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人格同一性”问题简论

2020-04-24 00:35张正阳
神州·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同一性洛克人格

张正阳

摘要:“人格同一性”问题是近代哲学与现代哲学中的重要问题。英国近代哲学家约翰·洛克在《人类理解论》中系统地论述了他的“人格同一性”理论。他提出,人的同一性在于人格,而人格的同一性在于意识,最终将意识的同一性落实于记忆准则。通过对洛克理论的解读,笔者认为洛克的“人格同一性”理论既拒斥了将人与物混同的“物理同一性”标准,也拒斥了以心灵实体为基础的“灵魂同一性”标准在今天仍有其理论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同一性;洛克;人格

1 引言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在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名篇《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的亲人、同事、朋友都不再认为这只甲虫是格里高尔,而主人公却始终觉得,无论自己的身体如何变化,自己仍旧是自己。这个故事里涉及的就是“人格的同一性”问题,即“我如何知道现在的我与过去的我是同一个我”或“我如何知道现在的你与过去的你是同一个你”的问题。作为哲学问题的“同一性”问题研究有很强的理论价值,这一价值就在于寻找同一性存在的可能条件和确定何者应当是判别同一性存在的最终标准。例如,个体甲的亲人个体乙遭遇了车祸,乙虽然没有在车祸中受到过重伤害,身体痊愈如初,但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导致他在清醒之后面对甲时并不能产生任何有关记忆,此时对于乙而言,甲与其他陌生人并没有区别。这时甲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此时的个体乙与车祸之前的个体乙是否是同一个个体。若要试图回答这一问题,甲便不得不思考构成乙同一性的条件,比如:乙的身体结构仍然保持原状,身体机能没有发生变化;乙的意识同上一刻的意识没有变化,乙的思想能够意识到前一刻的思想。显然,上述两个条件会导出不同的判断结果,因此,甲在此时又不得不面临下一个问题,应该以哪一个条件作为判断乙同一性是否成立的标准。关于这些由同一性所引发的问题,英国哲学家洛克在他的著作《人类理解论》中最早提出了系统的阐述和回答,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格”这一概念,这一系列认识虽然一直经受争议,但也拥有着非常高的认可度。本文试图以释读《人类理解论》文本为基础,阐明洛克对人类同一性问题的研究脉络,对人格这一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同时结合记忆、道德、法律等问题对洛克最终建立的同一性标准作进一步分析。

2 物的同一性与人的同一性

2.1 物的同一性

洛克在对人类同一性问题进行探讨之初,先从非人类的其它实体入手,探讨同一性的存在的条件。因此他将全部实体分为了无生命物、植物、动物、人这几个类别,并由浅入深地做了一一探讨。

洛克首先研究了构成简单物体也就是无生命物同一性的条件,最简从一个原子开始,洛克认为构成其同一性的条件只能是:这一原子在下一个时刻仍然在上一时刻存在的位置继续存在。[1]我们如果假设有一个原子,即在确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继续存在,不论我们在它存在中的哪一个时刻来存想它,它在那一刻总是同它自己相同的,因为在那个刹那,它既然只有自身,不是别的,所以它是同一的,而且它的存在只要继续,则它一定会继续其同一性。那么,由两个原子构成的组合体,其同一性的成立需要每一个原子都在不同时刻下位于这一整体的固定位置,以此类推,便得到了构成无生命物同一性的条件。这样,我们便有理由认为,一条板凳在失去一条腿后,即使用其它木材补回原状,也不再是前一時刻的那一条板凳了。带着这样一个条件,洛克继续对生命体的同一性进行研究,在生命体中,洛克首先对植物进行了思考,一番思考后,他认为构成无生命体即简单物体同一性存在的标准并不能在植物体中继续适用,因为在植物体的生命过程中,存在着从种子到幼苗,从幼苗到成株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构成植物体的各部分从形状和体积上都在发生变化,但我们很难认同,某一植物体在生根发芽后便不再是上一刻正在萌发的那一植物体。以植物体为代表的生命体显然具有另一重更加深刻的特质,即构成它的任何一部分,都参与着共同的生命,都推动着上一刻存在的那个生命继续存在,因此只要这一植物体能够继续这种生命,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一植物体与上一刻的植物体是同一的。[1]动物也是如此,尽管动物的细胞不断代谢,身体不断生长,但各部分构成的共同生命体依然存在且仍将继续运转,我们便认为这一同一性并未改变。因此,即使一头猪意外失去了自己的一条腿,我们依然认为这头猪就是前一刻没有失去腿时的猪,即使肉体发生改变,但这头猪的同一性并没有丧失。

