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风险分级护理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

2020-04-27 10:32齐艳华吴泽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心内科分级住院

齐艳华,吴泽琦,祁 欣,王 宇,唐 宏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内蒙古 海拉尔 021008)

心内科护理具有工作繁重、疾病种类繁杂、疾病诊治难度大的临床特点[1]。心内科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住院患者身体基础差,甚至已有行为不便、瘫痪等疾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跌倒极高。跌倒是住院患者常见的不良事件之一,一旦患者发生跌倒、坠床,极易造成患者脑部出血、身体软组织损伤,骨折,关节脱臼,甚至危及生命等严重后果[2]。据有关数据显示[3],住院患者由于跌倒、坠床所造成的死亡已成为我国65岁以上中老年人意外伤害死因的第一位,对患者及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如何加强心内科住院患者的防跌倒、坠床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意义。我科应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心内科患者防跌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06月-2020年12月期间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136例,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模式,列为观察组;2020年01月-2020年05月期间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25例,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列为对照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病种、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方法:患者病情平稳后第一时间进行跌倒风险等级评估。评估方法采用《跌倒风险因素评估量表》,评估量表分值为1-35分,分数越高提示跌倒风险越大。评分小于5分,评定低度风险;评分6-15分为中度风险,;大于15分为重度风险。依据风险等级不同,制定相应防范方法:1.低度跌倒风险于患者床头悬挂“跌倒危险”警示牌,用以提示患者跌倒风险等级;对家属进行宣教及住院安全介绍,嘱患者家属或陪床人员遵守医院安全制度;保持病房光线充足,防止由于灯具故障出现照明条件不足,引起安全隐患;患者如厕需家属陪同,厕所无特殊原因不能反锁。2.中度跌倒风险 在低度跌倒风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风险调控。保持病房地面平整、干燥,减少病人行走时可触碰到障碍物,将呼叫器、患者物品摆放到方便拿取的位置,避免患者拿取难度。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情况,指导病人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行走稳定性康复训练,提高患者安全能力,协助患者完成不能独立进行的活动。3.重度跌倒风险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宣教,嘱患者所有日常活动均需在陪同下完成,患者如厕尽可能使用床边简易坐便器,告知相关陪同人员患者存在高度跌倒风险,严格执行护理人员床头交接班制度,加强值班护士患者巡视工作。

2.1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住院满意度等指标。

2.2 统计方法

研究结束,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跌倒、坠床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意外坠床、跌倒事件1件,护理投诉0件;对照组发生意外坠床、跌倒事件5件,护理投诉7件;观察组不良事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

3.2 两组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住院患者满意度99.3%,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度90.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比较

4 讨 论

心内科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存在基础疾病多、体质相对较弱等因素,患者较其他科室更容易出现跌倒摔伤的风险。若护理工作仅采用传统护理管理,往往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给医院及患者本人带来重大的风险[4]。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在采用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模式后,住院满意度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通过客观数据再次表明跌倒风险分级护理模式的科学性及先进性,也为医学优质护理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心内科分级住院
妈妈住院了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分级诊疗路难行?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