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从来不是全球通用的褒义词

2020-04-24 00:22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20年13期
关键词:贫民窟黎巴嫩难民

几千年的中华文化和历史中,漂泊和思乡如影随形,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情结。在我们的国度,“家”总被习惯性地认为是承载了无尽温暖的港湾,想到家,内心总是充满了温馨舒适和安全感。可是在万里尘沙之外,名为黎巴嫩的土地上,“家”能引起的联想,只能是无数乱了航道的破船。

黎巴嫩,中东的弹丸之地,叙利亚难民主要输出国。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年轻的本土导演带着几个幼小的难民儿童,硬生生拍出了一部获得奥斯卡奖和金棕榈奖双提名的难民主题电影。如果说两年多的拍摄制作还够不上此等殊荣,影片最后的“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足以打动一切。

“我最大的愿望是枕着枕头睡觉”是一句很走心很催泪的台词。杂乱的贫民窟,一大家人蜷缩在昏暗的房间,父母是这个世界不可忤逆的王。12岁的赞恩打工之余,看着一个又一个弟弟出生。妹妹被欺负后,父母满脸堆笑地接受施暴者的求亲,不出几日又平静地告诉他妹妹的死讯。一个又一个面部特写,小演员极度自然地“表演”着他的恐惧与愤怒,居然与大环境全无违和感,这种状态恰恰是整部片子最催人泪下之处。

“影片里的一切,他都曾真实地经历过。”导演纳迪·拉巴基告诉采访者。赞恩在妹妹拉希尔出嫁后的离家出走是全片重要的转折点,镜头以主观视点的角度拍摄,混乱的街头,暴力的年轻人,硬生生地打碎了观众对于黑暗小“家”之外美丽世界的幻想。

“家”在这个国家的这片土地上居然成了一个贬义词,不仅对于赞恩,还对于收留他的黑人女工哈瑞。作为一个带着孩子的“黑户”,她夜以继日地工作,却无法为孩子争取哪怕大一点点的生存空间。你大可相信,2019年的世界某处,一个浴盆和楼上电视机的回音,可以构成一个贫民窟孩子的全部世界。象征蒙太奇是導演对难民现状独特的悲悯方式,整个沉重压抑的环境之下,她不得不借用一个彩色的游乐场对赞恩的童年稍加修饰和保护……

影片的结局相对圆满,但现实不会像电影一样尽如人意,主角的饰演者赞恩·阿尔·拉菲亚因电影大受关注而受到联合国难民救济署的救助,举家移民芬兰,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算是完成了逆天改命。但是,片中黑人孩子的饰演者却被驱逐至肯尼亚。黎巴嫩的难民聚集地也还有千千万万的“赞恩”在苦难的潮水中思考着“家”的所在。影片是生活的片段,我们或许看不到完整的故事,但无碍我们怀以同情之心。遥远的苦难如同一面镜子,不断提醒着我们对眼前的幸福生活报以忠诚与感恩。

或许就目前而言,“家”这个词的暖意还无法在世界范围内充分播撒,但是现实主义电影的强烈反响,也足以使得我们相信,人性纯华,爱的潮水会以可见的速度拥抱全人类的蔚蓝家园。

猜你喜欢
贫民窟黎巴嫩难民
“希望”摄影展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黎巴嫩为大爆炸哀悼三天
为让小难民开心 他冒险送去上万个玩具
为肯尼亚贫民窟儿童“造梦”
叙利亚难民去往何方?
“好奇”号发现铁陨石“黎巴嫩”
肯尼亚推出贫民窟一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