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属需求导向的延伸护理对早产儿护理效果及家属知识掌握度的影响

2020-04-27 10:32崔家乐麦瑞琼梁容容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早产儿家属常规

崔家乐,麦瑞琼,梁容容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广东 深圳 518000)

早产儿是胎龄不足37周出生的活产婴儿,也被称为未成熟儿,目前关于其发生机理尚未十分明了,在临床病例分析中大部分早产与妊娠期合并症、胎盘早剥、羊水过多、贫血、子宫肿瘤等有关[15]。早产儿通常出生体重<2.5kg,头尾<33.0cm,并且其器官功能、适应能力及自身免疫抵抗能力均明显不如足月儿,应当及时提供早产儿特殊护理,维护生命安全[2]。目前,临床对于早产儿多是针对院内护理,对于出院后的延伸护理主要利用口头、电话等宣教方式展开,缺乏对早产儿家属的护理指导,在缓解家属压力、提高护理技能等效果甚微。为此,本次研究在早产儿中开展基于家属需求导向的延伸护理服务其效用价值进行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就诊于我院的60例早产儿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30例。常规组中男女比例为17:13;胎龄29~37(32.01±0.47)周;体质量1.00~2.50(1.60±0.33)kg。常规组中男女比例为16:14;胎龄30~36(32.00±0.44)周;体质量0.99~2.50(1.59±0.35)kg。本次研究已由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且家属拥有知情权。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胎龄28~37周;②出生后1分钟Apgar评分>8分;③生命体征平稳;④家属愿意参加且沟通无障碍。

排除标准:①伴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②合并心、肺及肝等器官先天畸形;③家属参与人员不固定;④家属极度不配合;⑤因各种原因中途退出。

1.2 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出院护理,包括出院前给予口头宣教,讲解早产儿护理知识,并在出院后每2周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提供健康教育并叮嘱家属定期回院复诊等。研究组:接受基于家属需求导向的延伸护理。(1)成立延伸护理服务团队:在成立团队时需考虑家属具体需求,邀请经验丰富且责任心强的儿科医生共同参加,团队中包括2名主管护师、1名儿科医生、1名副主任护师。(2)创建早产儿健康档案:在早产儿出院前,调查有延伸护理需求家属情况,得到家属申请后,由延伸护理服务团队为早产儿创建档案,并收集家属家庭地址及联系方式,在电话随访期间记录延伸服务随访情况,将其整理归档。(3)落实延伸护理服务:①环境干预:告知家属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及卫生的生活环境,指导定期开窗通风,确保室内温湿度合适,并尽量减少光线刺激,床旁灯光调至适宜,做好室内设备防护设置。②喂养护理:指导家属让早产儿进行正确的吸吮和吞咽功能练习,促进胃肠蠕动,在每次喂养之前,需在早产儿嘴部放置无孔橡皮奶嘴,引导吸吮,每日10次左右;同时在喂养时需保持头高足低位,帮助有效呼吸,在喂养结束后,及时调整体位,可将头偏向一侧,避免溢奶发生;在喂养期间注意观察早产儿皮肤颜色及呼吸状态等,避免发生窒息及呼吸受阻等情况。③视听训练:指导家属保持轻柔的声音与早产儿行有效对话,并保持动作舒缓轻柔为其涂抹润肤乳,使其听觉发育,每日2次;同时播放舒缓轻音乐或动画片,促进视听功能发育。④网络咨询:利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早产儿相关知识、护理技能操作及注意事项,并建立微信群聊,将家属共同邀请在同一群聊中,共同探讨并分享成功经验,同时在微信群聊中主持1次难题解答,收集典型难题,对于专业性强的知识需及时询问医生给予正确解答,每次1小时左右。

1.3 观察指标

(1)生长发育情况:记录早产儿身长、每日体质量增长、睡眠时间及摄奶量。(2)家属知识掌握度:根据家属对早产儿喂养知识、护理技能等评价知识掌握度,家属主动了解并参加培训,能够熟练操作早产儿日常护理则表明为熟练掌握;家属愿意了解并经劝说后参加培训,可简单操作早产儿日常护理则表明为基本掌握;家属了解较少且不愿意参加培训,对早产儿日常护理完全不了解则表明为不掌握;掌握度为熟练掌握与不掌握之和占比。(3)护理满意度:以院内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价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百分制,其中包括非常满意(得分>80分)、一般满意(得分60~80分)及不满意(得分<60分);非常满意与一般满意率之和占比为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定性资料以(%)表示,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生长发育情况分析

研究组各项生长发育情况均明显比常规组更佳(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s )

组别 n 体质量增长(g/d) 身长(cm) 睡眠时间(h/d) 摄奶量(ml/d)研究组 30 22.06±7.12 5.59±0.72 18.49±3.59 90.29±22.81常规组 30 16.28±6.45 4.76±0.68 15.28±2.36 67.11±16.14 t 8.184 7.665 8.124 12.315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家属知识掌握度评价

研究组家属知识掌握度较常规组明显更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家属知识掌握度比较[n(%)]

2.3 护理满意度评价

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常规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早产儿出生会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由于早产儿较正常出生婴儿身体机能发育还未完善,在出生之后机体无法抵挡细菌、病菌等侵入,如若未及时给予有效处理,将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危害到生命健康[3]。因此及时提供全面科学且有效的护理对于早产儿预后改善尤为关键。

以往临床对于早产儿的护理主要集中在院内护理,较少关注早产儿家属参与的作用,导致部分家属对护理知识了解不足,无法正确对待早产儿的日常看护,造成早产儿生长发育受限[4]。近年来,随着医院逐渐认识到家属同步护理的重要性,早产儿的护理服务也逐渐引入了家属参与且获得显著成效。王嘉乐[5]等研究指出,家属参与护理时长越长,早产儿护理效果则更佳,说明了家属参与护理的有效性。本研究得出,研究组早产儿各方面生长发育情况较常规组更为理想,与陈玉兄[6]等研究结果符合,这表明基于家属参与需求导向的延伸护理有助于增加早产儿体重、身高生长,帮助提高每日摄奶量,改善睡眠质量。延伸护理属于一种新型院外护理模式,较为多样化,在常规延伸护理中多是由护理人员采用电话与口头宣教等方式开展,在对家属各方面指导上较为缺乏,并且不了解家属对育儿的具体需求,使得护理效果欠佳[7-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家属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更高,说明基于家属参与需求导向的延伸护理可使家属掌握更多有效的育儿知识,并使其获得更为满意的护理服务,对该护理认可度较高。究其原因为,该护理在家属需求基础上成立延伸护理团队,为其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包括环境护理、喂养护理等,能够让家属更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同时加以网络咨询为其提供便捷专业的护理服务,使家属能够不受时间、空间等限制学习育儿知识,进而更有效的增强家属护理技能掌握。

综上所述,基于家属参与需求导向的延伸护理用于早产儿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借鉴。

猜你喜欢
早产儿家属常规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常规之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