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放大财政资金支农效应的思考

2020-04-25 20:54巩敬锦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支农财政资金补贴

巩敬锦

摘要 近年来三农工作一直是中央工作的重點,国家也一直持续向“三农”投入大量财政资金,有效提高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环境,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财政资金在支农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研究如何放大财政资金支农效应意义重大。

关键词 财政资金;支农;补贴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7–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7.076

How to Enlarge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Fund Supporting Agriculture

GONG Jing-jin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nzhong, Jinzhong, Shanxi 03062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work concerning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work. The state has also continued to invest a large amount of financial funds in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o effectively increas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apacity, improve the rural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in current fiscal funds in supporting agriculture.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how to enlarge the effect of fiscal funds in supporting agriculture.

Key words Financial funds; Supporting agriculture; Subsidies

从取消农业税起,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投入越来越多,支农政策不断完善,覆盖面呈放大态势,渗透“三农”各层面,由“继续高于上年”到“明显高于上年”,资金投入力度呈不断加大趋势,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村环境,也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财政资金在支农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新形势下如何整合财政资金,提升资金效益,放大支农效应,从而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值得深思。

1 当前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现状及效益

1.1 农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应低迷

当前粮食种子补贴、种粮农民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已经整合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目的是调动并保护好农民生产积极性,更好地促进农作物安全、稳定生产。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来看,虽然每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但实际上多的农户也仅有几百元,少的农户只有几元、几十元,见多分少,零零碎碎,量度与打工收入相比甚微,农民并不十分在意,对调动农民种植生产积极性作用不大,更不足以抵补市场攀升的农资产品价格。贴的少,涨得多,收益负增,农民种植生产热情不高,粗耕滥种,甚至暗地将粮食种植面积流转成经济养殖面积,旨在支持保护耕地地力的期望预期低迷不现,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慰农民、安抚民心的作用,对农业生产、耕地地力保护、农民增收没有实质性的助推效应[1]。

此外,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许多地区都已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到经营大户或经营农场中,而发放耕地地力补贴严格要求按种植农作物面积发放,由于涉及千家万户,相关配套管理跟不上,制度不完善,调查核实难以到位,多数“照古通行”,按册补贴,补贴款直达土地承包人“一折通”账户。又因土地二轮承包,使“耕者有田种”,时过人老,耕者无力种,政策因素、资源得不到重新配置,致生者租田种,从而产生“农业补贴变成养老金”“不种田的领补贴,种田的没补贴”错位现象。

1.2 支农项目难以整合,资金使用效益不高

近年来,各级政府下达了多种支农项目资金,如农田基本建设项目专项资金、林业专项资金、水利专项资金等。支农资金不断投入,农村公益事业路桥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彻底改变了过去“手割肩挑、船载水运”的生产方式,解决了多年来农业生产条件滞后、农民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满足了广大农民的多年诉求,有效促进了农民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但由于财政支农项目涉及层次多、环节多,部分管理机制不到位,各部门大都围绕自己的工作重点,安排各自的项目计划,如农业部门以提高粮食产能为重点,水务部门注重的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国土部门强调的是土地综合利用等。资金也是分条、分块、分口下达的,不同渠道的投资投向重点、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都是各自为绩、各行其是,协调不够。各部门争取各部门的项目,从而造成投入项目重点多而散,财政支农资金投向、投量、使用要求和管理办法都有明确规定,资金需要专款专用,影响了支农效率和投资效益。

1.3 财政资金投入需要乡镇或村配套

一些项目资金实行以奖代补,要乡镇、村集体配套资金。而乡镇财政资金本就吃紧,村集体经济本就薄弱,一方面要保供给、保运行、保稳定;另一方面要解决本地实际问题和突出问题,要发展、要投入,再挤出资金配套上级的多个项目,显得捉襟见肘,一些村甚至为此举债,明显心有余而力不足。项目的分散,乡村难保配套资金一一足额及时到位,不同程度影响了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完整性。配套资金的挤压也导致乡镇重点区域、重点村、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不能接“天气”,本地“地气”又不足,投资总量得不到保证,最终形成上上下下的项目建设规格不高,与预期质量相去甚远,有的甚至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

2 提高财政资金支农效应的建议

2.1 改货币补贴为建设性补贴,改发放到“户”为发放到“田”

建立健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管理机制,实行以村(组)为单位,以田块位口筹集,解决农民急切期盼的诉求,保证惠民政策不变调,逐步实施、稳步推进。村、组(庄舍)通过“一事一议”村民议事办法,充分征求群众意见,针对种植户急切期盼,农业生产突出问题,将“零零碎碎”按田亩分散发放到户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集中起来,形成资金合力,投入到田块位口的农田改造、灌排设施、河道清淤、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等农业生产建设上;或以村为单位,建设高标准农田、粮食丰产方、种植示范方等引领项目,逐块建设、逐年推进,让田越建越好,地越种越肥,从而切实保护耕地,助推持续发展。

2.2 改直接补贴为间接补贴

发挥政府行政职能,采取行政干预手段,对农业生产资料(农药、化肥、种子)实行限价销售,农资生产企业成本由政府实行或减税或补贴,从而降低农业生产资料投入成本,让耕种者真正得益,农民真正增收[2]。如此,不仅减少农村基层怪象和不合理问题,也减轻了乡村造册、银行结算等一系列的工作量,有效降低行政发放运行成本。

2.3 废止发到户,立项目资金管理模式补贴到田

对议事项目投入小的实行考评,一次性补贴;投入大的可撬动民间资金先投入,然后逐年分期补贴,或按完成进度给予补贴。这样不仅能解决农民迫切需求,还可激活农民内生发展动力,加速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速度,达到真真正正、实实在在保护耕地,保障农民收益稳定增长[3]。

2.4 以激励约束相结合,激发支农资金活力

在持续深化专项资金改革、整合专项、统筹财力的基础上,建立专项激励机制,各级财政设立专项激励基金,明确专项目标、绩效指标、考评考核办法,以“招标”形式向全市乡镇招标。由乡镇根据本地发展方向,“量体裁衣”确定投标项目,用“切实稳健、行之有效”的措施去“争”去“抢”。同时建立长效考核机制,激励资金与绩效挂钩,对于绩效明显的,政府进行奖补;绩效目标未达到的,政府要收回财力。

2.5 改良财政支农资金配套机制

当前实施的财政支农资金分级配套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各级财政资金,产生联动效应。但由于基层财政普遍困难,也对基层政府造成一定的压力。新时期要放大财政资金支农效应,提高资金效率,需要根据实际,不断改良财政支农资金配套机制。一方面,中央财政要继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高度重视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主体地位,通过修正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取缔支农项目地方财政配套等方式,继续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国家支农政策落到实处,财政支农资金有效投放。另一方面,对一些基础性事务,如在维护粮食安全方面,应加大中央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不同地区财力情况,确定不同的资金配套比率,部分农业补贴项目可统一实施,避免给基层政府造成财政压力。

3 结语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开展,如何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使农民富裕起来,是农村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是一项重要的资源,鉴于当前财政资金在投入中存在的一些問题,有必要改变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向,不断放大财政资金支农效应,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英.论财政支农资金的整合与监管[J]大众投资指南,2020(19):44–45.

[2] 罗健,谭奕华,王卓.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探究[J]经济师,2019(11):54–55.

[3] 刘传宝.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管理的探讨[J]时代经贸,2018(34):78–79.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支农财政资金补贴
乡村振兴致富路越走越宽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重庆新增财政资金撬动研发投入
农业农村部将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
图表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农机购置补贴的绩效分析
2017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支农投入
财政支农资金相关问题研究
关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