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2020-04-27 10:32常江龙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身心状态股骨颈高龄

常江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易出现骨质疏松,若碰撞、摔倒很容易导致股骨颈骨折,需及时有效治疗[1]。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好,但由于老年患者抵抗力及耐受力低,易引发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需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降低手术风险,促进术后良好恢复。综合护理则主张对患者特征、疾病特征、手术方案、医疗环境等综合分析,制定符合患者实际需求的护理服务,且体现全面性、科学性及个体化特征,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利于手术顺利开展及术后良好恢复[2]。为此,本次研究对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半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86例作为资料,均接受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机分组各43例,均经临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股骨颈骨折,具备髋关节置换术指征[3]。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65岁至92岁,平均年龄为(73.05±5.82)岁,位置:左髋20例,右髋23例,骨折分型:GardenⅢ型31例,GardenⅣ型12例;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65岁至90岁,平均年龄为(73.12±5.73)岁,位置:左髋18例,右髋25例,骨折分型:GardenⅢ型30例,GardenⅣ型13例;排除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及临床资料不全患者等。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监测生命体征,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健康指导等。

1.2.2 观察组 上述护理基础上,落实综合护理,如下:①预防护理,重视饮食管理,以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改善机体免疫力,提高手术耐受性;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沟通交流能力及手术认知,以温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安抚情绪后,了解患者错误认知并给予纠正,展开系统性健康教育耐心讲解,促使其认识到半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列举治疗成功病例提高治疗信心;联合患者家属给予患者精神支持,疏导其负面情绪,建立战胜伤病的信心,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4]。②术中护理,术前严格遵从“三查七对”制度对手术类设施完善性进行核查,入室前给予心理安抚和鼓励,避免过度紧张;保持手术室温度22℃-25℃,湿度为40%至60%,输液温度为37℃,配合医师及时进行周边组织清除处理,保证良好术野。结束麻醉评估患者反应,维持心肌需氧量与供氧量均衡。③术后护理,术后6h给予少量白开水,如呛咳给予流质食物,逐渐增量,并向普食沟过度;麻醉解除后疼痛逐渐加重,及时评估疼痛程度,可耐受者给予转移注意力、身心放松指导等方式缓解,不可耐受者给予镇痛药物缓解。观察引流管通畅性,预防折叠扭曲,保持活动限制,避免过度牵拉导致脱出。加强皮肤管理,清洁和软枕保护,必要时生理盐水冲洗膀胱。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压疮、便秘、肺部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率。术后3个月采用Harris量表评价术后髋关节恢复效果,包含疼痛、功能、畸形及关节活动度,满分100分,优为≥90分,良为80-89分,可为70-79分,差为<70分。优良率=(优例+良例)/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P<0.05为统计值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

分析表1可知,观察组优良率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P<0.05。

表1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s)

组别 例数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观察组 43 25(58.14) 14(32.56) 4(9.30) 0(0.00) 39(90.70)对照组 43 19(44.19) 13(30.23) 9(20.93) 2(4.65) 32(74.42)x2 -- -- -- -- -- 3.956 P-- -- -- -- -- 0.046

2.2 两组并发症分析

分析表2可知,观察组并发症率4.65%显著低于对照组18.61%,P<0.05。

表2 两组并发症分析(%)

3 讨 论

目前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以半髋关节置换术应用普遍,可促进髋关节正常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恢复,但由于高龄患者身体素质差、抵抗力弱,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无法维持稳定的身心状态,影响手术顺利开展及术后良好恢复[5]。为帮助高龄患者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可配合高质量护理服务,而常规护理以疾病及手术为主,未能充分考虑高龄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及实际需求,护理效果有限[6]。综合护理作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更重视病人个性化需求,并通过优化基础护理,改进护理程序提高护理质量,如术前给予心理安抚、健康教育及饮食管理,利于身心状态改善。术中及术后协助取适宜体位,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是否出现异常反应,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对症处理,减少风险,确保术后良好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0.70%高,并发症率4.65%低,提示展开综合护理干预更符合高龄患者需求,促使髋关节功能良好恢复,增强耐受力和抵抗力,减少手术风险,预防并发症,提高疗效及安全性。与[5]结果“观察组各项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相近。

综上所述,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展开综合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改善髋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身心状态股骨颈高龄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规范性护理指导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产妇身心状态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身心状态的影响
谈器乐演奏者应该具有的身心状态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超高龄瘙痒症1例
密盖息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