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及管理

2020-04-25 20:54郭建民
农业灾害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技术管理

郭建民

摘要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地区农业技术的先进化程度,但是因为地区基础条件、技术应用成本以及人员意识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普遍较差,整体推广质量以及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为了进一步推动乡镇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及管理,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乡镇地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S2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7–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7.077

Promotion and Management of Rural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GUO Jian-min (R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Service Center of Tangchuan Town, Huzhu County, Haidong, Qinghai 810599)

Abstract The degree of popular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largely represents the advanced degree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but due to the impact of regional basic condition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costs, and personnel awareness concepts, th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is generally poor, and overall promotion The quality and effect are not very satisfactory.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ownship areas,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promotion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townships,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workers.

Key words Township area;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Technology management

我國属于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同时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持续发展与生产技术之间应当保持较高的关联性,并基于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需求,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只有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持续发展与推广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并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推广提供支持。因此,探讨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及管理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 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意义

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主要是在乡镇农业生产过程中推广先进、实用、经济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缩小城乡差别,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为核心,从而推动农民增收,这也是主导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技术。乡镇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属于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的核心内容,推广力度的强弱也会直接决定农民的经济增收。农业机械化属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基础且必要性条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发展之间也有着密切关联性。目前来看,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不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同时还需要高度重视全面性的发展,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强化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生产的高质量、高效率,并针对性地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目前来看,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属于降低企业成本以及提升农民收入、农业生产产量的重要途径,这也是推动现代化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2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难题

2.1 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当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体系主要是国家统一进行部署,对推广中所需要的资源进行统一分配与管理,对重点技术进行统一推广[1]。但是在具体运行期间,经常会出现技术研究和推广之间的隔阂,科、农、教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促使许多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侧重于农产品的种子和肥料方面,整个技术推广工作效益不理想。另外,在推广机制方面也存在明显的不顺利,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点:(1)机构老旧,运转效率较差。乡镇农业机构主要是乡镇农技站的下属部门,以分块管理模式为主,市区农业机构无法对乡镇农业机构人员实现直接管理与调遣,导致机构的运转效率相对较差。(2)推广模式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之间的匹配差异比较明显。在现代化经济环境下,农民经营的自主权仍然有待增强,乡镇农业机构推广工作仍然需要借助行政推广与行政方面的干预为核心,这样的发展模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2 推广方式单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方式都存在单一性特征,基本上仍然采用传统陈旧推广技术模式,以试验与示范方式为主,将农业机械化技术直接推入到农业生产活动中。这一种推广模式单纯注重技术方面的推广,并不注重生产技术方面的创新,忽略了产前与产后的相关工作,导致资源浪费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从根本上影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效果。另外,补贴属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补贴在具体实施期间也存在明显的滞后特性,同时缺乏分散性特征,部分农户因为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再加上农作物的售价不断下降,农民的增产并没有达到增收目的,导致农户对农业机械的购置欲望不断下降,最终影响机械化推广工作的实施。

2.3 投入不足

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而言,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0.2%左右,但是从国际层面上来看,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在0.5%以上,发达国家甚至高达1%,从投资资金来看差异较大,同时资金的投入缺失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无法有效落实,无法满足推广工作的实际需求,导致被动推广局面的形成。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存在明显的欠缺与不足。以某地区为例,乡镇农业机械的推广技术人员知识结构陈旧,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差,整体素质水平也比较低。该地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统计数据中,9个乡镇总共有55名技术推广人员,其中工程师8名,本科与大专学历分别是17名、21名,高中或中专学历17名。借助调查还发现,部分农业人员存在兼职性表现,兼职岗位涉及技术推广、计生、林业等不同环节,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低、工作压力较大。

3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管理工作策略

3.1 创新推广方式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技術的推广工作效益,需要有意识地提升推广新技术[2]。首先,需要结合本地区域产业特色,积极构建并拓展新技术与新品种的示范基地,并将基地作为标本,及时为农民以形象与直观的方式展示新技术与新品种,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综合经济效益,并借助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推广说服力。其次,借助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积极构建一个基于专家、技术、指导员、示范户以及普通农户的立体化科技推广团队,并将这一团队真正落实到农业,与农民直接接触,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价值。再次,需要及时做好测土配方施肥以及高产建设等重点示范推广,借助下乡进村宣传宣讲、资料发放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显著提升技术推广活动效果。最后,借助三电合一的方式充分展现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农民提供各种资讯帮助与服务,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现代化水平以及信息化水平。

3.2 强化领头人培养工作

任何新生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普及与推广,借助实践证明的方式才可以保障较强的说服力。为了进一步提升新生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发展速度,在推广期间需要精心挑选并培养一批农户作为带头人,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以及文化素养,同时掌握一定的抗风险意识,农户更敢于尝试各种新农业机械化技术。借助推广人员的参与,将农户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宣传,促使更多农户可以积极参与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行列中,从而不断壮大农业推广组织,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综合收益。同时也要注重示范性基地的建设,注重高经济收益、高机械水平的示范,提高农业种植人员参与机械化生产的主动性及整体生产效益。

3.3 强化用人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质量以及工作效能,需要及时构建一整套完善且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创新重点,借助以人为核心的模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动效益[3]。在内部用人制度上,可推行聘用制度,基于公正、公平以及公开的基础原则,实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职业资格制度,并借助全员考核制度优化用人管理模式,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从而充分调动与激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新性,促使农业推广技术综合水平得以提升。同时还需要注重专业培训、集中培养实践操作,培养一支精通农业技术以及现代化信息管理的专业服务人才队伍,从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效率以及整体技术水平。

3.4 强化资金投入

政府方面可以引导银行、农业部门、工商部门参与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设置关于农业机械购置的贷款项目,使农民不会因为暂时资金不足而影响购买大型农业机械的意愿;降低农业机械购置方面的贷款利率,解决农民实际生产发展需求。县级部门还要基于农民的购买状况,针对性地提升关于农业机械推广部门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办事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减少或消除部分繁杂的程序,保障农业机械化补贴可以及时到位,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推广工作水平。

4 结语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对于深化农业体制具有显著性实践价值,对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力,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提高重视。基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相关问题,应采用完善的措施对当前的农业机械化技术体系进行优化与改进,并在推广工作中注重个人素质水平的提升,坚持农业机械化技术的优先发展,突出展现当地农业发展路径,促使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师乐,卫龙宝,伍骏骞.非农就业视角下城镇化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8(11):81–93.

[2] 方师乐,黄祖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阶段性演变与发展趋势[J].农业经济问题,2019(10):38–52.

[3] 陈新建,黄嘉升.生产风险,风险规避与农户农业生产机械投资——购买机械还是购买服务?[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21(5):244–245.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技术管理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分析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问题及措施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技术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技术管理在化妆品研发中的应用探析
阐述公路桥梁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