2.2 人的同一性

在研究了上述生命体后,我们可以对人的同一性产生一种基本认识,因为人类在生物学上是一种高级哺乳动物,所以构成人类同一性的可能条件中也必然包含着使人类生命体得以连续运转这一条件。洛克将其称之为肉体的同一性。那么,肉体的同一性是否可以成为人类同一性的最终标准,则需要综合分析其它可能条件。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拥有与其他生命体不同的特质—人的意识。于是,洛克认为,能够构成人类同一性的,不仅仅只有肉体的同一性,还有一种存在于意识端的构成条件,洛克将其称为“人格同一性”(Personal Identity),洛克认为,“所谓人格,就是有思想、有智慧的一种东西,它有理性,能反思,并且能在异时异地认为自己是自己,是同一的能思维的东西。”[2]人既然在产生思考,那么便不能够不认识到自己正在产生思考,这种认识使人确信,此刻拥有这种能够回忆起彼时自我所产生的思考的意识的自己与彼时那个正在思考的自己是同一个自己。所以,就是在这种对于不同实体间共性和特质的思考中,洛克找到了构成人类同一性的可能条件,并确立了构成人类同一性的最终标准,即:此刻的自己能够回忆起前一个时刻的自己。这也是后来人们所称的“记忆法则”。

3 人格

洛克提出的“人格”概念,很多时候也被称为“位格”。 (Person)这实际上是在暗示,“人格”的拥有者并不仅限于人。在《人类理解论》中,洛克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毛虑斯王在占领巴西时遇到过一只老鹦鹉,聪明地指出一行人中的王子很可能是“司令一般的人物”,王子询问鹦鹉的来处,询问鹦鹉的主人是谁,它都能够准确的回答,甚至在王子提出要求想要学习看小鸡的时候,鹦鹉竟现场教王子如何仿效鸡的叫声。[3]这说明洛克所描述的能思考,有智慧的东西,并不仅限于在人身上存在。在回答“当人格存在的实体改变而人格同一性会不会改变”这一问题时,洛克也提出,因为我们承认动物的同一性并不会因为动肉体的改变而改变,那么人格的同一性也可以保存在变化的实体当中,甚至是非人类的其它实体之中。“我们依然分明地看到,他们想人格的同一性不保存在实体的同一性当中,而保存于别的东西之中,就如同动物的同一性只保存在生命的同一性当中,而并非保存于实体的同一性当中,因此,人们如果主张思想只存在于非物质的实体中,则他们必须首先指出,人格的同一性为什么不能够保存于非物质的实体变化之后,为什么不能保存于许多特殊的非物质的实体中。”[1]在今天这个社会,人工智能的出现,无疑是更直接的例证。我们很难否认连续战胜围棋高手的人工智能,不是具有理性与学习智慧的存在。而一旦某天我们可以发现人工智能具有了反思意识,“可以在异时异地认自己是自己”,那么,我们也必须要承认,人工智能也是一位“位格”拥有者,尽管它已不再是人。

现在,我们虽然知道洛克提出了人格这一概念,并且容易认识到,人格这概念区别于人的肉体,是对人的思维作出的阐释。但人格这一概念对于洛克而言有更加巨大的意义。在上文的论述中,我们提到,人格同一性的提出,是因为洛克认识到人类还具有意识端的这一特性,但在那个时代并非没有代表意识端的概念。同时代著名的哲学家笛卡尔就提出了心灵实体的概念,并且认为人的同一就在于这种纯粹心灵的一致。而洛克在著作中批判了一种“灵魂同一性”的观点。他认为,既然灵魂同一性者也承认,动物没有灵魂,只有肉体,而动物肉体虽然在不断改变,但动物的同一性却始终存在,那如果我们说人的同一性仅仅在于灵魂的同一性,一旦灵魂发生变化,人类就丧失了这种同一性,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为什么动物肉体的变化不会妨碍动物的同一性,而人类灵魂的变化却妨碍了人类的同一性。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洛克的创作目的,我们或许可以对人格的这一作用有更深的理解。我们知道,洛克所处的启蒙时代的时代主题之一即是反叛基督教会统治的时代。在教会时代,用于判别人类同一的不是人的肉体,而是人的灵魂。根据基督教教义,人的历次生命都是为了向上帝展现自己灵魂的品质,以求通过最终的“末日审判”,成为上帝的选民。而对于洛克这样启蒙时代的先驱而言,他所要通过人格同一性这一概念,否定灵魂同一性的存在,人不可能记忆起所谓的前世来生,所以末日审判时最终得救的灵魂,与人本身已经不再同一。这样人类才能破除教会思想的禁锢,建立起真正的理性并追求完全的自由。

