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胆囊结石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2020-04-27 10:32良,沈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保胆石术胆囊

徐 良,沈 宇

(1.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2.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胆结石属于临床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发病率高达10%以上,该疾病又被分为胆囊结石与胆管结石,主要临床症状为腹胀、腹痛,但存在部分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若未进行及时治疗,病情发展至一定程度,会大大降低患者生存质量[1]。其中胆囊结石较为常见,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如微创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者均是治疗胆囊结石的微创手术,本研究以胆囊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有意向参与该项目研究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区间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之间,共计3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患者中男性占6例,女性占9例,年龄区间36~65岁,平均年龄47.8±3.4岁,结石类型:9例患者单发,6例患者多发。研究组15例患者中男性占5例,女性占10例,年龄区间37~68岁,平均年龄48.3±2.9岁,结石类型:8例患者单发,7例患者多发。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管、胆总管通畅。排除标准:合并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合并有胰腺炎患者;手术禁忌症患者。所有患者及家属清楚本研究项目研究用途,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已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年龄,男女占比、结石类型)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在行麻醉成功之后由护理人员协助保持仰卧位的体位,并使头部稍上仰一定角度,由手术医师于患者脐下缘处进行穿刺,建立气腹,然后将腹腔镜置入,通过腹腔镜观察腹部组织的情况,并在肝圆韧带右侧、锁骨中线与肋下缘交点下方2 cm处分别做一操作孔,然后对胆道解剖结构进行分离处理,充分暴露胆囊三角区,分离胆囊管周边组织,在胆囊动脉处用超声刀离断,剥离后将胆囊从切口处取出,然后消除气腹,缝合创口。

研究组患者采取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在行麻醉成功之后由护理人员协助保持仰卧位的体位,由手术医师于患者右上腹处做一个约2~3cm斜切口,在找到胆囊组织后,在其底部缝合3根牵引线,使用氯化钠注射液纱布对胆囊组织进行保护,并在牵引线中间做切口,然后将胆道镜置入,通过胆道镜观察组织情况,发现结石后,利用吸引器或取石篮取出,对于大直径的结石直接采取活检钳粉碎后再取出,整个操作过程注意保护胆囊黏膜,完成手术后,冲洗腹腔,确认无残留结石后对切口进行缝合,逐层关闭腹腔。所有患者术后进行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其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为[2]:术后90d经B超检查胆囊内无结石残留,无消化系统症状表示显效;术后经检查有少量结石残留,胆总管狭窄,消化系统症状不明显表示有效;术后经检查结石较多,胆总管狭窄明显,消化系统症状明显表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资料均经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为剂量资料的采用t检验,数据为计数资料的采用x2检验,若P<0.05则表示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15例,显效13例,有效2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研究组15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1例,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3%,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结果见表2,研究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s)

进食恢复时间(d)对照组 15 45.7±5.440.7±4.25.1±1.2 2.5±0.5研究组 15 39.8±6.220.1±5.13.8±0.7 0.8±0.6 t - 2.7792 12.0759 3.6242 8.4300 P - 0.0096 0.0000 0.0011 0.0000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住院时间(d)

2.3 并发症情况分析

研究组中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占比6.67%,对照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1例患者胆管损伤,占比13.33%,经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胆囊结石的发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多是由于饮食不规律、不运动、肥胖、妊娠等因素所致,我国胆囊结石病发率逐年提高[3],且女性发病率要高于男性。传统的手术治疗创伤大,手术风险也比较大。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微创治疗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肝胆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术方法,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对患者损伤和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患者预后[4]。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胆囊结石的治疗,据报道,微创保胆取石术既可以清除结石,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尽管有较好的结石清除效果,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可能会造成胆囊功能受损,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5]。

本研究对两种方式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结石清除效果较好。研究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说明微创保胆取石术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能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的优势,更有利于患者预后。研究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占比6.67%,对照组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1例患者胆管损伤,占比13.33%,经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治疗方式均可能产生并发症,但微创保胆取石术并发症发生率要小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本研究中样本量涉及过少,下一步研究计划扩大样本量,使数据更具有代表性。

综上所述,两种治疗方式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清除结石效果较好,但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更多优势,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保胆石术胆囊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59例疗效分析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体会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干预价值探讨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无管化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和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