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热惊厥患儿中实施针对性的急诊护理干预促进症状消退的作用

2020-04-27 10:32卢嘉惠李妍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针对性体温护理人员

卢嘉惠,李妍珍

(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广东 佛山 528200)

近年来小我国儿高热惊厥发病率逐渐上升,已成为临床较为普遍的儿科急症,小儿是高热经惊厥主要的发病人群,相较于成年人出现几率更高[1]。临床发现,小儿高热惊厥通常发生于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早期阶段,尤其是患儿体温超过38.5℃后,出现惊厥的风险更大[2]。发病后临床症状首先表现为持续发热,然后在发病12小时左右出现惊厥[3]。若此时体温仍在升高,易出现全身性惊厥症状,伴有呼吸困难、双眼上翻、大小便失禁等症状,逐渐丧失意识,造成脑部损伤,影响智力发育[4]。本文将对在高热惊厥患儿中采取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我院医治的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设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中14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年龄5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2.35±0.49)岁;入院体温39.1至40.4℃,平均体温(39.25±0.42)℃;体重7至30kg,平均体重(18.78±2.15)kg;原发疾病:13例为上呼吸道感染,10例为支气管肺炎,2例为胃肠炎。观察组中15例为男性,10例为女性;年龄6个月至4岁,平均年龄(2.19±0.62)岁;入院体温39.3至40.8℃,平均体温(39.46±0.29)℃;体重8至29kg,平均体重(18.46±2.39)kg;原发疾病:14例为上呼吸道感染,9例为支气管肺炎,2例为胃肠炎。本次研究符合我院医学伦理标准,并经过委员会同意。对比两组患儿一般信息,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患儿平放于病床,头偏向一侧,松解衣物,彻底清理口腔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静脉用药地西泮抗惊厥,静脉推注注射用赖氨匹林。给予面罩式吸氧,若出现牙关紧闭和反复抽搐,给予开口器,避免咬伤舌头。

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①急救护理:患儿发生惊厥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将其摆为平卧体位,解除身体所有束缚,头部偏向一侧,保证畅通呼吸。尽量减少搬动患儿,防止用力过大造成进一步损伤。若患儿存在牙关紧闭情况,将压舌板用纱布包裹后置入口腔中,防止咬伤舌头。氧气吸入是必不可少的急救措施,吸入后可有效换缓解脑部缺氧状态,提升血氧饱和度,防止水肿症状出现。常见氧气吸入方式由鼻导管和面罩两种,鼻导管氧流量每分钟在1至2L之间,面罩氧流量每分钟在2至3L之间。计算患儿体重和液体丢失情况,合理补充液体,可采用静脉滴注和口服方式。静脉滴注有利于抗生素、急救药物以及电解质平衡药物的快速见效,起到防止患儿虚脱的作用,口服安全性较高。部分患儿易出现烦躁不安的情况,护理人员应给予苯巴比妥或地西洋等药物起到止惊的效果。②退热护理:发生惊厥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实施降温措施,可结合药物和指导家长为患儿做物理降温两种方式,可以使用温水擦拭皮肤进行降温。在进行降温措施的时候,护理人员应保持动作轻柔。药物降温可采用布洛芬、退热贴或退热糖浆,严格按照医嘱用药。③病情观察: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定时记录患儿呼吸频率、脉搏频率、体温变化、血压变化、抽搐情况、皮肤颜色变化等指标,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主要包括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 果

在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的差异(±s)

表1 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的差异(±s)

组别 例数 惊厥消失时间(d) 退热时间(h)对照组 25 6.25±0.64 42.48±4.59观察组 25 4.12±0.36 25.65±2.28 t 14.504 16.419 P 0.000 0.000

3 讨 论

小儿高热惊厥普遍是由单纯发热所致,临床表现以双眼上翻、头部后仰、意识丧失、四肢痉挛、牙关紧闭、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为主[5]。若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易导致脑部损伤,出现癫痫等严重后遗症,给患儿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通过给予患儿优质、全面的综合护理措施,加快患儿身体康复,提升预后效果。

以往临床在急救工作中所采取的常规护理措施主要集中于救治本身,未根据患儿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护理内容缺乏针对性,未达到预期目标。本次研究分析了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效果,从研究结果看出,观察组惊厥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可见高热惊厥患儿采取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临床症状的消退。在针对性护理干预中,通过实施急救护理、病情观察、心理疏导、退热护理等措施,快速抑制惊厥的发生,缩短惊厥持续时间,加快临床症状缓解,减轻患儿受到的损害。

综上所述,针对性急诊护理干预应用于高热惊厥患儿中,有利于加快临床症状的消退,家属满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针对性体温护理人员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