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服务在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干预中的效果

2020-04-27 10:3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0期
关键词:药学服用血压

刘 华

(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慢性疾病,常发生在老年群体中,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自身机能与血管韧性逐渐降低,一旦高血压疾病未得到有效、及时控制,则会造成血管破裂,进而引发患者出现一系列危急并发症,最终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1-2]。目前,临床上在治疗该疾病患者时,主要采取药物方式控制患者血压,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然而老年患者常常在用药时出现少服、漏服等情况,导致临床疗效并不显著。因此需及时给予高血压患者对症治疗,并辅以护理干预,以此来确保患者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3]。鉴于此,本研究以我院52例高血压患者为例,探讨以药学服务对其实施用药干预的效果,现详细汇总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病例选取52 例患有高血压疾病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常规组男女占比14:12,患者年龄在(42-78)岁之间,均龄值是(58.2±10.9)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16:10,患者者年龄在(40-7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55.7±9.2)岁。以统计学软件对两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与对比,P>0.05,满足研究要求。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予以常规用药干预,即叮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开展常规口头宣教等。

1.2.2 实验组

以药学服务实施用药干预,主要干预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将高血压形成原因、治疗方法、临床症状、预后等详细告知患者,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向患者发放健康预防宣传知识,如治疗指示、预防措施等。(2)用药干预:①向患者讲解药物适应症状、使用方法、治疗剂量、使用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方法措施等;②向患者说明未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对于治疗效果的影响与不良后果;③耐心解答患者所提出的治疗问题,促使患者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疾病,并了解到科学服用药物的重要性;④对于每位患者用药情况实施摸底排查,分析患者未按时、按量服用药物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为每位患者构建一份健康用药资料,其中包括药物名称、药物规格、药物服用剂量、药物服用时间、发生不良反应时间、不良反应症状等内容。(3)用药指导。根据个性化原则,促使患者能全面了解到降压药物的效果、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叮嘱患者根据剂量来服用药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时对其用药方案进行调整

1.3 指标观察及判定标准

(1)分析干预前后两组血压水平;(2)分析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以GQOL-74量表来评价,评分为100分,所得评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高。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以统计学SPSS21.0展开分析与处理,血压水平与生活质量评分以(±s)表示,数据校验以(t)值,统计学判断以P<0.05表明存在较大差异。

2 结 果

2.1 分析干预前后两组血压水平

由下表1可知,护理前两组血压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表1 分析干预前后两组血压水平( ±s,mmHg)

表1 分析干预前后两组血压水平( ±s,mmHg)

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常规组 26152.58±3.92143.89±4.03101.48±7.2893.75±6.59实验组 26151.97±3.55136.72±3.78100.84±7.5386.28±5.15 t值 - 0.5881 6.6167 0.3115 4.5541 P值 - >0.05 <0.05 >0.05 <0.05

2.2 分析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

由下表2可知,与常规组相比,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较高(P<0.05)。

表2 分析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s,分)

表2 分析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s,分)

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状态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常规组 26 71.82±5.61 68.42±3.63 73.89±3.53 75.83±4.12实验组 26 80.73±4.31 73.44±3.73 80.41±2.92 82.89±4.42 t值 - 6.4219 4.9179 7.2569 5.9577 P值 -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年龄、环境、精神、遗传等因素。若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则会导致其在短期之内发生严重心肾等器官受损与病变,如肾衰、中风等[4-5]。故而,尽早实施预防与控制手段,对于患者早期预防与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实施药学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用药具备有效性、经济性、安全性与合理性,指导患者正确看待自身疾病,以积极态度参与到治疗过程中,进而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6]。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规用药干预与药学服务干预在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干预效果,结果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血压水平控制得更好,且生活质量评分较高,这表明药学服务具有良好干预效果,通过向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了解到科学服用药物的重要性;分析患者未按时、定量服用药物的原因,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充分发挥出药物的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作用。

综上所述,以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展开用药干预,可得到确切干预效果,值得推广与研究。

猜你喜欢
药学服用血压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服用三七的“科学打开方式”
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丸您可以服用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