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探究

2020-04-25 10:10贾仰春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颈性针灸量表

贾仰春

(丰县中医医院针灸科,江苏 徐州 221700)

颈性眩晕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疾病[1]。本研究分析了采用温针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纳入我院120例2017年1月~2018年8月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组,温针灸联合推拿组60例,推拿组60例。其中,推拿组年龄46岁~76岁,平均54.21±2.89岁。男36例、女24例。颈性眩晕1~7年,平均(4.74±0.79)年。

温针灸联合推拿组年龄46岁~77岁,平均54.78±2.81岁。男3 7例、女2 3例。颈性眩晕1~7年,平均(4.77±0.56)年。

推拿组、温针灸联合推拿组基本资料可比。

1.2 方法

推拿组采取推拿疗法治疗。推拿方法:对颈项部肌肉予以放松,交替用拇指揉法和掌揉法,对患者的颈夹脊穴、百会穴、风池穴和大椎穴进行揉按,每次10分钟,力度以患者耐受为准。若患者伴随颈椎序列紊乱,需要实施整复手法,患者仰卧,操作者一只手将患者枕部托住,另一只手将其下颌托住,促使患者头部缓慢向右旋转活动两三次,嘱咐患者颈部肌肉放松,在右旋到最大程度之后,操作者稍微进行右旋向上牵引和拨伸一两次,控制力度。上述相同的方法向左旋转,每周治疗3次,一共治疗十次。

温针灸联合推拿组则采取推拿疗法加上温针灸治疗。推拿方法相同。温针灸:选择的穴位是穴百会、大 椎、双侧风 池以及双侧夹脊穴,患者仰卧,常规消毒皮肤后,用一次性针灸针针刺20-30毫米深度,平补平泻,得气后实施艾灸,艾条长度2厘米,将其插入针尾部点燃,距离皮肤4厘米艾灸,每周3次,治疗十次。

1.3 指标

比较推拿组、温针灸联合推拿组疗效;颈性眩晕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值、疼痛NRS评分以及眩晕致残量表评分、生活质量。

显效: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值、疼痛NRS评分以及眩晕致残量表评分改善90%以上;有效: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值、疼痛NRS评分以及眩晕致残量表评分、生活质量改善50%-9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疗效=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x2、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温针灸联合推拿组总有效率是100%高于推拿组总有效率40(66.67)。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值、疼痛NRS评分以及眩晕致残量表评分、生活质量

治疗前推拿组、温针灸联合推拿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值、疼痛NRS评分以及眩晕致残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相近,P>0.05;治疗后温针灸联合推拿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值、疼痛NRS评分以及眩晕致残量表评分、生活质量变化幅度更大,P<0.05。如表1。

表1 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值、疼痛NRS评分以及眩晕致残量表评分、生活质量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值、疼痛NRS评分以及眩晕致残量表评分、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n 时期 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值 疼痛NRS评 眩晕致残量表评分 生活质量温针灸联合推拿组 60 治疗前 22.45±3.35 5.45±1.35 22.21±6.27 67.24±3.11治疗后 13.24±0.01 2.24±0.01 10.21±4.12 93.19±2.01推拿组 60 治疗前 22.41±3.31 5.48±1.31 22.26±6.21 67.14±3.46治疗后 16.57±0.25 3.45±0.24 16.27±4.57 85.57±2.34

2.3 颈性眩晕消失时间、住院时间

温针灸联合推拿组颈性眩晕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更好,P<0.05,温针灸联合推拿组颈性眩晕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12.21±1.24天和13.21±1.89天。推拿组颈性眩晕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14.57±2.78天和15.18±1.15天。

3 讨 论

西医治疗颈性眩晕的关键是对症治疗,以改善症状,但效果欠佳。中医治疗眩晕的疗效肯定,其机制在于气血虚亏,肝肾阴虚等,在治疗方面,关键在于活血化瘀和健脾升阳[3]。温针灸和推拿治疗联合可发挥通调经脉、养肝行气、清窍醒脑之功,可改善椎动脉血流循环,改善颈部动力系统平衡,缓解颈部肌肉疼痛和痉挛,调节交感神经功能,缓解眩晕症状[4-5]。

本研究中,推拿组采取推拿疗法治疗,温针灸联合推拿组则采取推拿疗法加上温针灸治疗。结果显示,温针灸联合推拿组疗效、颈性眩晕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分值、疼痛NRS评分以及眩晕致残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相比较推拿组更好,P<0.05。

总之,推拿疗法加上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效果确切,可改善眩晕和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

猜你喜欢
颈性针灸量表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内科方案的研究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什么是颈性眩晕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针灸
应对秋季眩晕有方
温胆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