因此,我们可以总结道,洛克提出的“人格”概念绝非仅仅是与肉体的“质料”相区分,拒斥将人与物体完全等同的“物理同一性”标准;同时它还是为了与纯粹的“形式”即心灵实体相区别。因此,尽管洛克认为人的同一就在于人的“意识”的同一,但这种意识也绝非笛卡尔所讲的心灵实体这样的纯思维,而是可以表现为确实存在的人类记忆的思维,它能够实实在在的被人类的经验所确认,这也贯彻了他经验主义的基本立场。

4 洛克“人格同一性”理论的应用与回响

人格同一性,是洛克对于人类同一性问题的最终阐释。洛克希望通过解决同一性的问题,来解决他在面对自己所构建的社会制度中的刑赏问题。无疑,人格同一性的提出为洛克找到了一个符合经验主义同时能够涵盖人类认识的解决方案,但在真正的实现过程中,却面临着种种现实情况的考验。从意识本身而言,人类的记忆现象就带来了诸多矛盾。回到本文之初的案例,现实生活中的个体乙遭遇车祸而失忆,他的亲人甲面临着“此时的乙还是不是从前的乙”的疑问,按照洛克的记忆法则,甲应当认为由于乙的意识已经无法回忆起之前与甲的种种生活情景,所以此刻的乙已经不再是之前与甲熟知的乙。这个案例还可以继续,家人间的爱使甲继续照顾着乙,尽管已经失去了对甲的记忆,但乙依然能够记得自己清醒之后甲对自己的照顾。而经过甲的精心照料,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突然恢复了记忆,他起了车祸前和甲的生活琐事。此时的乙与车祸之前的乙是同一个人。但同时,乙也清楚的记得甲在车祸后失忆是对他的种种照顾,这样说来,此时的乙与失忆时的乙也是同一个人。可按照记忆法则,失忆的乙和失忆前的乙并不是同一個乙。以人格同一性同样的判断方式,得到了与常识相反的结果。

尽管在人类记忆的许多特殊现象下人格同一性的标准难以运作,但在现代社会常常面临的道德与刑罚的冲突中,记忆法则的判断标准符合很多情况下我们所追求的司法公正。如果个体丙曾经无恶不作,在一次作恶中失手杀死了丁后开始了自己的逃难,经过了十年的颠沛流离,丙突然认识到自己从前的罪恶,突然改过自新,在另一个十年中由心底自发向善,并真正做出了诸多善事,但只要他仍能回忆起自己之前所做的恶事,那么我们仍然可以说他是无恶不作的恶人丙,法律仍会给予丙相应的惩罚,但同时丙也的确有了返善悔罪的行为,那么现代法律也会在量刑中将这些情况纳入考虑范围,并不会否认这一善良的个体丙的存在。

尽管洛克在人格同一性观念下对思维的解读仍有许多模棱两可的地方,记忆法则也在一些情况下出现了矛盾,但洛克对于人类同一性的解答依然深刻地影响着今天人们的观念,人格的概念也在更多问题上沿用,并解决了一系列现代法律制度,社会心理研究的问题。可以说,洛克对于人类同一性的研究成果,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和值得肯定的。

参考文献:

[1][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303-305页

[2][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306页

[3][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307-309页

[4]张桂权,论“人格同一性”——洛克、莱布尼兹、休谟的解释与争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5][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290页

猜你喜欢
同一性洛克人格
破耳兔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破耳兔
破耳兔
破耳兔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麦金太尔对现代性自我的批判
浅探《安恩与奶牛》的孤独性与同一性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