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桩修复与金属桩修复在前牙残根、残冠中的疗效对比

2020-04-27 10:32刘秉尧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残冠全冠残根

冷 旭,刘秉尧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江苏 南京 210000)

上颌前牙缺损是由于外力或龋坏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上颌前牙成为残根残冠后,影响患者的美观和发音,亦可增加根尖周炎发生率[1]。目前,临床上对于前牙缺损以桩核冠修复治疗为主,而理想的桩核材料应具有强度高、耐腐蚀及透光性好等优点,使得弹性模量更加接近牙体的特性[2]。金属桩联合全冠治疗是前牙残根、残冠患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虽然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金属桩核在人体内耐腐蚀性作用较差,生物相容性亦相对较低,导致患者远期预后较差[3]。纤维桩具有良好的耐疲劳性、机械特性等,用于口腔修复中能最大限度保护牙根、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不会对CT检查等产生影响[4]。但是,纤维桩联合全冠治疗对患者牙周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前牙残根、残冠患者为对象,探讨口腔修复时纤维桩联合全冠治疗在前牙残根、残冠中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4月前牙残根、残冠患者15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男41例,女34例,年龄(23-47)岁,平均(32.15±4.62)岁;患者中,残冠42例,残根33例;观察组75例,男43例,女32例,年龄(22-49)岁,平均(32.41±4.66)岁;患者中,残冠41例,残根34例。

1.2 方法

两组修复前认真检查患牙的牙体状况、牙周组织、牙槽组织等口腔情况,完成患牙缺损评估,拍摄根尖片确定患牙已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进行桩道预备,完成桩道长度、宽度制备,尽可能保留患牙根尖3~5mm的根尖封闭,制定详细的修复方案[5]。对照组:采用金属桩联合全冠治疗。根据患牙状况进行牙体初预备及桩道预备,保证桩道直径为根管直径的1/3,长度为根管长度的2/3,并预留3~5mm的根管封闭材料。冲洗桩道后取模,制作铸造金属桩核,试戴合适后采用松风CX玻璃离子粘接,并完成牙体预备。观察组:采用纤维桩联合全冠治疗。修复前完善有关检查,做好牙体、根管准备工作,尽可能保留健康牙体组织,对于伴有龋坏的牙体组织,要及时清除,并测定桩道长度,为桩核制作提供依据,保证长度与与桩道制备长度相符(纤维桩略高于根管5mm为宜),试戴纤维桩,根据患者牙体缺损、咬合关系,调整纤维桩的长度及方向。上述操作完毕后进行桩道的冲洗干燥及纤维桩的清洗消毒,常规进行纤维桩粘接以及核树脂的堆塑,并完成牙体的预备。

两组预备完毕后采用二次排龈法完成排龈操作,利用硅橡胶印模材料常规取模,并常规制备二氧化锆全瓷冠,试戴满意后完成全瓷冠粘接,修复6个月后对修复体效果进行评估。

1.3 观察指标

(1)患牙健康指数。两组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分别从牙菌斑指数(总分3分,分值越高,牙菌斑越重)、牙龈沟出血指数(总分5分,分值越高,牙菌斑越重)及牙周袋深度对患牙健康指数进行评估[6]。(2)牙齿松动度及并发症。两组修复后6个月对患者牙齿松动度进行评估(包括:I度、II度和III度),分级越高,牙齿松动越重;记录两组修复后6个月牙根折裂、牙龈炎及冠松动发生率[7]。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牙健康指数比较

两组修复前患牙健康指数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修复后6个月患牙健康指数均低于修复前(P<0.05);观察组修复后6个月从牙菌斑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深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牙齿松动度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I度、II度、III度牙齿松动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后6个月牙根折裂、牙龈炎及冠松动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近年来,口腔修复过程中将纤维桩联合全冠在前牙残根、残冠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8]。本研究中,两组修复后6个月患牙健康指数均低于修复前(P<0.05);观察组修复后6个月从牙菌斑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深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口腔修复过程中将纤维桩联合全冠能改善前牙残根、残冠患者牙周功能,利于患牙功能的恢复。纤维桩属于是一种新型的修复材料,不仅制作时间短、抗腐蚀性强,而且修复完毕后便于去除,能减轻患者疼痛及修复时间。同时,可塑纤维桩的使用能实现预先修剪,预先完成根管内塑形的固化,使得获得的成型可塑纤维桩与根管形态更加贴近、吻合,能实现个性化根桩修复;可塑纤维桩质地、弹性相对较好,能将外力快速、均匀的分散、传导,发挥良好的抗疲劳特性。国内学者研究表明[9]:可塑纤维桩的使用,能获得良好的强度、弹性,能与机体组织高度契合。同时,可塑纤维桩口腔修复时颜色与天然牙高度相似,可降低患者修复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牙齿松动。本研究中,观察组I度、II度、III度牙齿松动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修复后6个月牙根折裂、牙龈炎及冠松动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可见口腔修复过程中将纤维桩联合全冠治疗用于前牙残根、残冠患者中能降低牙齿松动度,安全性较高,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表1 两组患牙健康指数比较(±s)

表1 两组患牙健康指数比较(±s)

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

组别 牙菌斑指数(分) 牙龈沟出血指数(分) 牙周袋深度(mm)观察组(n=75例) 修复前 2.40±0.60 3.47±0.71 5.42±0.81修复后6个月 0.37±0.11ab 0.89±0.14ab 1.84±0.43ab对照组(n=75例) 修复前 2.39±0.58 3.49±0.73 5.43±0.80修复后6个月 1.32±0.24b 1.56±0.41b 3.27±0.57b

表2 两组牙齿松动度及并发症比较[n(%)]

综上所述,口腔修复过程中将纤维桩联合全冠治疗用于前牙残根、残冠患者中能改善患者牙周功能,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残冠全冠残根
全冠修复后食物嵌塞的临床研究
大规格树木生长季节全冠移植技术
玻璃纤维桩主辅桩在老年患者前牙漏斗状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牙冠延长术及根管修复治疗前牙龈下残根及残冠的疗效探讨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上的疗效对比
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研究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的疗效观察
不同桩核修复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