道路自1931年开始建设,最先开工的对象为与连接城市和新住区的山西路,内部的颐和路(第一干路)和牯岭路(第七干路)相继建设,截至1937年前,颐和路花园洋房区基本定型。

但是抗日战争的爆发对南京的建设成果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颐和路街区作为重要的国际使领馆区域虽然曾经承担过国际安全避难区这一职责,但是最终依旧躲不过日军的侵略暴行。

2.3 “大生产”“大跃进”的快速发展——“自构性”发展时期

解放后的城市建设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年—1957年,南京市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了专职的城建机构。1958年—1965年,“大跃进”运动使得城市土地在没有良好规划的情况下被混乱使用。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取消了规划部门,更是自上而下地对城市的正常建设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在这期间,颐和路街区内见缝插针地分布宿舍、食堂等单位建筑和作坊、工厂等工业生产建筑。绿地被随意占用,院落内违章搭建丛生,历史遗迹被毁,花园洋房建筑构件遭到破坏,整个街区陷入自发性“生长”的混乱局面。

2.4 从花园住宅到文保对象——历史保护街区时期

1979年后,城建单位重拾规划建设与文保工作。一方面着手开发新城,另一方面兼顾老城改造。早在20世纪80年代,颐和路街区的文物普查工作就已经开展。1999年进行了公馆区道路和给排水整治。在《2002年—2005年南京老城环境整治总体方案》中,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建筑群被视作重点整治目标,在2005年完成了道路景观改造和十二片区的开发。

3 历史的外显——基于历史地图的颐和路街区形态研究

根据前文划分的四个阶段,笔者将通过城市形态学的方法直观展现颐和路街区道路结构、城市节点和建筑肌理的变化,进一步阐释这些变迁背后的社会、政治因素与机制。

3.1 道路结构的变迁

1931年完成的《新住宅区第一区计划平面图》确立了十字型和放射型的城市骨架,在后续的建设和使用中,除却增设了一条天竺路之外,道路结构未有实质性的巨大改变。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张,街区外沿的城市道路经过多轮修缮不断加宽,而街区内部道路未有大改动。2002年后南京市规划局对路边围墙进行了风貌统一,翻新了宁海路北段,缩窄机动车道以便拓宽人行空间。彼时,南京市私家车数量暴涨,街区内无处停放的机动车通常会就近停靠在支路的一侧,原本就狭窄的街道空间更为拥挤,极大地影响了行人体验。如何停车已成为现阶段颐和路街区道路更新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见图2)。

3.2 城市节点的变迁

颐和路街区结构最核心的改变体现在道路节点的变迁。在1931年的计划平面图中,串联的绿地创造了连续性的步行体验。然而真正建设街区时,工务局修改了总平面,只决定修建街心公园、珞珈路公园、江苏路与湖南路路口转角菜市场、北京路小运动场以及宁夏路边缘花园。笔者猜测,工务局之所以做出如此修改,一方面是由于资金短缺,时间紧张,因此决定减少花园数量,转而集中精力建设核心花园;另一方面,修正道路系统,能够优化路网的贯通性,减少施工难度。截至1953年前后,颐和路中心花园由原本的四座减少到两座,宁夏路花园和北京路小运动场也被侵地,成为普通的花园住宅,这种城市公共绿地的被占用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城市规划管理的混乱,侵占城市绿地的情况在当时并不罕见。而湖南路路口菜市场不久后也因道路改道成为江苏路延生段而消失,此处转角在2000年左右由于交通量的增加转变为城市公交车站(见图3)。

3.3 建筑肌理的变化

1931年的平面图列举了九种住宅类型,建筑呈雁翅型排布。事实上,业主除了遵守《新住宅区建筑规则》中对于建筑高度和间距的控制之外,并未遵循方案中的排布方式,但不约而同的是,几乎所有的院落中建筑皆靠北侧搭建,以留出充足的南向空地。在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花园洋房由部队和单位接管,原先功能单一的住宅置换成了厂房、单位、宿舍、食堂,院落中出现违章搭建等现象。由于缺乏文保意识,街区外沿建造了集合住宅与医院、酒店等公建。2005年对于十二片区的保护开发破除了原有独立的院落体系,最终形成了如今花园洋房、集合住宅、大型公建并存的建筑肌理(见图4)。

4 结语

从1931年到今天,颐和路街区的整个建设过程不仅仅取决于自上而下的规划,时代价值观、政治需求、战乱、风水宇宙观念乃至居住主体的家庭架构等都无时无刻改变着街区的形态。城市的营造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最初的规划可以制定城市的“骨架”,而填充生活空间的“血肉”往往是自下而上地保持着临时稳态。适时地回顾城市发展的历史,认清优劣,时刻保持各方利益的博弈,对促进城市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颐和洋房住宅区
花园洋房里的味觉新趣
西安颐和盛世不签购房合同引争议
颐和轩的「导和养素」匾联
“三毛之父”张乐平在此居住了四十二年
无限追踪⑧
A Discussion on the Counteraction Tendency of Rural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传统造园思想在住宅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住宅区物业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策略研究
西贡区洋房受青睐
九龙塘豪宅有价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